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学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24-05-11 12:42:52 分类:工作计划

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10以内数学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10以内数学教案推荐5篇

10以内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2、能按颜色把物体进行分类。

3、积极愉快地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鸟的房子5个(五种不同颜色)小鸟的头饰25个(五种不同的颜色各五个)门牌号1――5音乐《小鸟飞》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将物体按颜色归类。

活动难点:能点数后说出物体的总数。

活动过程:

一、音乐做“小鸟飞”的律动入场。

1、小朋友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做什么动作进来的,现在我们再做一做。

2、小朋友们喜欢小鸟吗?看看你们的小椅子下面有什么?拿出来看看。

3、每位小朋友拿一只小鸟,坐成半圆形。

二、情境“快乐的小鸟”。

1、引导幼儿认清小鸟的颜色并说出来。

2、学习按颜色归类:请同一种颜色的小鸟坐到一起。师生一起检查有无坐错地方的小鸟,并进行帮助。

3、学习点数:请小朋友点数每种颜色的小鸟有几只,并说出总数。出示数字5,请小朋友认读。

三、游戏“找朋友”

1、请小朋友戴上小鸟的胸饰扮小鸟,老师当小鸟的妈妈。

2、请小朋友找和自己的颜色一样的小鸟做朋友,边唱歌边进行。

3、请小朋友相互交换自己的小鸟胸饰,再边唱歌边找朋友一次。

四、游戏“小鸟回家”。

1、给小鸟娃娃送礼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房子,让小朋友观察小鸟的房子,并说说小鸟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能说出是颜色不一样。

3、给每一间房子挂牌:1――5的门牌号。复习认读数字1―5。

4、放音乐,引导不同颜色的小鸟回相对应颜色的房子里,并进行检查。

5、点数每间房子里的小鸟的个数,并说出总数。

五、结束活动:

1、放音乐,小鸟妈妈和小鸟娃娃快乐地唱歌跳舞。

2、“鸟妈妈”带小鸟到外面去玩耍,放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出场。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10以内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

1、幼儿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2、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学具、笔和橡皮擦。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优质课件《10以内数的连加》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加法是怎么算的吗?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

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ppt。

4+3+3=10播放ppt计算过程。

三、幼儿操作(学具2张)

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习,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习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帮小鸡找妈妈—连线题

四、小结

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10以内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7、6。

难点: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6十()=128十()=13

5十()=117十()=14

9十()=166十()=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师:游戏园除了有卖各种各样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还有别致的景色呢。你看,这两个小朋友在鱼池边观察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学生汇报:有13条金鱼,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金鱼有6条,黑金鱼有几条?

师:怎样列式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汇报:13-7、13-6。

师:该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2.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上下两题的关系。

2.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3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由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所题写的算式,说说上下两个算式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师:观察今天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是十几减7、6。

师:计算十几减7、6,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汇报。

10以内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多种计算方法。 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幻灯片、小棒等。学生准备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有一天,天气晴朗,猫妈妈带着猫宝宝到河边钓鱼,钓了一整天,猫妈妈钓了13 条鱼,猫宝宝钓了2 条鱼。猫宝宝着急地就想吃鱼,猫妈妈却让猫宝宝先提一个数学问题,才让它吃鱼,小猫很着急。同学们,你们能替猫宝宝想法,让它尽快吃上鱼吗?

学生间互相讨论,提出了几个数学问题:

(1)猫妈妈和猫宝宝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2)猫妈妈比猫宝宝多钓了多少条鱼?

(3)猫宝宝比猫妈妈少钓了多少条鱼?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给予充分肯定。

同学们提出了这样3个问题, 首先来解决第1问:猫妈妈和猫宝宝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

教师:猫宝宝吃上鱼,猫妈妈让宝宝再多多努力,将13+2计算出来。同学们,你们也要再努力来学习如何算13+2。

(1)探讨算法。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3+2 怎样算?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3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教师在投影仪上摆), 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 根)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思考后)请在4 人小组里,互相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好了,下面请各组代表说说你们组的意根合起来是5根(学生边说边做合起来的动作),再加在1 捆上就是15

教师:请在投影仪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学生:我们这组里还有一种方法是数,1 捆是10 根,从10 起接着数剩下的几根:11,12,13,14,15,数完后是15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学生:我们组中也有人用数的方法,但是与刚才的不同,我们是从13数2个数:14,15。

教师: 看来小朋友的方法虽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人都知道如果是用小棒做 这种加法,要先把什么加起来?(单根的)再加在什么上?(整捆上)

(2)教师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并在算式下板书:加数、加数、和。

(3)操作练习。课堂活动第1 题:摆小棒,算一算:14+2= 13+6=

教学例2

解决提出的第2个问题:教师:猫妈妈比猫宝宝多钓多少条金鱼呢?首先写出算式:15-2。

(1)操作引入。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桌上先摆15 根小棒,再从中拿走2 根,现在还剩多少根小棒?

