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鸭子幼儿教案8篇

时间:2024-12-01 13:40:04 分类:工作计划

教师在教案中要明确每节课的知识要点和学生可能的困惑之处,教案中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提升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抓鸭子幼儿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抓鸭子幼儿教案8篇

抓鸭子幼儿教案篇1

设计背景

中班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在游戏、学习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由于自我意识在逐渐增强,慢慢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哪些事情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此教材,目的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讲讲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倾听和大胆讲述的习惯,从而产生对数字歌谣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用直观的背景图让幼儿观察了解事情的发生,以启发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以讨论法来推动幼儿理解故事的发展情况,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法。

活动目标

1、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3、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乐的。

教学准备

1、鸭妈妈,小灰鸭,金鱼的'头饰各一个。

2、欢快的音乐(快乐的小鸭),雷声。

3、四幅色彩鲜艳符合故事情节的彩图。

4、录音机一个。

5、创设小池塘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好看的图片,想看吗?)

1、画面(三):有一只在哭泣的小灰鸭。

老师:小鸭为什么哭了?那只小灰鸭到底是怎么了吗?

二、故事、提问

出示图(一):鸭妈妈带着许多小鸭出去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得多好啊!

老师:他们去干什么了?

(哦,小鸭子们真乖是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学习词“一个跟着一个”,在回答中要求幼儿把语句讲完整)。

出示图(二):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在池塘边游水、嬉戏、玩耍,玩得真开心!小灰鸭看见了一条金鱼,就跟着金鱼游开了。

老师:发生什么事了?

出示图(三)天空出现了乌云,小灰鸭找不到妈妈了,急得哭起来。

老师:小灰鸭为什么哭啊?

出示图(四):鸭妈妈赶来了,小灰鸭找到妈妈说:“以后,我再也不随便离开大家了!”

老师:鸭妈妈找到了小灰鸭了吗?

(学习短句“不要离开大家”在此可以请几个幼儿来回答,并给以五角星奖励)

结合实际提问:

老师: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在外面走的时候你能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一个人去玩了?为什么啊?

幼儿:不能,这样会找不到妈妈的,会被坏人抓走的,就回不了家了。

老师:那如果你不小心你和爸爸妈妈走丢了那怎么办啊?

(老师给予肯定)

三、情景表演

(布置场景、欢快的音乐响起)

1、教师:小鸭子们你们听好了今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你们可要排好队伍一个跟着一个不要跟妈妈走丢了哦。

2、游啊游,出现小金鱼带小灰鸭跟大家走丢了的画面,激发小朋友意识到周围少了谁?

3、播放音乐,小鸭子们在池塘嬉戏,玩耍,出现打雷声音教师引导:糟糕,大雷了,快要小雨了。有什么办法能躲雨?(在此能很好的运用环境创设,并引导幼儿运用荷叶挡雨)。小灰鸭的出现。

4、妈妈和小灰鸭的从合,引出以后在也不离开妈妈了。

四、小结

今天啊,我们的小朋友各个都表现的棒级了,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们。你们可别像小灰鸭那样随便的离开大家哦,在幼儿园里你们可要和大家在一起哦,别离开大家。

抓鸭子幼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自己歌声与伴奏音乐、同伴歌声的协调统一。

2.学习并理解休止符;体会说唱歌曲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节奏图(下面有马路和小树);画有背景的图片;鸭子小图片若干;数字2.4.6.7.8;移动小鸭子一只;红绿灯;红圈一个(贴在手掌心)。

活动过程:

1.节奏激趣。

(1)出示红绿灯:这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小鸭子走在马路上看到红绿灯会怎么走?

(2)出示节奏图,学习并理解休止符。(∣●●●●●∣●● ●●●●∣●● ●● ●●●∣●● ●●●●∣)

教师:我走在马路上,心里真高兴,看到绿灯走走走,看到红灯停下来。

鸭子边走边叫,怎么叫的?我们看着红绿灯来试试。

(3)学习用鸭子的叫声表现节奏∣●●●●●●∣。

这里还有一组红绿灯,我们用小鸭的叫声把节奏表现出来。

创编鸭子的不同叫声,表现节奏。(咕嘎)

2.“数鸭子”游戏。

(1)出示图片:今天不光来了一只鸭子,还来了许多鸭子。我们现在来玩“数鸭子”游戏。我们先来看图上有什么?

教师: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2只;

教师继续问: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4只;

教师边问边依此贴上2只、1只、1只鸭子,幼儿快速作出反应。

(2)提炼归纳:老师是怎么问的?数到了几只鸭子?

