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都需要不断积累心得体会来提升自己,心得体会教会我们珍惜每一刻,因为它们都是成长的一部分,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篇1
10月26日晚上20时,特克斯县喀拉托海镇党委组织机关、站所党员干部在政府机关集中收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各农牧业村村委会党员干部、各住在家中的干部同时收看,观看人数达320余人,并结合实际开展交流讨论、谈体会。
喀拉托海镇全体党员干部在观看后深受触动和教育,反响热烈,集中开展了交流讨论。
镇机关干部王建林说:“收看《榜样》节目后,我感触颇深,作为一个老干部,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也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了许多发生在身边的优秀党员感人事迹,他们牢记党员职责,用一腔热情竭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把老百姓当做自家的亲人看待,为我们各族党员干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榜样》节目的播出,就是以身边先进典型党员的实际行动在激励和督促全镇党员干部向榜样学习,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真正从思想深处有所触动,从而发现和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的拼劲和干劲,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好的作风转变来落实好今后的各项工作,节目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镇机关干部袁忠海说:“以前我们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没有真正将自己摆进党员的职责、使命、作用中去,在学习中认识不到位,今天观看节目后,给我们党员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教育课,真正再现了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党员是如何从思想上、行动上发挥党员作用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从思想上认识到位,强化党性修养和纪律观念,以钢铁般的纪律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踏踏实实、原原本本的尽到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价值。”
最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优秀党员身上所体现的高尚党性、务实作风为镜子,对照先进典型寻找自身差距,向榜样看齐,掀起学习先进、弘扬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在今后的工作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竖起先锋模范群像,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无私奉献,努力为喀拉托海镇的和谐、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篇2
我的榜样是丁雨婷,她学习好,又爱看书,所以我心中的榜样非“丁雨婷”莫属,
我欣赏她的书写,作业,文章。我十分崇敬她。
她瘦瘦的身材,长长的脸,通红的脸蛋,穿着灰色的衣服可好看拉,我经常学着她,可怎么学也学不好,可能是各有各性格吧。她非常热情,每当他人借橡皮时,她就会说:“拿去吧,我现在不用。”大家都十分喜欢她。他是个弱小的女生,被人欺负她,他也不还手,直接告老师,我看到他这样,心里就会说:“笨啊!快回手啊!”我十分不喜欢学他这样,我认为别人打你,你就打别人,别让着。
我崇敬他,但是我有些事也要提醒他:别这么弱小。
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篇3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透过榜样让我认识了很多让人尊敬的人。
他们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榜样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务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能够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我不明白自己的思维中是否还存有“对工作的热情”.郭丽华得知自己患癌证晚期后仍然未有过丝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选取了理智:绝不能万念俱灰,要靠治疗向命运抗争,要夺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样也站不够的讲台。但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期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期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学习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我不能埋怨学生,不能埋怨家长,不能埋怨社会,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篇4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教育如同一缕阳光,受教育者沐浴着这缕阳光,灵魂得到了唤醒。教师在这种唤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为人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然而在实践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何迎接这种挑战,迫使我们重新反思教师的榜样作用。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时期,模仿性极强。教师怎样做,他们就会怎样学。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一、教师榜样存在的必然性
1.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
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常常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点善举,会使他们产生无比的崇敬;教师的一点瑕疵,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失望。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所以,一位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甚至衣着发式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楷模。
2.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无论教师是否被学生喜欢,他留给学生的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都显得很突出。每个教师都有所不同,如教师准备教案和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排遣失望、错误和耻辱的方式;教师是否有幽默感,教师是否宽恕和既往不咎,教师是否对待学生公平,教师是否诚实以待;教师是否有耐心;教师开的那些愚蠢的玩笑、教师的癖好、教师习惯的手势等都在学生敏锐的知觉内,并被学生津津乐道。正如罗伯特•库尔斯在他的《儿童的道德智慧》一书中所总结的,儿童“目睹”我们的生活,由此学会了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在这个世界上做出正确的行为,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对道德准则逐渐形成认同感,这种学习是通过牢记他们的所见所闻而得到激励的。儿童是目击者,是一个时刻关注成人道德行为的目击者。可以这样说,与学生最亲近的教师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者,是学生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人。
二、教师榜样的育人作用
对教师的“为人师表”、“模范榜样”的界定,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贯穿在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中,反映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人处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只有在理解老师、信任老师、尊重老师的时候才会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从而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听取老师的见解,把老师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接受下来并转化为自己成长、发展需要的内在信念和意志,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榜样育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人格的塑造者
教师的榜样育人,就是保证人人享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自由,用判断力、想象力以及思想、情感来牢牢把握自己命运的自由,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付诸行动,“使每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日本教育家柴田荣一说,教师的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形象决一胜负的职业”,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与德性。
2.未来生活的引领者
当今世界仍有暴力存在,人类历史就如同一部冲突史。因而教师应该着力于扩大学生对他人或其他文化及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有助于解决学生冲突和纠纷,教导学生学会共同生活。要学会认识自己,学会发现他人,真正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从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3.优良品格的践行者
