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的故事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4-07-04 12:40:26 分类:工作计划

制定富有挑战性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泥的故事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泥的故事教案精选8篇

泥的故事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各有各的本领。

2.感受故事的有趣,愿意跟老师猜猜、讲讲。

二、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实物苹果)

(1)宝宝,这是什么?是一个怎样的苹果?你吃过苹果吗?是什么味道的?

(2)苹果长在哪里呢?瞧,高高的树上有许多红苹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2、猜猜讲讲

(1)谁来了?鼠小弟抬头看着红苹果在想什么?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

(2)它正在想办法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小鸟、小猴图片)小鸟、小猴它们也想吃树上的苹果,那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小鸟会怎么摘?(看ppt:小鸟飞到树上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小鸟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小猴的方法同上。

鼠小弟看到小鸟和小猴都摘到了苹果,它心里会怎么样?

(3)瞧,又来了谁?(出示大象、长颈鹿图片)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大象会怎么摘呢?(看ppt:大象有长长的鼻子一下子就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大象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长颈鹿的方法同上

(4)又来了谁?(出示袋鼠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

表演:老师手里拿着苹果,请一宝宝来做袋鼠,跳一跳,看看能摘得到吗?

(看ppt:袋鼠跳得高,摘到了一个苹果)

(5)又谁来了?(出示犀牛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怎么摘?

(看ppt:犀牛力气大,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它也拿到了一个苹果)表演:现在老师做大树,请一宝宝来做犀牛,学撞树干(犀牛跑得快,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

(6)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本领摘到了苹果,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了,只剩下几个了?现在鼠小弟心里怎么样?(更加着急了)

3、动作模仿

(1)瞧,它在做什么?(学小鸟飞)出示鼠小弟动作图放在小鸟图片后面。

它一边学一边想:要是我也会飞该有多好呀!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鼠小弟的样子。

(2)方法同上:逐一出示鼠小弟的动作图放在动物图片的后面。

让幼儿说说;鼠小弟在干什么?想什么?

句型感受:要是我也有……那该有多好??

(3)鼠小弟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它摘到苹果了吗?那我们来帮它想想办法:怎样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4、情境设疑咦,鼠小弟在哪里?它摘到苹果了吗?它怎么会在树上,是谁帮助了它呢,哦,原来是海狮帮助了它,海狮有什么本领呢?(海狮用顶球的本领,把鼠小弟抛到了树上,鼠小弟摘到了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它们吃得多开心呀!)

5、完整欣赏故事

6、宝宝,你们想吃苹果吗?那我们一起去和朋友们分享吧!

活动反思:

从实习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幼儿园教师,这应该是我的第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这次园内公开教学是针对早期阅读这个领域的,我对绘本教学接触和了解的不是很多,最终确定的`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个绘本,因为觉得这个绘本内容很有趣,虽然画面很单一,没有像其他的绘本那样色彩丰富,但是里面的图片非常有趣和精彩,它没有复杂和繁多的语言,只有精炼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形象也是小班的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结束后,发现有好多值得反思的东西。

首先,从目标达成来说,我的第一个目标是:从鼠小弟想吃苹果到达成愿望的过程中感受鼠小弟的内心活动和故事的趣味,鼓励幼儿大胆猜猜、说说。但是活动中并没有重点展开或是体现,没有让幼儿去想像了解鼠小弟的内心活动,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示小动物,只是问:“接下来又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摘到苹果的呢?”并没有接着引导幼儿说:“鼠小弟心里会怎么想呢?(引导幼儿说“要是我也能...就好了”)”其实原本教案设计中是有的,但是在活动中就忘记了展开,所以这点我觉得活动的目标没有达到是最大的失败。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注重环节的强弱缓轻,每个小动物的出场都是一样的过程,虽然前面两个小动物出场以后,我对后面的大象、长颈鹿和犀牛采用了连续出场的方式,但是由于不是自己放的幻灯片,感觉效果还是雷同,另外就是活动中我的言语表达我觉得还有欠缺,不够生动,那样的话,更能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心态,活动中有点紧张,导致贯穿整个活动的“鼠小弟”形象一直都说成了“小老鼠”,活动开始后就有发现自己说错了,但是已经没办法改过来了,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幼儿的表现还是比较活跃的,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并模仿着小动物的本领,最后海狮出场时我提问:“你们知道海狮有什么本领么?”有的幼儿说会挖土,有的幼儿说会打洞,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受了昨天活动中“小鼹鼠”的影响,但是我却捏了把汗,就当我要告诉幼儿答案的时候没有一个幼儿回答了:“海狮会在水里面游泳,还是顶球呢。”这是因为他去过海洋馆看到过海狮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可见我们班的宝宝还是挺聪明的。

