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3和4的教案模板5篇
教案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和期望,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写教案一定要依据实际的教案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3和4的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3和4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数字1-10的认识,能按顺序和倒序排列数字。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单、双数的游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萝卜、篮子若干,数字图片一幅
三、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黑猫警长》稳定幼儿情绪。
中一班的宝宝们;(儿啊)真乖!今天邓老师要跟你们一起做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想)玩游戏之前,你们先和我一起学一学本领。
2、教师出示空格图片,你们看这一共有几个格子?(你们的数数能力很强)每个格子里都藏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一起念儿歌把他们请出来。
3、幼儿念数字歌,教师将数字图片(二)出示在黑板,现在请你们边看边猜,这些格子分别住着哪些数字宝宝。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形状,寻找出1-10的数字宝宝。(你确定吗?肯定是 几吗?还改变吗?)
5、好了!10个数字宝宝都给你们猜出来了,你们真厉害,还能说出颜色和方位,教师提问:你们说说这些数字宝宝哪个大,哪个最小?你会给数字宝宝从小到大地排队吗?从大到小呢?
6、谁还有不同的排列方法?(圆形、三角形等)很好!你们都很聪明,数字在排列的时候可以方位不同,还可以方式不同。
7、邓老师也有一种排法(将1、3、5、7、9排在上面的格子里)你们知道1;的下面是什么数,逐一让幼儿往下猜,他们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我还有一种更难的排法(1、3、5、7、9,2、4、6、8、10分别排成两个竖排,教师先排前面的单数,第二排排一个数字10,往后让幼儿猜)。
小结:这些数字宝宝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听到的,我们的生活当中都离不开他们,所以我们要跟他做好朋友。
8、好!我们学到了本领,现在可以做游戏了,先听好要求,请兔宝宝边念儿歌,边收萝卜,宝宝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大灰狼来了,你们赶紧跑到后面的老师那里,寻求保护,和老师们数一数你收了几个萝卜,是单数还是双数?
小结。表扬小兔有本领。夸兔宝宝们真能干,不仅学习,爱还爱劳动,,今天学到了很多的本领。妈妈真高兴,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
9、小兔摸奖品。(触摸觉感知)
(1) 发奖品。兔妈妈拿出神秘礼物,内装有糖果食品,请一名乖的小兔把眼睛闭起来,上来摸摸袋中的糖果,告诉大家是什么?然后发给小伙伴。
(2)一起分享食品。
四、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本领。省时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数学3和4的教案篇2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是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主线,学生掌握性质在二次根使得化简和运算的运用是关键,从化简与运算由引出初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理解决定了最简二次根式化简的掌握.
教学难点是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与乘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根式除法结果的一般形式,避免分母上含有根号.由于分母有理化难度和复杂性大,要让学生首先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意义及计算结果形式.
教法建议:
1. 本节内容是在有积的二次根式性质的基础后学习,因此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模式,通过前一节的复习,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再结合积的性质,对比、归纳得到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与适当的指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方向.
2. 本节内容可以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讨论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化简较简单的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分母可以开得尽方的二次根式);第二课时讨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并运用这一法则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课时运算结果不包括根号出现内出现分式或分数的情况;第三课时讨论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及方法,并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把运算结果分母有理化.这样安排使内容由浅入深,各部分相互联系,因此及彼,层层展开.
3.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中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运用类比、归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能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3.使学生掌握分母有理化概念,并能利用分母有理化解决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近似计算问题;
4. 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公式进行化简与计算的能力;
5. 通过二次根式公式的引入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通过分母有理化的教学,渗透数学的简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还要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采用分母有理化的方法进行.
2.难点: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以及类比的方法,在学习了二次根式乘法的基础上本小节
内容可引导学生自学,进行总结对比.
四、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学生回忆及得算数平方根和性质: (a0,b0)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出的?(上述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由具体例子引出的.)
学生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
由学生总结上面两个式的关系得:
类似地,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
(二)新课
商的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有 (a0,b0)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让学生讨论这个式子成立的条件是什么?a0,b0,对于为什么b0,要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因为b=0时分母为0,没有意义.
引导学生从运算顺序看,等号左边是将非负数a除以正数b求商,再开方求商的算术平方根,等号右边是先分别求被除数、除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商,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以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例1 化简:
(1) ; (2) ; (3) ;
解∶(1)
(2)
(3)
说明:如果被开方数是带分数,在运算时,一般先化成假分数;本节根号下的字母均为正数.
例2 化简:
(1) ; (2) ;
解:(1)
(2)
让学生观察例题中分母的特点,然后提出, 的问题怎样解决?
再总结:这一小节开始讲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只限于所得结果的式子中分母可以完全开的尽方的情况, 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
学生讨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小结.
(三)小结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
2.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四)练习
1.化简:
(1) ; (2) ; (3) .
2.化简:
(1) ; (2) ; (3)
六、作业
教材p.183习题11.3;a组1.
