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5篇
教案内容要结合教学资源,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教案的反馈机制能够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数学活动中较重于记忆和训练,无趣味性,幼儿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在参加“国培”后,学到“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于是决定调整教学思路,以游戏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记忆和训练,以达到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操作,认识并熟悉6的组成及分解,掌握6的5种分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熟记6的`5种分法
活动准备
1.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2.带磁铁鸡宝宝卡片若干。
3.树的挂图4幅,可拆卸苹果卡片若干,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小朋友先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5.4.3.2数的组成及分解。
如老师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
小朋友答:5可以分成1和4。
2.学习6的组成及分解:
出示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老师:今天鸭妈妈很高兴,因为它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家里做客,小朋友们,你们看一下鸭妈妈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做客呀?(老师出示6只鸡宝宝的卡片并和幼儿一起数数共6只)
老师:鸭妈妈要把鸡宝宝安排住进两个房子里,是两个房子喔。但是它不知道要怎么样分配这6只鸡宝宝,有多少种办法可以让鸡宝宝住进去呢?办法是不能重复的,看一下哪几位小朋友能帮鸭妈妈把鸡宝宝安排房子住进去,好不好?
请小朋友到讲台前把鸡宝宝的卡片粘到画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师记录每一次分出来的结果。再把小朋友分出来的几种方法总结归纳得出5种分法。
6 6 6 6 6
/ / / / /
1 5 2 4 3 3 4 2 5 1
3.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令幼儿发现把一个数分为两个数,而这两个数合起来又等于这个数。分解出来的数,左边的数进1,右边的数就退1,还可以把分解出来的两个数调换过来,合起来还是得到这个数。
4.巩固练习游戏:摘苹果比赛
老师:(出示苹果树的挂图)小朋友你们看,树上的苹果熟了,想不想把它们摘下来呀?我们来进行摘苹果的比赛好不好?(把小朋友分为4个组进行)我们先讲一下比赛规则: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两个篮子里,两个篮子里的苹果加起来要等于6,每一组派一个小朋友上去摘,其余的小朋友在下面看,看他把苹果摘下来放得对不对,有多少种方法放这些苹果,要两边加起来都是等于6喔。如果他放错了,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上去帮他重新放,注意放的方法不能重复。我们来比一下哪一组的小朋友放的方法最多,放得最快。
教学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体,利用帮鸭妈妈安排鸡宝宝住下及摘苹果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并掌握6的组成及分解,与以往教学活动相比较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在游戏中学习的目的。在后面的摘苹果比赛中,充分的利用了小朋友喜欢竞争的心理,自已组里的小朋友可以讨论方法对不对,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就是在时间上掌握得不够好,到后面小朋友为了争第一都有点乱了,如果重新上一次的话,觉得应该设定好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哪一组的小朋友得出的方法最多获胜,可以更大的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学习10的分解组成,能根据递增、递减的规律进行推理。
2、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洞洞板、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8、9的分解组成。
1、总数是8。
师:我的大鼓敲1声“咚”。
幼:我的小鼓敲7声“咚咚咚咚咚咚咚”
……
2、请幼儿在记录纸上写出9的分解组成并进行讲述。
二、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教师出示10个黄色的棋子“黑板上有几个什么颜色的棋子?”
2、“把这10个棋子分别分给两个小动物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呢”?
三、幼儿操作,并进行记录。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你是怎么分的?有几种分法?
四、教师进行记录并小结。
1、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2、共同进行归纳整理。(按递增、递减的规律记录)
3、共同小结:“把10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分别是?”
“除了递增与递减的规律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
五、游戏“大鼓小鼓”巩固10的分解组成。
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3
活动目的:
试将数量4、5的物体分成两份。
感知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讲述分合结果。
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分合板5块,数量依次为1~5的小实物。
相关的数学书习题。
指导要点:
师示范操作方法:每次按分合板上的数字拿出相应个数的小实物,分成两份分别放入分合板并列的两个格子里。
观察分解结果:看一看每种分法是否一样,把分法相同的一组去掉,试一试还有没有其他分法,鼓励幼儿积极交流并总结每个数字有几种分法。
讲述分合结果:分合结果可用“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5来表述。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形象可爱的教具,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大象等,还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图。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5”的4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5”,但大多数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幼儿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合,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合,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体验分合活动的乐趣。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学中我便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分与合,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
4、大班科学活动7的分解组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 课件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情境创设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3.幼儿汇报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教师课件演示7的分解和组成,并发现规律。
四、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五、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课件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教师课件演示7的分解和组成,并发现规律。
四、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五、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反思: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7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分解,初步感知3的合成。
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3的分解和组成
活动准备
桃子图片、孙悟空、猪八戒头饰、彩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2的分解合成。
1、西游记歌曲导入
2、指名一名幼儿扮演孙悟空,老师扮演猪八戒,并戴上头饰。
3、教师在树上贴桃子图片,并讲猪八戒摘桃子的故事。
4、指名幼儿填空
2
1 1
5、让幼儿用手势比划2的分解和组成
二、新授
1、教师讲解并板书课题:3的分解和组成
2、教师讲猪八戒和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幼儿用彩笔代替
桃子分一分。
3、教师再指名两名幼儿扮演孙悟空和猪八戒,指名幼儿汇报分法,教师将桃子分到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手里,并板书
3 3
2 1 1 2
4、师生一起用手势比划3的分解和组成
三、延伸活动:游戏活动“猜一猜”
四、小结
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了几的分解?它一共有几种分法?
教学反思
学习《3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是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重要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都是先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孩子都会这类型的题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