3.结合节奏图学习说白,提醒幼儿注意休止附。

4.随琴声学习歌曲演唱部分的前半段。

5.继续“数鸭子”游戏。

(1)教师:又有小鸭子游来了,数数有多少?教师快速在图上贴上鸭子,问:现在有几只?

(2)教师轻声哼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3)幼儿跟唱歌曲后半部分。

6.完整学习演唱歌曲。

7.师幼共同小结歌曲的特点。

8.师幼共同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1.学习二声部演唱,体验和声之美。在演唱部分的乐句末加上“嘎嘎”,分组演唱。

2.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3.欣赏其他的说唱歌曲。

活动反思:

教具设计巧妙,在节奏练习中创设了小鸭过马路走红绿灯的情境,抽象的休止符用红灯来表示,浅显易掌握;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张背景图,简单的图片实用性强,尤其是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鸭子,让幼儿快速反应出鸭子数量,在游戏中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贴在教师掌心里的红圈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教师就及时把红圈亮出来,便于幼儿对停顿的掌握。

活动的难点是休止符的掌握与表现。教师通过红绿灯、掌心的红圈来突出休止符,通过红灯停来表现休止符,所以难点基本得到解决。活动中还注意到了个别指导,对个别幼儿加强关注和提醒,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整堂课以游戏贯穿,以小鸭的`角色串联一个个游戏,难度也逐步加深,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活动需改进的地方:课前没与幼儿接触,所以幼儿有一些拘谨;积极性还要调动的更强一些;对于停顿和说唱歌曲的特点,幼儿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幼儿的练习多了一些。

抓鸭子幼儿教案篇3

活动背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孩子们也不例外,不信你看,每次过生日,总会闭上眼睛,虔诚的在点着蜡烛的蛋糕前默默的许下自己的心愿。图书《彩色的鸭子》中的母鸭妈妈也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生出一堆彩色的蛋、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书中唯美的画面、诗意的语言,将一只鸭子的彩色梦想表露无遗,处处给人美的享受。

大班幼儿经过两年的阅读培养,不仅对阅读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因此本次活动我尝试以了解母鸭想生出彩色的蛋、孵出彩色的鸭子地美好愿望为线索,以观察性、究因性的问题为中介,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述故事内容。

活动目标:

1、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图书画面,尝试用清晰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在故事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母鸭美好的梦想和她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3、萌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憧憬。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视频转换仪,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

2、幼儿对鸭子生蛋孵蛋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彩色的鸭子》,介绍图书的名称1、观察封面并提问: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故事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彩色的鸭子》。你知道这本书为什么叫《彩色的鸭子》吗?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幼a:我看见它周围都是彩色的花朵,看上去很漂亮,所以叫它"彩色的鸭子"。

幼b:我感觉是这只鸭子在花丛中,各种花的颜色染到了它的身上,就变成了一只彩色的鸭子。

二、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彩色的鸭子》

1、翻开图书第1页画面1)提示:这只鸭子在什么地方?她会是谁呢?在干什么?

幼:这是鸭妈妈,它在窝里生蛋。

师:母鸭妈妈蹲在鸭巢里生蛋,它的眼睛怎么样?为什么闭着眼睛呢?

幼a:因为它要专心的生蛋,所以闭着眼睛。

幼b:它闭着眼睛在想:我要快点把蛋宝宝生出来。

师:母鸭妈妈还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看。

(通过教师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阅读图书,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并鼓励他们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轻声讲述,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根据画面大胆想象,自主地构建语言。)

2、幼儿自主阅读

1)教师深入到幼儿中间,鼓励幼儿轻声交流,观察了解幼儿阅读的情况。

2)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请幼儿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既可以畅所欲言,也便于教师在下一环节中更的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三、分析画面,理解故事的内容

1、利用视频转换仪放大幼儿图书,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利用视频转换仪和幼儿一起阅读图书,帮助幼儿整理思路,调整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述积极性。)

2、借助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母鸭的美好愿望1)母鸭有什么愿望?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幼a:它想生一些漂亮的彩色蛋。

幼b:母鸭想生一些彩色的小鸭子,一起去游泳。

师小结:母鸭在鸭巢里想着:如果我有一堆彩色的蛋,我就可以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我就可以带着这群彩色的鸭子去旅游,这就是母鸭最大的愿望。

(引导幼儿观察9页-11页的画面)

2)母鸭怎样才能生出一堆彩色的蛋,孵出彩色的鸭子,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幼a:它要吃许多彩色的花朵和果子。

