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高了中班教案5篇

时间:2024-06-25 15:41:56 分类:工作计划

结合实际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优化,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不落后,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长高了中班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长高了中班教案5篇

我长高了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了解自己身高的变化。

2、能用响亮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长高的快乐。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活动准备:

搜集幼儿出生时的身高、记录幼儿现在身高的小卡片、各种用品(a3大小的纸、较大型的积木、树枝、小棒、牙膏盒、瓶子、绳子)皮尺、调查表(师生共同完成)、墙面上用颜色较深的绳子拉出一条离地面50厘米的长线条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自己现在的身高和出生时的身高。

1、师:前段时间我们量了一下自己的身高,谁愿意来说一说自己有多高?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身高。

3、师:你们都想来介绍,那可以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身高,然后把记录身高的小卡片贴在自己的名字旁边。

4、师幼一起观看身高记录表。

5、找一找班级里谁最高?你是怎么知道的?(提升一些比较高矮及高矮排序的方法)

6、师:这是你们现在的身高,可是你们知道自己刚出生时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

二、比一比:分别选择幼儿熟悉的物品、自己和出生时的高度相比,体验自己在长高。

1、(出示皮尺)展示幼儿出生时的高度。

2、请幼儿选一样物品,和50cm比一比,是高还是矮?

3、交流幼儿比较的结果。

4、幼儿和出生时高度进行比较。

5、交流结果。

(1)你是怎么比的?

(2)50cm到你身体哪里?

6、小结:多吃饭、喝水,还要有充足的睡眠,多做运动,都能让我们长高。

三、想一想

1、你们还想长高吗?想长得像谁一样高?长那么高有什么用?

2、小结:只要我们注意营养,多运动,我们每个幼儿都可能长得比我们的爸爸妈妈还要高。我们长高了,我们也长大了,多好啊!

教学反思:

在开始小组合作动手的时候,经常闹矛盾,所以在让学生小组合作时,要特别关注,正确的去进行引导,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事情,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堂课总的来说还是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我长高了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懂得小树和小熊一样,也会生长变化。

活动准备:

1、配套幼儿画册、挂图。

2、幼儿有比高矮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谈话讨论,引出故事。

师:1、小朋友,今天你们早餐吃了什么呢?(幼儿回答。)

2、原来都吃了那么多赋有营养的东西啊,难怪都长的这么高。那谁来说说你是小班个子高呢还是中班个子高?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自己长高了的?

幼儿回答。

3、长高了就更象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知道吗?有一只小熊也非常非常的想长高,就让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回事。

三、欣赏故事《小熊想长高》。

1、教师口述故事《小熊想长高》。

2、师:妈妈带小熊在什么地方做了标记?(幼儿回答。)

3、想想,小熊真的越长越矮了吗?(幼儿回答。)

四、完整欣赏故事。

1、配合挂图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2、师:小熊长高了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3、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长高了的?(幼儿回答。)

4、原来小熊长高了,但是小树也在长高,而且小树长的比小熊更快,所以那个画在树上的标记变的比小熊高了。

5、幼儿边看画册边听故事。

?小熊想长高》故事。

小熊非常想长高。他常常问妈妈:“我什么时候会长高呀?”妈妈带小熊来到一棵小树下帮他量了量身高,并用白石灰在小树上做了个标记,妈妈对小熊说:“现在你是这么高,以后你会越长越高的。”小熊每天都去比一比,可一点也没长高。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熊的衣服显得短了,妈妈把小熊的衣服加长了一段。小熊的鞋子显得小了,妈妈给他做了一双大鞋子。过了很多天,小熊又跑到小树那里比了比,吓了一大跳,说:“啊,我怎么越长越矮了?”小熊哭着跑回来:“妈妈,妈妈,我怎么越长越矮了?”

小熊和妈妈一起来到小树那儿,妈妈一看,也愣住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呀?”

我长高了中班教案篇3

设计背景

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上中班啦。我明显地感到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学习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现在开学才两周,隔壁小班的孩子舍不得家长经常哭闹 。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就会上去安慰他们:“不要哭了,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下班来接你,还会给你买许多玩具和食品呢!”看到小家伙们还懂得主动关心比自己小的娃娃,我感到他们长大了不少。于是我就不失时机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知道自己上中班了,幼儿园里还有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自己要给小小弟弟小妹妹做好榜样,要勤动手做事,整理自己的物品,学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总之,要做自己能干的事情。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应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和服务被人的意识。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了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故事鞋子(每人一双)音乐(比赛时放)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谁真的长大了》,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设计提问

1、故事中的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是么说这个小朋友长大了?