总之,整个活动过程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有太多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想在以后的任教生涯中这样的公开教学机会还会有很多,我想通过每一次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学习和反思,让自己有所提高。

泥的故事教案篇2

■目标

发展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品的内容,听儿歌讲故事。

■准备

有关图片若干张。

■过程

1、积累生活经验 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图片等,观察熊的体态特征,如身体笨重、动作缓慢等。如有条件,带领幼儿看湍急的河流与河上的桥。

2、理解诗歌 教师朗诵诗歌《小熊过桥》,请幼儿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①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竹桥摇、熊的胆子小。)

② 小熊不敢过桥时,谁在笑它?怎样笑它?(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幼儿教案《听儿歌讲故事》。)

③ 小熊遇到困难怎么样了?(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④ 后来,谁鼓励小熊走过桥的?小熊是怎样走过桥的?(小鱼鼓励。)然后,让幼儿再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体会作品语言的优美、明快,加深对情节的印象。

3、根据诗的内容编讲故事,帮助幼儿沿以下思路展开。

① 故事的开始:小熊过桥遇到了困难。

② 故事的发展:小熊遇到困难时,乌鸦、河水是怎样“做”的?小熊自己是怎样做的?

③ 故事的结尾:谁鼓励了小熊?小熊是怎样过桥的?

■建议

引导幼儿重述作品内容时尽可能使用原作品的语言。可以向幼儿简单说明:一个故事要完整,应有开始、发展和结尾。让幼儿编讲故事时,可以根据图片进行。

泥的故事教案篇3

小班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

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中班

活动目标:

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风俗,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边看挂图边听故事。

3、教师讲解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分组游戏。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十五灯展。

大班

活动目标:

1、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萌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2、鼓励幼儿勤观察、大胆发言,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广饶文化广场变化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咱们的广饶文化广场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儿:广场上挂了好多的灯笼;

幼儿:有鱼灯、还有孙悟空呢?广场的大柱子上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孩子们的谈话欲望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互谈论着,高兴的表情挂在小脸上。)

二、给予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机会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给全班的小朋友详细的讲一讲呢?

(孩子们积极的举手,来前面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大家分享。)

三、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挂灯笼么?

教师引出元宵节,告诉小朋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等非常热闹,激发孩子们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灯的兴趣。

反思:谈话活动只是让幼儿从感性上对元宵节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设计了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泥的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

2、学习寻找快乐的方式。

3、体验做事情的辛苦和带来的快乐感觉。

活动准备:

故事情节的单幅图片十二幅,纸质拿锤子的棕熊一只;动画和录音光盘《找来的开心》;幼儿画册《语言》下p.10-11。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当你们哈哈大笑时心情是什么样的?不开心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呢?要是不开心了你会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播放动画,理解故事

1、师:有一只叫蓬蓬的棕熊,你们看它现在是什么心情?

播放动画光盘《找来的开心》,将画面定格在蓬蓬在家的.场景,请幼儿根据画面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并提问:棕熊蓬蓬觉得很烦,它看什么都不顺眼,连最喜欢的蜂蜜都不想吃了。你们猜它会怎么办?

幼儿猜想后,播放蓬蓬走出家门的情节。

2、播放熊猫奶奶看报纸的情节。

师:蓬蓬看见谁了?熊猫奶奶在干什么?它看报纸时的心情怎么样?哪个词说出了熊猫奶奶的心情?蓬蓬看出熊猫奶奶很开心说了什么?

3、消音,播放黄狗送信的情节。

师:蓬蓬又遇见了谁?黄狗叔叔手里拿着什么?它在做什么?它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蓬蓬看到黄狗叔叔很开心会说什么呢?

