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推荐8篇

时间:2024-05-29 17:41:27 分类:工作报告

事迹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只有通过真实的情况去撰写事迹材料,才能够让读者得到准确的信息,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推荐8篇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篇1

一、知耻后勇

小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多,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有一次,妈妈要去喝喜酒,小戴硬是要求妈妈带他去,可他实在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妈妈没办法只能向邻居借。但是那件衣服很宽大,瘦弱的小学济穿在身上显得很滑稽,这让他在宴席上受到很多小孩子的嘲讽。本篇文章来自。还有一件事也让他无法忘怀――那时候他读书的学校是只有孤儿才可以免交学费的。可是小戴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于是也申请了免交学费。有一天一个不知道情况的老师看到免交学费的名单上有小戴的名字便问他:"你也是孤儿啊?"

两件不一样的事情,相同的却是那样一份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尴尬与酸楚。于是,小戴从小就告诉自己:"我要跳出农门,做个有出息的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在他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他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到河边钓鱼,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到了读大学的时候,他通过竞争,成为学校一个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服务部的第二任经理,经营一些生活用品,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在经商方面的才能开始显现出来。

二、激情创业

小戴说创业要有激情。一个人一旦有了激情便会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战斗力。他便是凭着一股创业的激情才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赚到了人生的一桶桶金。

2000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对国企进行战略调整,抓大放小,刚好此时茂名城建局下属的城建房地产开发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面临破产。政府想办法为这个企业寻找出路,联系了很多民营企业家,但没有人敢接这个烂摊子。小戴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房地产发展空间很大,便决定兼并这个企业,别人不敢吃的螃蟹,他来吃。本篇文章来自。他的这种行为再次遭到了身边人的质疑,但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大胆改革,广揽人才,奋力拼搏,终于把一个负债4000多万的公司发展成为粤西拥有国家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民营企业。小戴开玩笑地说,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开发房地产的空间或许也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无限开发自己的脑筋,积极思考,总会成功。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篇2

吴秀云,53岁,安阳市华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市人大代表、市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

吴秀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郑大化工系毕业生,酷爱化工研究。她不顾家人的阻拦,放弃了舒适优越的机关干部工作,毅然到企业从事化工技术研究。1995年临危受命,到已停产几年的乡化工厂当厂长。她充分发挥科研优势,走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逐步带领企业走出了困境。她从北京燕山石化大厂的废弃物中找到了垃圾“无规物”,研制成功“无规聚丙稀填充母料的改性”,降低了塑米的成本,仅此一项,当年给企业创产值1000多万元,获利150多万元。1990年又开发了“邻对硝基甲苯”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并通过省级鉴定获乡镇企业成果一等奖。1999年主持研究开发的新产品“间硝基苯甲酸”获河南省星火奖、乡镇企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第五届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事迹材料《巾帼创业事迹》。她的公司年利税109万元,先后安排35名下岗职工、5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带动了运输、化工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先进企业、安阳市科技创新先进企业,跻身安阳市非公经济前50强行列。

她本人先后获得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创业带头人”、省“百名科技女杰”等荣誉称号。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篇3

1986年,xx凭着38元的起家费走遍了几十个省市,起初经营鲜花生意,慢慢总结经验,然后回到家乡(原xx县xx乡峤山村桂花组)种植了两叁亩花木作为试验。通过试验,吸取其中的各种经验教训,将花卉种植业在xx乡逐渐发展壮大。

通过经营鲜花生意,xx看到了花卉市场的大好前景,联想到自己家乡的各种环境以及实际状况,决定回到家乡发展花卉产业。起初自己种植了两叁亩花木进行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联系销路。xx在试验种植的同时,也一直想着如何把鲜花产业在xx乡发展壮大,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带动父老乡亲一起发展。

有了这样的想法,xx更是下定决心,认真研究花木种植,总结失败经验,吸取成功之精华,采取一切办法让花木种植盈利并在xx乡进行推广。凭着他对事业的执著,对花卉种植技术的掌握快、体会深,在亲身实践中不断创新,他的种花名气渐传开来。

因为xx乡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都适合花木生长,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xx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实现花卉种植,并带动家乡农民种植花卉,()发展种花卉大户并成立公司,总种植面积上千亩,总产值超几十万乃至上亿元。从原来两叁亩的规模发展到如今已经有叁佰多亩种植基地,年产值叁佰万元以上,解决了农民务工佰多人。