幼b:要天天和彩色的花汁做的饮料。

幼c:要用彩色的水洗澡,睡在彩色的花床上。

幼d:还要多看彩色的晚霞。

(教师采用停顿和等待的方法鼓励幼儿学说第4页-第9页故事中优美的语句,如:只要我天天吃……只要我天天喝……只要我天天看……只要我天天用……只要我天天睡在……我就会……我就会……。)3)母鸭到底有没有生出彩色的蛋,孵出彩色的鸭子来呢?她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幼a:我看见她生出来的是十一个白白的蛋,但是被太阳的光一照,就变成了彩色的蛋。

幼b:对,它的小鸭子在彩色的水里游泳,也变成了彩色的小鸭子。

幼c:他们在天空中飞的时候,阳光照在身上,就变成了彩色的小鸭子。

(在幼儿个别讲述后,再一起看图书阅读故事,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和不很连贯的语言表达进行归纳小结,让幼儿感受怎样表达更规范、更完整。)四、完整欣赏1、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师: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自己翻书,想一想母鸭的愿望为什么能实现呢?

2、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翻阅大图书。

(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进一步提出究因性问题:为什么母鸭的愿望能实现?能更好的激活幼儿思维,使幼儿由故事的浅表层理解进入到故事的深层次理解。)五、请幼儿提问、质疑,大家互相解答疑问师:关于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抓鸭子幼儿教案篇4

目标:

1、学习逐幅按顺阅读,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象声词。

2、能借助生活经验及图文线索图,辨认一组汉字,并能描述出“鸭子”的主要特征。

3、能大胆参与阅读讲述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

准备:

1、玩具小鸭一只;鸡、青蛙、白鹅、黄狗、老鼠、燕子、鸭子、猪的.贴绒一张;相对应的字卡一张。

2、《东方娃娃》二十本。

过程:

1、游戏:谁的声音。

——教师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叫声,让幼儿猜测是谁的声音。

2、出示“小鸭”,引入阅读活动。

——春天到了,一只小鸭从蛋壳里钻出来,它呀,要去找妈妈。

——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

——介绍故事的名字,并指认“小鸭找妈妈”。

3、幼儿自由翻阅。

——按着页码逐页、逐幅的自由翻阅讲述。

4、帮助幼儿理解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它都碰到了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动物小图片)

——小鸭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动物妈妈们对小鸭说了什么小鸭才找到自己妈妈的呢?

5、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按序翻阅倾听。

——教师按故事内容,逐一提问:小鸭碰见了谁?说了什么?妈妈们是怎么说的?(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和图示)

6、幼儿集体阅读。

——能按页码边指边阅读。

7、幼儿按图文线索图,讲述故事。

8、鸭妈妈是啥样?

——引导幼儿利用图文线索来描述出鸭子的特征。

抓鸭子幼儿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数鸭子》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在歌唱中清晰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

2、通过声势游戏,增强对节奏的感知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

教学难点:

能用伴奏谱为歌曲准确伴奏。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愉快律动《幸福拍手歌》

三、节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游戏内容为今天新授歌曲《数鸭子》的念白部分。(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模仿,边手拍节奏边念。

提问:师:谁来告诉老师鸭子怎么叫?谁来模仿一下?

然后加入鸭子的“嘎嘎嘎嘎嘎”的叫声,进行简单的二部合作。

四、欣赏法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刚才的游戏好玩吗?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个游戏就藏在一首歌曲当中,我们一起来听赏。

播放歌曲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交流:刚才的节奏游戏在歌曲的哪些地方出现过?(开头和尾声)

小朋友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风趣、幽默)

你听到了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

五、新授歌曲《数鸭子》

1.揭题、板书《数鸭子》

师:这首好听风趣的歌曲名叫《数鸭子》,今天我们就一起跟老师学唱这首新歌,让小鸭子也来听听我们小朋友的歌声。

2.教唱歌曲

a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学生轻声高位置,尤其模拟鸭子的“咕嘎咕嘎”叫声,要读得活泼有趣。)简析歌曲的结构,反复记号的反复顺序等

b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一边打节奏一边朗读歌词

c再次欣赏歌曲录音,学生轻声跟唱

讨论一下这首歌用哪种速度演唱最好?(中速)

d听唱法学唱歌曲

歌曲处理:第二乐段的演唱要表现老爷爷年纪大、风趣幽默的感觉。尾声第二遍念白处应作渐弱处理,表现小朋友渐渐远去的情景。

e.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完整连唱歌曲。

3、表现歌曲

教师带领学生用拍手跺脚为歌曲伴奏,(先把拍手和跺脚分别进行练习。练熟后再合起来进行边唱边为歌曲伴奏。并让学生课后设计第三种伴奏型,给学生创编的空间。)

