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庙美术教案精选5篇
教案中是否包含了反思和总结环节,能够显示出教师的自我反省和进步意识,详细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内容,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山与庙美术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山与庙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纸盘上用撕、剪、贴、画等多种形式,制作出妈妈的头像。
2.在欣赏的基础上,边设计制作边摆放调整,创造出妈妈的五官、发型。
3.愿意积极动脑制作,享受制作中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重难点:
纸盘上用撕、剪、贴、画等多种形式,制作出妈妈的头像。
设计制作边摆放调整,创造出妈妈的五官、发型。
活动准备:
1.纸盘、彩色毛线、彩色蜡光纸、彩色皱纹纸、胶水、剪刀、勾线笔每组若干。
2.纸盘妈妈范例5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制作的纸盘妈妈范例。
1.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发型。
师:你觉得这些妈妈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
她们的脸是用什么做的?
先看一看她们的头发有什么不一样?是用什么用的?
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围绕材料、发型、制作方法进行讨论。)
2.引导幼儿欣赏纸盘妈妈的五官。
师:看看这些纸盘妈妈有什么表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妈妈的五官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3.引导幼儿欣赏纸盘妈妈的装饰。
师:这些妈妈很漂亮!瞧,她们有的戴着项链,有的戴着蝴蝶结。
二、教师介绍操作材料。
1.师:谁来说一说,桌子上都有哪些材料?
2.教师边出示材料边介绍纸的名称:彩色蜡光纸、彩色皱纹纸可以先撕剪,然后贴,或者先画再剪;毛线可以先剪、扎、编。(重点介绍用毛线做发型的制作方法。)
三、幼儿边设计制作,边摆放整齐,尝试创造人物的五官、发型。
1.师:你妈妈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发型?
请你选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材料来打扮,谁妈妈的脸最漂亮,谁最会使用这些材料。
2.引导幼儿一边设计制作发型、五官,一边摆放调整,最后再粘贴固定。
师:在设计和制作时,可以先将做好的发型、五官在纸盘上放一放、摆一摆,自己觉得满意了再粘贴。
3.鼓励幼儿进行细致、耐心地操作,并注意将废纸放入框内。
四、相互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纸盘妈妈的特点,说一说同伴做的纸盘妈妈最漂亮的地方。
附:请家长朋友为孩子收集一些颜色漂亮、粗细不一的的毛线和颜色漂亮的包装纸为美术活动“妈妈的脸”做准备。
山与庙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条插编的方法来打扮花朵的花心,学习搓皱纸的技能装饰叶子。
2.体验插编的有趣,喜欢编织活动。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点:
学习插编的方法和搓皱纸的技能。
活动难点:
两条纸条交替插编。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出示已经编织好的花朵,激发幼儿兴趣。提问:这些花朵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有什么不一样,它漂亮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充分说出感受。
3.花心和花的叶子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花心是用纸条进行编织的,而花的叶子是用皱纸搓在一起绕起来的。)
4.教师小结,讲述这样的编织方法叫间接交叉编织。
二、编织的方法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动手编一朵小花吧,看谁编的最漂亮!
2.教师讲解花心和花叶子不同的编织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两条纸条的不同顺序。
4.重点示范编连续两条纸条的'不同顺序。
三、幼儿操作
1.提示幼儿要将编好的每条色纸铺平,并与上一条色纸紧挨着。
2.提示幼儿可以运用规律排序的方法搭配色彩。
3.观察幼儿操作,注重个别幼儿的指导。
4.引导编好的小朋友对空白的地方进行装饰。
四、作品展示
1.你最喜欢那一朵小花,为什么?
2.幼儿共同欣赏,分享快乐。
活动反思:
因为有了上学期的经验,幼儿已经知道了间接交叉编织的方法,所以在活动中教师介绍编织方法的时候不是很仔细,也没有细化,只是适当地提醒了下,第一条编织和第二条编织方法是一样的,但是顺序是不同的,刚好相反,可是让幼儿自己操作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幼儿每一条的纸条都是一样的顺序,因此,没有成功。如果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让幼儿知道第二张纸条怎样来插编,让幼儿找到插编的规律,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在下一个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克服活动中的难点。
小百科: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认为被子植物才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称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花的形态结构作为被子植物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的主要依据(见被子植物门)。
山与庙美术教案篇3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熟悉工具,认识颜色
应会:不同风格线色的表现
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难点:引导学生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学具准备:
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我”的最爱
1、老师先热情地向小朋友介绍
2、四人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绘画工具及自己最喜爱的一种颜色。
3、小结:今天,我们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笔和油画棒,大家知道吗?他们画出的画可漂亮啦,不信?你们来看!