在这二十几年的发展中,xx乡的花卉种植已成为一个地方产业。在2003年,xx创建了xx县xx乡花卉专业经济协会,并担任会长。在2012年,xx又成立了xx县青源花木股份合作社,担任总经理职务。

xx为了改变父老乡亲的生活现状,不仅带动村民发展花卉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还深切关怀农民的日常生活,因了解了xx乡密园村农建组长期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于是在2012年6月份为密园村农建组的108户安上自来水。

在这贰拾几年发展中,在xx的带动和技术的指导下,将xx乡的花卉事业发展壮大。为了把xx乡的花卉事业做大做强,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xx开展了花卉直供业务,形成了花卉生意链,保证了花卉的供应与销路问题。如今与xx乡花卉事业息息相关的商家就有xx娇艳绿化公司、陈名祥花店,忠县冉国清花店,xx的文金田花店,重庆市花卉市场的谭兵花店。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篇4

小刘,副主任医师,22余年来先后从事临床内科、急诊、外科、骨伤、针灸工作,曾先后在《河北中医》等杂志发表医学核心期刊论文13篇,省级期刊3篇;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共完成市级科研项目6项。20xx年被宽城残联评为20xx年度全县残疾人先进工作者。

在小儿脑瘫治疗上独具特色,仔细研究治疗方案,语言障碍的给予健脑,益智,对大脑神经通过经络直接和间接刺激,令其语言中枢发育,改善语言障碍;对于不能走路或者走路姿势不协调的给予仔细和反复分析患儿不同体征,针对个体每块肌肉,利用超微针刀改善和调节肌肉、肌腱功能,令其能走和走的更好;对于瘫痪孩儿,给予针灸,药物穴位注射,埋线,针刀综合治疗,本着不放弃,不遗漏,坚持实施灵活治疗方案。5年来共有50余例脑瘫患儿接受治疗有效,对残疾儿童特别是脑瘫患儿的康复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篇5

大学毕业只有一次,而千篇一律的毕业照,已无法满足现在追求个性的大学生的胃口。当你看到网络上一张张充满创意的毕业照时,却有三个小伙子为了这精彩的一瞬间付出了两个多月的努力,而且也收获了巨大的回报。安庆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杨凯、姚其义和宋若敏,在毕业之际利用创意毕业照这一商机,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赚得40万元。

4月份是学校大四毕业生集中返校论文答辩和拍摄毕业照片的时候。从这一时间开始,杨凯每天早上都被电话叫醒——毕业班的同学纷纷找他咨询和联系拍照事宜。召集摄影团队之后,从早上七点半开始,按照流程单上的班级逐个拍摄毕业照,摆造型、想创意,每天几乎从日出拍到日落,晚上分类整理完拍摄服装已经快零点,然后整个团队还要商量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凌晨才能睡觉。“就这一段时间,整个人感觉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工作。”杨凯说道。

毕业季开始后,安庆师范学院100多个毕业班级中,有73个班级找到杨凯团队拍毕业照。不仅仅提供服装拍毕业照,他们三个人还负责将照片制作成相册,同时还将其中一些照片制作成纪念品,最后还承担班级毕业聚会的拍摄任务。“整个一条龙服务,忙完一个班级,已经累得不行了。”姚其义说道,最忙的时候他们一天拍了20个班级的毕业照。在安庆师范学院,他们每个学生收费120元,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他们三个人已经收入30多万元。不仅如此,他们三人还到黄山学院去拍摄毕业照,挣得10多万元。

“虽然那段时间异常辛苦,但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桶金。”杨凯说,随着毕业季的逐渐离去,生意也会迎来淡季。去年他给毕业十年后回到母校的思政专业校友做过服务。今年他也从中受到启发,想到了校友服务这一新业务,把业务范围从“在校时”拓展到了“毕业时”和“毕业后”,去做校友们的回校“接待员”,给他们安排衣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篇6

侯亮,男,33岁,汉族,家中6口人,住勉县老道寺镇侯寨村五组,主要从事生猪养殖与饲料营销。

几年来,他凭着自己特有的顽强与拼搏,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打拼,走上富裕之路。家有饲料机2台,饲料配送车1辆,有现代化大型养猪厂房12栋,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向社会提供优良三元仔猪4000头,获利20多万元,。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万头猪养殖示范场”、“养殖业大户”、“致富带头人”。