(1)拍手4/4 x ━ x ━‖

跺脚4/4 x x x x‖

(2)拍手4/4 o xx o xx ‖

跺脚4/4 x o x o ‖

培养学生边看谱边拍手和跺脚的习惯,通过手与脚的配合,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培养节奏感。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数鸭子》这首歌,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从小好好学习。别为了贪玩忘了学习。还有考试时千万别把“鸭蛋”抱回家等。(利用歌曲内容陶冶情操,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

师:同学们讲得真棒!我们可不能做个贪玩的学生哦!在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师生再见

师弹奏《数鸭子》的音乐。

生边唱边拍手离开教室。

抓鸭子幼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唱准曲调、吐字清楚。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创编歌词,并表演。

3、幼儿初步感受生活、艺术的美,体验活动的乐趣。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创编歌词,并表演。

活动准备

背景图、大桥图片、鸭子图片若干、其它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小鸭子叫的声音,引出小鸭。

2、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鸭子的了解,认识鸭子。

3、学学小鸭走路,引出课题。

二、学习歌曲

1、逐步出示图片(如;当唱到“大桥下”时出示图片大桥;当唱到“一群鸭”的时候,出示图片小鸭。)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为歌曲创编做好铺垫。

2、请“小老师”教唱。

三、歌词创编

1、谈话活动(请幼儿谈谈生活中,你们还看到哪里又什么?)

2、请幼儿将自己想到的加到歌曲中,应该怎么样加。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编歌词,请孩子们表演。

四、活动结束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出教室找一找,幼儿园里有什么,能加到歌词中去。

五、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将自己想到的歌词场景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要求自己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听众和观众,如:当孩子们想到了一些东西,但不知道自己该这么表达的时候,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该怎么样把它加到适当的地方去;当孩子们唱歌、跳舞时,我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等,进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发展。该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但是,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词汇积累不多,语言表达力不是很好,在一会的活动中有待加强培养。

小百科:鸭是雁形目鸭科和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如同天鹅一样),因而步态蹒跚。

抓鸭子幼儿教案篇7

教学理念:《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教材分析:

1、《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4/4拍,六声宫调式。

2、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

3、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用自然的声音表演唱《数鸭子》。

2、能按不同的节奏做出相应的体态动作(拍手、模仿小鸭、爷爷等)。

3、能积极主动、自信有表情地参与表演,从中感受参与歌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

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爷爷、和小朋友的神态与表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老爷爷、鸭子、头饰若干,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情激趣

设计意图:创设环境,利用春景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

1、随律动《春天在哪里》拍手进教室。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进来的时候一直在问“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春天就在这里。(出示春景图)

2、寻找春天景色

(1)师: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画,他展现的是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哪位小朋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生:小桥,小鸭子,小河,柳条??

(2)师:这些构成了春天最美的景色,你们想不想和黄老师一起去郊外寻找春天呢?

生:想

3、看谁学得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问答引出课题,学生养成聆听,跟钢琴用自然声音歌唱的习惯。

(1)听一听

师:有位小朋友叫明明离这里很远,去他家要乘坐两样交通工具,你们听,是什么?(师模仿火车、汽车的声音)

生:火车、汽车。

师:哪位小朋友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

(2)唱一唱(发音练习)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5313|555|

火车火车开来了

生:5-|5-|56|5–|

呜呜呜呜呜

师:火车到站了,请大家下车再转乘小公交车!

5313|555-|

汽车汽车开来了

生:5-|5-|56|5–|

滴滴滴滴滴

二、情境唱游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节奏,在模仿中掌握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

(一)认一认

导入(师:我们来到明明的家了,明明正赶着一群鸭子到河边游泳呢,大鸭子、小鸭子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它们唱起了歌。)

1、节奏引趣(出示节奏卡片)拍一拍,走一走。

(1)|xxxxx|

gagagagaga

学生试着拍击节奏,说一说试一试该怎样将这里的叫声停下来?

(2)|xxxxx|xxxxxo|

gagagagagagagagagaga停

2、认识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

(师:鸭子们的歌声很动听它们想请你们随歌声伴舞,你们能做到吗?)

(1)学生按节奏做各种鸭子的动作

(师:从鸭子的歌声中我们知道了xxx,o这三种音符(节奏)555o

3、生模仿小鸭子的叫声读出节奏,发挥想象,熟悉歌曲《数鸭子》的节奏型:

|xxxxx|xxxxxo|

gagagagagagagagagaga停

(师:除了小鸭子,小朋友们平时还喜欢哪种小动物,能不能像小鸭子唱歌那样唱一唱?