取消消音,重播黄狗送信的情节。

4、消音,播放小鸭子游泳的情节。

师:蓬蓬这次遇到了谁?小鸭子在干什么?它快乐吗?蓬蓬会怎么说?

取消消音,重播小鸭子游泳的情节。

5、讲述故事,猜测情节发展。

师:蓬蓬走呀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播放门牌掉下来的情节。

师:蓬蓬遇到了什么事?他会怎样做?(幼儿自由回答)

6、播放蓬蓬钉门牌的情节,画面定格在蓬蓬钉好门牌后。

师:蓬蓬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从哪看出来的?蓬蓬为什么会开心?

先让幼儿自由回答,然后通过回忆前面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找到开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找点事情做。

三、再次欣赏,复述故事

1、幼儿先完整的观看动画《找来的开心》,然后教师将动画消音引导幼儿看画面集体复述故事。

四、迁移故事,情感教育

师:孩子们,听了蓬蓬的故事平时你们不开心的时候都是怎样做得?要是你看见别人不开心会怎么做?

小结: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学学小棕熊蓬蓬,去找点事情做,就会变得开心了。可以把这个方法告诉你身边的人,让所有的人都做个开心的人。

五、活动小结,感受快乐

师:好了,宝贝们,今天和你们在一起真开心,想让自己变得更开心吗?怎么办呢?(去找点事情做)那还等什么,来,和大家再见,我们一起去找点事情做。

泥的故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读“狩、宠、厄、悖“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鹿吗?板书鹿。

一提到鹿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鹿就是我们心中美丽的使者);你们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板书狼。狼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提起狼,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凶恶残暴的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板书*和*的故事,齐读课题。本课所写的故事与同学们的认识不一样,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二、新授:

同学们按预习提示的要求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主要些了什么内容?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些了一件什么事?

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群大量死亡,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将这个故事的?

2、让我们把心放到文章中,把1——6自然段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哪些段落让喜欢鹿得我们感到痛快?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不是滋味?

3、谁来读读令你感到痛快的地方?

4、哪些段落让你心里感到不是滋味?谁来读一读?

心里是什么滋味?

原本葱郁的森林和可爱的鹿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可如今却面目全非,怎不令人痛心、遗憾。谁来读一读?

5、闭上眼睛想一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是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看到那面目全非的森林了吗?看到那一只只苟延残喘的鹿了吗?

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吧!

看录像。

鹿正用哀怨的眼睛看着我们,它们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杀死了狼,反倒造成了鹿死林毁的悲剧,同学们,你能告诉他们吗?来默读课文想一想。

出示:鹿(吃)狼

破坏保护

森林

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少掉任何一链,就会遭严重的灾难。

6、此时你想对罗斯福说些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

7、生物界还有许多这样相互制约的例子,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

8、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塞翁失马》)

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句警示人们的话。

[学校评语]

1、本课教学目标内容全面,有“过程与方法”的,有“知识与能力”的,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确立得准,教学就有的放矢。

2、本课在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本课能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课内课外结合,书面文字和多媒体结合,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提升阅读的质。如开课导入时,教师询问学生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并谈谈对狼的印象。再如让学生想象遭破坏的森林之面目并录像呈现,师生互相介绍生物界相互制约的`例子,教师适时补充《塞翁失马》及当前环境保护现状等。

最后,希望你能搜集窦桂梅老师的语文教学实录、设计、反思及个人宣传资料,学习她的主题教学,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反思]

两天前,我接到了“教坛新星”的选拨通知,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十三课——《鹿和狼的故事》。为了准备这节课,我作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上网浏览,翻阅资料,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让这节课能触动学生们的心灵,达到完美。

两天后,我成竹在胸,怀着百倍的信心走进课堂(试讲)。当我把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得到他们热烈的回应时,我心中暗自高兴:看来我课前的功夫没有白费。同时我的信心更加充沛,学生这样的学习激情一定会继续到这节课的结束。我踌躇满志,接着问道:“造成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可是这节课的一个关键问题,我本以为教室里会小手如林,学生会畅所欲言。可事与愿违,原本沸腾的教室一下子凝固到了冰点,时间就在此定格。孩子们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我不禁一怔:为什么我斟酌了半天才确定下来的问题,竟会受到学生如此的冷遇!我只好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不错的学生来回答,可答得并不尽人意。下面的课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我的热情也大打折扣。为了让课能顺利结束,我只好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牵着学生向前走。一节准备得如此“充足”的课就这样浑浑噩噩地结束了。