3、师小结:因为她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三、组织幼儿分组交流,谈谈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

四、组织幼儿分组比赛(穿鞋子比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然后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带几件自己以前穿过的衣服或鞋子,让他们试一试,通过实际感受,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使幼儿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慢慢长大了,从而增进了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这此活动,我更加明白幼儿教师应该勤于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实施鼓励、帮助幼儿大胆尝试。多用赞扬的语言,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快乐健康团的成长。

我长高了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能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小树和小熊一样也会生长变化。

2、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比较两副图片,找到小熊长高的答案。

3、体验想办法的快乐,丰富长高的认识。

活动准a备:

1、请幼儿回家询问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小时候的身高。

2、幼儿有比高矮的经验。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幼儿提问,引发幼儿关于长高的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们的个子和小时候一样高吗?是变矮了还是长高了?

教师:有一只小熊也想长高,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熊长高》的故事。

2、欣赏故事《小熊长高》,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一遍故事。

教师:故事里有谁?小熊想长高,妈妈是怎么样帮助小熊量身高的?后来,小熊和小树比,小熊长高了吗?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小熊妈妈在哪里给小熊做的标记?

教师:小熊到底长高了没有?你从什么地方知道小熊长高的?

教师:为什么故事中小熊比标记矮了呢?小熊为什么越长越矮吗?

幼儿讨论,讲述自己发现小熊长高的方法。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小熊长高了,小树特长高了。小树比小熊长的更快,所以树上的标记比小熊高了。

4、引导幼儿谈论:xx会长高?

教师:小熊会慢慢地长高,小树也会慢慢地长高,小朋友也会慢慢地长高,你知道还有哪些事物会长高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xx会长高”想象讲述其他会长高的生物和植物,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

5、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

教师播放或弹奏“十个小矮人”旋律,带领幼儿在教室里,一个跟着一个蹲做小矮人向前走,踮着脚直立并高举做长高的样子向前走。

我长高了中班教案篇5

活动意图:

在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实践统计的基础,到了大班,孩子们都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通过现在穿的衣裤和以前穿的衣裤的比较,知道自己又长高了,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长高了》。通过幼儿的实践讨论记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测量自己的身高,让幼儿学习测量的基本方法,知道自己长高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身高尺测量身高,初步了解正确的测量身高的方法。

2、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运动、睡眠等)

3、培养幼儿的测量兴趣和探究欲望。

4、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身高尺、铅笔、记录好身高的表格与空表格各一张、幼儿测量身高的录像片段、记录纸。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量物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

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过程:

(一)比较刚进幼儿园时的身高与现在的身高的不同,体会自己长高了

1、刚进幼儿园时你有。

多高?我们班谁最矮?谁最高?

2、现在你长高了多少?谁长得最快?(充分利用课前幼儿的记录表)

小结:每个小朋友在进园的时候都是小小的个子,小朋友是最高的,小朋友是最矮的。现在每个人都长高了,说明我们都长大了。

(二)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你现在有多高?(出示预先测量的数据)

2、和老师给你们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吗?(比较与正确数据间的差距)

3、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观看录像,帮助幼儿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小结:测量的方法不对,测量的结果会不正确。人是否站直、尺是否放平、穿鞋与否、女孩辫子的高度等都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幼儿互相测量,再次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交流讨论,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1、你长高了吗?长高了多少?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得慢?

2、怎样才能快快地长高、长大?(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平衡营养、加强运动、保证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快快地长高长大。

(四)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小朋友为什么有的长得高,有的长的矮?怎样才能让自己快快长高呢?

小结: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多加强营养、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都可以帮助我们快快长高。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用正确的方式测量他人的身高,布置“成长快乐”的宣传画,请幼儿到中班和小班进行健康宣传。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生活联系。设计与幼儿密切联系的事件,让幼儿将自己生活中的知识带到活动中,使幼儿感到无比的亲切。“体验数学”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一种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体验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活动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长高了中班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