教会学生有效地应付变化不定的情况,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参与对未来的创造,教师要表现出好奇心,表现出开放的思想,表现出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并把学习的兴趣传授给学生,教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更努力深入某个问题的强烈愿望等等。
总之,教师榜样育人的核心是由“知”的传授向“人”的发展转变,即促进每个人在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发挥教师榜样育人作用的主渠道
1.建立“我—你”型师生关系
人类主体性的弘扬及儿童独立意识的增强,是历史的必然,也带来了儿童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新变化。儿童被当作是社会或父母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个性价值,对父母和教师只有绝对服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教育不再仅仅以是否“听话”作为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儿童的独立意识增强,能动性、批判性增强,不满足于教师的包办代替和“填鸭式”的满堂灌,不满足于过去那种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惟命是从的不平等关系。教师过去习惯的教育方式已不能对儿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儿童要求与教师建立一种更加平等、民主、友爱的和谐关系,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榜样育人作用发挥的前提。
奥地利哲学家马丁•贝布尔关于教育的论述贯穿着一种通过“我与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遇来恢复和建立人们之间的信任感的思想。“我—你”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人格上平等的、互相信任的关系。为了更好发挥教师榜样育人的作用,应当确认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建立“我—你”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和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人格和平等身份与对方交往,是具有同等权利的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互相发生作用,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人与人互相尊重信任、人人平等的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挥教师榜样育人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并对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身教”胜于“言传”
一般来说,教师首先应做到“言传身教”,这是品格教育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更重要的是能做到“身教”胜于“言传”。因为品格教育不同于其他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不是一般的说教,而是强烈的感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威信,起到示范、表率作用。但是这种威信不来自教师在地位上和职务上的权势,也不受制于拥有知识的多寡,更不表现为言词的生动,而是思想上、道德品质上的崇高威望。教师如果单凭自己的职位和地位上的权势,或凭自己的学识、语言是难以使学生接受其教育的。即使被迫接受,也只能是听而不闻,闻而不信,信而不行,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意反其道而行之。这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是屡见不鲜的。所以,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身教”对学生品格的影响,确实给学生在各个方面起到榜样的作用。显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必须坚决不做。如果“身教”做得好,有时无须进行“言传”,一些最捣蛋的学生也会自觉地收敛自己的不正当行为,口服心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从而达到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3.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政府通过培训部门对教师进行入门培训和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以达到社会期许。教师的品质得到长足提高,日后他们教育学生,则能相应地培养学生的品质。在培训过程中,力争为教师创造条件和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如与有经验的教师以及学科研究人员进行接触,包括有条件时在经济部门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与家庭、经济界、各种协会及文化生活中的主角,多加商讨,加强合作,以促使所学的知识接近所学的本领。
大量事实和经验表明,一名合格的、能够起榜样育人作用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关爱、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的人;是一个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学生信赖、信服的人;是学识渊博,内涵丰富,能做学生求知的促进者;是学生的向导,又是学生的心理医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解除学生心中的疑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篇5
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篇6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2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3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篇7
每个人心中都有学习的榜样。有的人心中的榜样是大文豪、大诗人,有的人心中的榜样是大科学家、大明星。而我心中的榜样是英国著名的空军英雄道格拉斯。巴顿。
我读过《不同寻常的故事》这本书。它呈现了一幕幕催人奋进的画卷,讲述了英雄巴顿传奇的一生。巴顿于1910年生于英国伦敦,他童年不幸,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但他不抛弃,不放弃,勤奋努力考入牛津大学,他积极活跃地成为运动健将,并光荣地以最优成绩毕业。1930年,他被任命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他失去了右腿,装上假肢后,他被告知应该用拐杖来帮忙,他却说:“相反,我是不会使用他们的,即使我鲜血淋漓地走路!”最终,他学会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退伍后,巴顿在石油公司工作。1939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巴顿不怕牺牲响应英军号召,勇敢地再次加入空军,1940年他曾率领空军242中队一小时内击落12架德军战机,巴顿本人以击落敌机22。5架的英勇行为和非凡的领导能力被授予皇家勋章,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1941年的一次空战中,他被德军俘虏了,在战俘营被关押的五年中,虽然他300次尝试逃跑都没有成功,但是他一直没有绝望。二战结束后巴顿获救了。他经常去看望那些还在医院的老兵。他的非凡的意志和勇气激励着很多人。
巴顿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我敬佩巴顿身残志坚,不向噩运屈服。他的这种顽强斗争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克服学习中的一个个困难,他的这种勇往直前的勇气,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要学习巴顿做个有爱心的人。对同学关爱,对社会、对国家有大爱,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成为国家的栋梁。
当你遭遇挫折,忍受痛苦的时候,想一想你心中的榜样吧,你会重新获得信心,你就会发现:森林依然翠绿,山峰依然挺拔,天空依然蔚蓝。当新的一缕阳光升起,背起你的书包,带着你的梦想,迈着坚实的步伐勇敢出发!
学习榜样做榜样心得体会篇8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力量,不是靠做作的表演,也不是靠媒体的宣传,更不是靠教育的强加。而是在不谢的坚持中对别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这样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一拨人鼓励另一拨人,形成了良好的风气,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10位全国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他们职业各有不同,信仰却始终如一,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前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94岁还奋战在手术台前的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我是一个不喜欢锻炼的人,所以我能想到的更多的,是当我已到古稀之年,是否也能在讲台上激情飞扬,而不是坐在轮椅上,让子孙们担忧着我的身体想着是否能挺过明天。
而最让我敬佩的,是那个叫支月英的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放我听到她说:“我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有希望。”我哭了,哭的很伤心。到现在我都没有想明白,她触动的是我内心的哪一根弦。或许,正式因为我也是一个老师,我能体会到她坚守这样一份新年需要付出多少。虽然,我做得没有她那样多,但我也希望我能像她那样,不辜负每一个学生的信任,不辜负自己的每一份努力。当我老了,回望已过的几十年,我也可以自豪地说:过往的每一天,我没有对不起我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