为什么自认为画龙点睛的问题学生反应却如此冷漠呢?我将每一个教学环节想了一遍。毫无疑问,问题出在我身上。备课时,我只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想问题,为教而设计,为所谓突出重点而提问。问题没有设计在学生的“心坎上”,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激起他们的兴趣。孔夫子说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思路才适应学生呢?

我拾起课标,反复推敲,琢磨。“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这是《鹿和狼的故事》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我痛定思痛,怎样使课程资源变“窄”为“宽”,变“死”为“活”?我私下里找来学生和我一起备课,了解他们喜欢怎样的提问方法,推翻了前面所有的设计,寻找着一种更新、更贴近学生的突破口。于是有了今天的“读完《鹿和狼的故事》后,哪些段落又让我们心里感到不是滋味?”这个问题的出炉。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它就如一枚卵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饱满,跃跃欲试,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们的语言闪现着智慧的火花,整节课精彩纷呈,我倍感欣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的教学设计激活了课堂,也给起关键作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学生发展的理念,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合作性、民主性、过程性。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语文课堂也一定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和魅力。

泥的故事教案篇6

设计意图: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往往是自己设定的,心理距离更加远于生活中的距离。东方人大多比较含蓄,不是很习惯用拥抱和亲吻来表达爱。其实,只要一个简单的吻,哪怕不是吻,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友好的眼神就可以传达爱和希望,让人心生幸福。希望这种心灵上的温暖能够从孩子开始传递,给出一个吻,让世界上多出更多的王子公主。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是需要表达的,吻和拥抱能传递爱的味道。

2、喜欢绘本阅读,能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3、能大胆地猜、讲,感受爱带来的美好情绪体验。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ppt、视频、头饰(青蛙、牛、羊、蛇、猪、公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简述《青蛙王子》的故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城堡里会住着谁呢?

2、幼儿自由讨论。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第1-2页,幼儿观察。

提问:池塘里有谁呢?

2、播放ppt第3-4页。

提问:青蛙想要尝尝什么味道?它需要得到什么?

3、播放ppt第5-9页,幼儿观察。

(1)提问:青蛙上岸碰到了谁?他是怎么样去的?青蛙得到牛的吻了吗?

(2)引导幼儿复述内容:牛啊牛,我想尝尝做王子的味道,请你给我一个吻吧!

(3)引导幼儿说说青蛙与动物们之间的'对话。

提问:青蛙蹦蹦跳跳地往前走,又碰到了谁?他说了什么?它们会给它吻吗?

三、内化迁移

1、完整观看故事视频。

提问:公主吻了它,青蛙会不会变成王子呢?做王子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小结:爱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2、讨论:青蛙为什么想要得到吻?如果你遇到了青蛙,你愿不愿意给它一个吻呢?

小结:世界上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人人都想得到,那就是爱,因为爱能让人享受到幸福甜蜜的感觉。

四、结束部分

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情境表演。

活动延伸:

1、给爸爸妈妈一个爱的拥抱,一个爱的吻吧,让他们也尝尝爱的味道。

2、画故事《请给青蛙一个吻》。

泥的故事教案篇7

1、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出现,更易于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样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讨论以及“端午”热。

2、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分享节日的快乐。

3、活动准备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

①完整讲述: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一谁吃了粽子?最后谁会讲故事?

一粽子里包着的到底是什么?

泥的故事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头饰: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每人一个

2.图片:牛、马、兔子等。

3.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

1.教师: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

2.教师:看!谁来了?

小鸡怎样叫?

小鸡喜欢吃什么?

小鸡和妈妈一起走,捉虫子吃。

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

二、游戏:小动物出来玩

1.摸口袋

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

2.小动物出来玩

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

如:出示小鱼的图片

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三、创编儿歌

1.教师: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动物吃什么了,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2.幼儿跟老师一起学说儿歌,复习巩固小动物吃的食物。

《泥的故事教案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