二、欣赏美丽的图画
1、展示两幅儿童画,让学生说说这两幅画分别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学生作品——投影)
2、是的,水彩笔和油画棒。这两种绘画工具画出的画都那么美丽,色彩都那么鲜艳。
三、“我们”也来试一试
1、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道美丽的彩虹吧!
2、学生分别用油画棒摆涂,水彩笔平涂的方法画彩虹。
(1)“摆涂”:先在画面的左下方往右上方轻轻画一条弯弯的拱形弧线,然后依线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来回摆动地涂画。
(2)“平涂”:"挨着涂"就是一定要一笔一笔的颜色都挨在一起,既不重叠,又不留下空隙。
3、同时出示两张用水彩笔和油画棒画的彩虹。
想一想:
(1)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水彩笔和油画棒有什么不同?
四、学学大师的画
1、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什么?(学生读画)……
2、这是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
3、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合作,用水彩笔和油画棒来学着画画。
四人小组用四开的大画纸合作画。
五、看看“我们”的画
1、展示各组的画。
2、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1)我们组画的是……?
(2)我用了……颜色?
(3) “我”最喜欢的是……?
山与庙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原始雕刻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地位和其独特的造型语言、艺术手法非洲雕刻艺术和审美趣味。
2.从多角度去欣赏非洲雕刻,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儿童对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非洲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物产环境的一些情况,从而加深对非洲原始雕刻产生的原因的了解,用陶土仿制非洲雕刻。
教学难点:
感受非洲雕刻的独特造型、材质肌理和审美情趣非洲雕刻艺术。教学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非洲雕刻的图片
二、新授:
(1)讨论、描述课本例图中的非洲原始雕刻作品,非洲雕刻艺术发表各自的感受和见解。
(2)比较一下非洲雕刻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雕刻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可以用黏土仿制课本上的非洲原始雕刻作品。
(4)可以在黏土作品干透后用水粉色着色。
三、指导学生练习:
操作技巧
1.可以临摹非洲雕刻作品,也可以参考它们的造型特点,然后加上自己的意思进行创作。
2.泥工造型可以夸张、变形,不完全和真实的物象一模一样。作品要简炼、概括、生动有趣。
3.泥工作业中要注意控制黏土的水分多少。水分少了,黏土干硬;水分多了,黏土过于湿软,都不适合于造型。
操作步骤
1.学生一起做泥工练习,对泥工作业进一步的感受。
2.先捏制大的形状,再做细部。
3.可适当运用泥工工具。
四、评析学生作品
山与庙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幼虫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并且知道昆虫的特征。
2、教会孩子们用巧克力制作幼虫。
活动准备 巧克力豆,木工胶,签字笔或是圆珠笔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幼虫。
- 我喜欢啃树叶吃。
- 我长得很小,喜欢蜷着身体。
- 我是昆虫的宝宝,我是谁呢?
[展开] 1、谈谈幼虫。- 你见过幼虫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幼虫?幼虫长大了会变成什么?
- 看过幼虫后你有什么感想?
2、谈论一下昆虫的一生。- 昆虫是怎样出生的?
- 在蛋里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又变成了什么? (昆虫在蛋里是幼虫。)
- 在昆虫中从幼虫变成蛹的都有什么?(有蝴蝶和金龟子。)
- 在昆虫中从幼虫直接变成成虫的有什么?(从幼虫不变成蛹直接变成成虫的昆虫有蝉,蚂蚱和蜻蜓。)
(从幼虫变成蛹或是变成成虫的过程被叫做变态。有从幼虫变成蛹的完全变态还有从幼虫直接变成成虫的不完全变态。)
3、说说昆虫的特征。- 昆虫长什么样子?
- 昆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 都有什么特征?(身体分为头,胸和肚子三个部分。身体左右对称。胸上有2对翅膀和3双腿。昆虫一共有6条腿 ,还有触角。)
4、研究制作幼虫。- 制作幼虫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巧克力豆怎样制作幼虫呢?
5、利用活动纸中准备的材料制作出幼虫。① 用巧克力豆粘出幼虫的样子。
② 其他的部分用签字笔画好。
[结尾]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幼虫介绍给朋友们
2、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