学生:13

教师:谁会用算式表示?

学生:15-2=13。

(2)探讨算法。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因为刚才我们算的13+2=15,所以15-2=13。

学生:我是往前数2 个数:14,13。

学生:我们刚才摆小棒时,拿走2根里拿走的,剩下的3根合在教师:要不要把同学说的过程再看一遍?(要)教师在投影仪上用拖动的复合投影片演示(先出示第1 根〉,然后在2片上慢慢拖走2

(3)介绍各部分名称并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哪些同学还有别的想法?

(4)操作练习。

课堂活动第1题:18-4=

教学例3

教师呈现例3的金鱼图。用小棒代替金鱼,先在桌上摆11 让学生列算式,并讨论算法。

教师:由11+6=17,是不是还能想到其他算式?幻灯片出现17只金,圈出6只。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7-6,并讨论算法。

教师给学生点明:由11+6=17 能想到17-6=11,还能想到17-11=6。

教学例 4

(1)教师用幻灯片呈现例4

教师:请同学们看小鸟图,左边图中有多少只鸟?右边图中小鸟有飞走的,也有飞来的,飞走了多少只小鸟?飞来了多少只小鸟?学生通过数鸟数,得到右 边一共13 只鸟,右图中飞走了2 只,又飞来了3 只。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 飞走与飞来的意思。原来有13 只鸟,飞走了2 只,又飞来了3 只,那现在还有 多少只鸟?

教师写出算式:13-2+3。

(2)教师:同学们,在第2 章中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那算式13-2+3, 就可以先计算13-2,用小棒的方法可得结果11,然后将11 与算式中的3 相加, 得到结果14,也就是13-2+3 的结果。

(3)操作练习 算一算: 15+2-4= 18-5-2= 17-6+3=

三、课堂作业

课堂活动第2,3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这节数学课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10以内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复习5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

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2.活动难点: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动物5只;5以内数字卡;蛋糕一只。

2.学具:印有数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鱼、小草、小虫子、胡萝卜等图片,幼儿抄作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过程:

师: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因为今天小猪过生日。妈妈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出示蛋糕)

师: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蜡烛表示一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蜡烛吧,有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有许多小动物们也来给小猪来过生日了,他们会是谁呢?

1)“喵喵喵”是谁呀?小猫,看小猫还给小猪带了生日礼物,是什么呀?(西瓜)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总结:小猫给小猪送了一个西瓜,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

2)“还会有谁呢?”“叽叽叽”小鸡也来了,小鸡送了什么礼物呢?(两根黄香焦)有几根,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3)小松鼠、小羊、小兔也来了,他们会是什么礼物呢?(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分别是3朵花、4块巧克力、5块糖果)

二、操作探索

1.师:小动物给小猪送礼物了,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小猪送礼物,好吗?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送个小猪,(要求;小朋友们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么礼物,有几个,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礼物数量,看看黑板上的每个框中的数字再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先讨论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再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数量,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5.小猪请老师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先收一下,师生整理好篮子。

三、游戏巩固

1.师:小猪非常开心,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都给他送了许多的礼物。现在快要到中午了,小动物们的肚子有些饿了,小猪想送一些吃的给小动物们。小猪要请我们的小朋友帮他招待小动物们。(要求:看看你的抄作纸上的数字是几,就给小动物喂几个吃的。)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检查幼儿操作。

3.作品展示,并给予评价。

四、游戏结束:

为小猪庆祝生日,唱生日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开始部分,我利用小猪过生日这一游戏环节,让幼儿用手口一致数数方法。数一数蛋糕上的蜡烛有几支,让幼儿对数字1-5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手口一致的数数,并能准确地表示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接下来一个环节是让小朋友送礼物,先让小朋友数数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再看数字卡上的数字是几,再把相同数字的物品贴到数字卡上,是按物品对数字,幼儿基本能掌握。最后一个环节又让幼儿按数字取物一一对应,进一步帮助幼儿对1-5数字的理解,同时也给孩子独立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但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10以内数学教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