学生分小组模仿动物唱歌(小猫、小狗、小青蛙??)

(二)念一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按节奏朗读的习惯,熟悉歌词。

1、师:小朋友,你们看春景图,谁来说说明明的家门口都有些什么?生:大桥、小河、小鸭子。

2、师:明明的家真美丽,门前有条小河,小河上有座桥,桥下游过一群小鸭子,明明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地念起了歌谣。(课件: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3、师:明明念得真好听!你们也来试一试吧(出示课件,按节奏读歌词,做动作)

4、师:下面我将歌谣分为三段,请每组念一句,看哪一组接得最好(学生分组做接龙游戏)

(三)唱一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聆听和用自然的声音歌唱的习惯,唱准音符的时值。

1、师:明明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你们听??(课件:明明唱歌)

2、你们想不想跟她一起唱呀?(生跟唱第一、二乐句,师钢琴伴奏)

3、师:小朋友唱得真好,原来有这么多鸭子,明明想来数一数到底有几只?(听第三、四、五乐句)

让我们一起帮明明再数一数

4、师:小朋友们你们跟老师的琴声再唱一唱,和明明比一比谁唱得更好听。

5、师:哎!你们听,好像有人在唱歌。原来明明看见我们在数鸭子,她也来帮忙,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数鸭子吧!(出示课题,完整跟唱歌曲第一段)

(四)演一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表演的习惯。

抓鸭子幼儿教案篇8

教学内容:

唱:《数鸭子》

听:《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自然清晰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数鸭子》,并能够背唱这首歌。

2.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能有表情地背唱《数鸭子》。

教学难点:

感受节奏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随音乐《数鸭子》进教室入座

师:小鸭子们,天快黑了,我们一起排好队回家吧!(在音乐声中坐到位置上)

2.进行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数鸭子》

听录音范唱

师:听,多热闹啊,热闹的气氛引来了一群鸭子。瞧,它们过来了。听录音范唱,熟悉旋律,整体感受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要求学生在读白部分能够拍手有节奏的进行,演唱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能够模仿范唱准确的唱出来。

师:下面请他同学们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我的要求是有节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是只小鸭子,怎样用动作表现出来。引导学生一边读歌词一边理解歌词的意思,以便更好地学唱歌曲。(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同时,为以下的表演唱做准备。)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演唱这首歌曲,我们一句一句的接。同学们看看我们这首歌曲里有个符号经常见的,对了,就是休止符,所以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空一拍。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自己注意一下。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歌曲,同时随着《数鸭子》的范唱乐反复学唱歌曲,并随歌曲自由律动同学们可以适当地加一些肢体语言。

师:要求大家能够背唱这首歌,同时请学生上台表演唱。(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巩固歌曲的教学。)

师:大家在演唱的时候注意到结尾部分读了几遍?

生:两遍。

师:知道为什么吗?大家看这个符号,我们经常见的。(在黑板上写出反复记号)他就是反复记号,下次我们见他的时候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三、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

1、初听乐曲,初步整体感受乐曲形象。

导入:这么多活泼的.鸭子我们数也数不清,哎呀,现在它们又在干嘛呀?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总结:原来鸭子们在拌嘴呢,导出曲目《鸭子拌嘴》。同时老师对这首乐曲进行讲解,具体的情节进行表述。同时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乐器?老师加以补充。介绍其中一种乐器木鱼的敲奏方法,对读白部分教师演练,让学生模仿。师生同奏。

2、复听乐曲用动作模仿鸭子拌嘴,体验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乐曲的重要性。

学生分成几组,边听音乐,边想象自己就是那群鸭子中的一只,随着音乐的进行用动作来模仿鸭子拌嘴的情景,并对有创意的动作小组予以激励表扬。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数鸭子》这首歌,同时还欣赏了民间乐器演奏的《鸭子拌嘴》,认识乐器木鱼,听到了一些乐器的声音。同学们的表现不错,在学会的基础上还通过动作把他表现出来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虽然准备了许多,但是感觉并没有真正的用到那些环节。学生们学会了这首歌,同时我还适当地加了一些动作,让音乐课堂变得活泼,不至于太呆板。同学们积极地配合了。让学生们认识了反复记号和休止符,通过歌曲的学唱,让他们知道这些符号的作用。我通过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让他们对欣赏感兴趣,让他们认识一些民族打击乐器。后来几个环节没用到,比如听了《鸭子拌嘴》让他们能够理解这段音乐的大体内容并能够表演出来。我还准备了小鸭子的头饰都没用到。所以下次我会重新调整尽量使音乐课堂更加丰富活跃。

《抓鸭子幼儿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