2000年,目光敏锐、富有经济头脑的他看到当地粮食价格低,结构调整路难找、种植粮食收入少,本地有种植玉米、大麦的习惯,饲料资源丰富,又有养猪的基础经验,又加上生猪行情看好,每头猪盈利在100元以上,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他决心走科学养猪致富之路。

2000年7月,他克服没有资金的困难,采取自己拿一点、亲戚借一点、朋友帮一点、向信用社贷一点的办法,投资近2万元,建成猪舍20多间,购买小仔猪200头。刚开始没有科学技术怎么办?还得学习,于是他又从书店抱回厚厚几本科学养猪资料。很快掌握了生猪的繁育、喂养、疾病防治等一整套养猪技,由于他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定期防疫,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实践,饲养的仔猪3个月即育肥出栏,当年就出栏肥猪800多头,净获利1万多元。侯亮从第一批养猪中尝到了甜头,从养殖业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第二年,又扩大养殖规模,由于科学饲养,当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净获利12万元。

侯亮的手头有了积蓄,但这些钱如何用,他有自己的打算。在这几年的养殖实践中他发现当地生猪品种落后,生产效益差,饲料转化率低的问题,他决定要解决目前存在于自己场和农户养殖中的这一难题,他先后到杨凌、四川等地考察,通过调查了解后,他决定要甩开膀子大展宏图,加大投入,扩大圈舍,2002春天,侯亮在亲友的帮助下,又投资30万元,建起现代化的养猪场房,又购买二元母猪200头,种公猪10头,实现自繁自养、科学饲养,年出栏肥猪4000头以上,。年获利20万元以上。

侯亮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在省农业厅和市县政府的重点扶持下,通过引进化良的变肉型猪种,推行标准化生产现在存拦母猪已发展到360多头,每年向社会提供7000多头商品仔猪,此外还可向周边养殖户提供1500头优良二元杂交后备母猪,以改良当地的生猪品种。侯亮在自己的猪场里从品种和饲养管理入手,严格实行成本管理,以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有力地带动了全县规模化养殖业发展。

侯亮在养猪的道路上发展起来了,但是他总是想:“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热情地鼓励乡亲们和他一起发展养殖事业,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养殖经验传授给当地农民群众。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的养殖效益,侯亮把优良的二元母猪推广到广大养殖户,把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的三元仔猪提供给养殖户,并且向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及饲料,使他们养猪无后顾之忧。

“以点示范,带动全镇”,这是侯亮发展养殖的一大心愿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如今,老道寺镇发展生猪养殖大户600多户,平均每户年出拦在100头以上,该镇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之路,使养殖业逐渐成为农村家庭经济的主导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家庭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大大地带动了本地养殖业的发展,他已成为养殖户心中一盏不灭的灯塔。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篇7

小明,双桥区站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幼年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全身70%的`骨节变形。

20xx年起,担任站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后,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辖区残疾朋友们排忧解难。坚持定期走访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家庭的实际状况。将残疾人的困难反映给社区、反映给残联,让更多的人来共同关心帮助残疾人。专门制作了“爱心服务卡”,上面印有手机号码,残疾人只要有困难,随叫随到。近几年,为社区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跑上跑下拓宽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共帮助残疾人落实就业5名,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在工作之余,自学朗诵,多次参加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在小明带动下也慢慢地接触朗诵,经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小明说,要继续承担社会责任,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残疾人事业发光发热。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篇8

小勇,现年47岁,肢体三级,兰草镇梁桐村1组居民。

90年代初外出务工因机械事故导致右臂扎断截肢。他没有因身体的残缺自暴自弃,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笑对生活,不甘于落后,有股不服输的勇气。为了撑起整个家庭,想方设法寻找生存之路。于是开办菜籽油加工、从事生猪养殖和建筑施工,创造年利润40余万元。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二孩考上重点大学,在村交通要道自建楼房,努力实现了人生价值,是全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他的先进事迹于20xx年12月被县电视台宣传报道,20xx年被县残工委表彰为脱贫攻坚自强不息先进个人。

《以稳就业促就业事迹材料推荐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