七、板书设计
数学3和4的教案篇3
一、基本知识和需说明的问题:
(一)圆的有关性质,本节中最重要的定理有4个。
1、垂径定理:
本定理和它的三个推论说明: 在(垂直于弦(不是直径的弦);(2)平分弦;(3)平分弦所对的弧;(4)过圆心(是半径或是直径)这四个语句中,满足两个就可得到其它两个的结论。如垂直于弦(不是直径的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条件是垂直于弦(不是直径的弦)的直径,结论是平分弦、平分弧。再如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且平分弦所对的弧。条件是垂直弦,、分弦,结论是过圆心、平分弦。
应用:在圆中,弦的一半、半径、弦心距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可计算弦长、半径、弦心距和弓形的高。
2、圆心角、弧、弦、弦心距四者之间的关系定理:
在同圆和等圆中,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这四组量中有一组量相等,则其它各组量均相等。这个定理证弧相等、弦相等、圆心角相等、弦心距相等是经常用的。
3、圆周角定理:
此定理在证题中不大用,但它的推论,即弧相等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周角相等,弧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都是很重要的。条件中若有直径,通常添加辅助线形成直角。
4、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性质: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有了切线,将切点与圆心连结,则半径与切线垂直,所以连结圆心和切点,这条辅助线是常用的。)
2、切线的判定有两种方法。
①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连圆心和公共点成半径,证明半径与直线垂直即可。
②若直线和圆公共点不确定,过圆心做直线的垂线,证明它是半径(利用定义证)。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极重要的。
3、三角形的内切圆:
内心是内切圆圆心,具有的性质是: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相等,还要注意说某点是三角形的内心。连结三角形的顶点和内心,即是角平分线。
4、切线长定理:自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则切线和半径、圆心到该点的连线组成直角三角形。
(三)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记住5种位置关系的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之间的相等或不等关系。会利用d与r,r之间的关系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会利用d,r,r之间的关系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2、相交两圆,添加公共弦,通过公共弦将两圆连结起来。
(四)正多边形和圆。
1、弧长公式。
2、扇形面积公式。
3、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s= 2π=π。
二、巩固练习。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
1、如图,把自行车的两个车轮看成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圆,则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
2、已知⊙o的直径为12cm,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6cm,则直线l与⊙o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
a、2 b、1 c、0 d、不确定
3、已知⊙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7cm,两圆的圆心距o1o2 =10cm,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内切 c、相交 d、相离
4、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厘米,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厘米,则⊙o的半径是( )
a、3厘米 b、4厘米 c、5厘米 d、8厘米
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 b、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c、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d、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必定( )
a、与x轴相离、与y轴相切 b、与x轴、y轴都相离
c、与x轴相切、与y轴相离 d、与x轴、y轴都相切
7、在rt△abc中,∠c=90°,ac=12,bc=5,将△abc绕边ac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
a、25π b、65π c、90π d、130?
(二)细心填一填,试自己的身手!
12、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_____正多边形;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_____正多边形。(填“是”或“不是”)
13、△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abc的周长为l,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
14、已知在⊙o中,半径r=13,弦ab∥cd,且ab=24,cd=10,则ab与cd的距离为__________。
15、同圆的内接正四边形和内接正方边形的连长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3和4的教案篇4
知识技能
1.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察。
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促使学生对轴对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轴对称的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体验轴对称的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
过程教学内容
引入中垂线概念
引出图形对称的性质第一张幻灯片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丽。那么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轴对称的性质。
幻灯片二
1、图中的对称点有哪些?
2、点a和a的连线与直线mn有什么样的关系?
理由?:△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对折后,点a与a重合,于是有ap=ap,mpa=mpa=90。所以aa、bb和cc与mn除了垂直以外,mn还经过线段aa、bb和cc的中点。
我们把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就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数学3和4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不断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和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用具: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口算:27+942+2899-6613+318+54
45-2747-962-1754+4496-52
二、竖式计算:
1、3890573791
-27-46-49+63-18
2、85-58=44-27=80-25=64-9=78-29=
三、列式解答
1、练习7第4题:看懂图意,列式
2、连线:5题a、出示图画
b、说明题意
c、独立连线
d、集体订正
3、列式解答:6题说说图意,列出算式,说出怎样想?
四、课堂质疑
课后回顾:
第10课时练习
教学目标:1、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水平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水平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一、口算
12-931-436-827-825-772-815-926-7
让学生说说这些题的特点。
让学生说一说在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笔算
49-18=93-46=38-19=72-33=
先让学生看一看这些题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找同学板演,其他本上做,最后集体订正。
三、看图列式
1、书架上原有64本书,借走36本,还剩多少本?
2、书架上原有64本书,借走一些,还剩28本,借走多少本?
3、书架上有一些书,借走36本,还剩28本,原来有多少本?
四、填上〈〉或=
25+36○36+2540-15○40-16
42-34○43-3457+27○57+29
五、游戏:
1、算出水果上两个数的和与差
2、动脑筋填数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才能计算出正确结果。
板书设计:
练习
教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