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精神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12-31 10:40:43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高效率完成是必备技能,写心得是我们输出自己内心感受的重要方式,你知道该怎么写吗,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奥运精神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8篇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篇1

这几天,奥运比赛结束了。我一直沉浸在奥运会当中,无心写作业。这天,我在家里像机器人似的写作业,突击着这些“敌人”, 为了让它们尽快投降,给我留些玩的时间,我只好一直写一直写……

过了一会儿,不行了,我实在没有耐心和它们斗争了,不知不觉烦起了写作业。不管看到再简单的题我都懒得去想,去做。大脑象 生锈一样,做题速度越来越慢,还有很多错的,一怒之下,我把作业扔到了床上,心情糟透了。

爸爸看到了,过来对我说:“不想写就休息一下吧!我给你讲个故事。”我很高兴,就让爸爸快点讲。爸爸说:“奥运会刚刚结束 ,我就给你讲个奥运冠军唐功红的故事,她的父亲身体不好,她从小就是家里的主劳动力,十二岁那年体校下来挑苗子,选中了她。可 是在体校没呆多久,她就跑回家不想去了。父亲让她摘苞米,回来后她知道了摘苞米的辛苦,就又返回了体校,努力练习。刚开始是练 投掷,但举重教练发现她在举重方面有潜质,就让她改为举重。她在练习时满手老茧,在训练之余,她把茧子剪掉收集在一起,放入一 个罐头瓶中,最后竟收集了满满一罐头瓶子。”爸爸讲完后,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努力,不能放弃,记住,坚持到 底就是胜利。

我听后被唐功红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像她那样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我重新拿起被扔掉的作业本。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篇2

运会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大型的受人欢迎的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奥运会在延续,奥运精神也流传至今,就像奥运圣火的火焰熊熊燃烧,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发着拼搏的芳香。这次,我的思想主题则只有十六个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砾志拼搏,走向成功。”

1928年奥运会之前的四个月,贝蒂·罗宾逊才第一次参加比赛。她在自己的第一个室外比赛中便创造了100米的世界纪录。100米跑正是在1928年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女子径赛项目的,罗宾逊以半米的优势赢得决赛,而那只是她第四次参加比赛。她还得到了一块4×100米接力的银牌。三年之后,罗宾逊在一次飞机失事事故中严重受伤。第一个发现她的人还以为她已经死了,将她装在汽车后备箱里直接送到了殡仪馆。整整七个星期,罗宾逊处于昏迷状态;随后的两年,她不能正常走路……但是,她活了下来。罗宾逊仍想重返短跑赛场,但是她的膝盖再也不能完全弯曲了,所以她无法再采取蹲踞式起跑的姿势。但是,她还能跑接力!1936年,贝蒂·罗宾逊作为美国4×100米接力队的一员赢得了她的第二块奥运会金牌。

然而,并非每一位奥运运动员都能获得奖牌。奥运史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金牌的闪光,更多的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奥运精神:阿克瓦利,这位坦桑尼亚马拉松选手,当他带着伤痛最后一个跑过终点线时,整整花了3个半小时。在他们心中,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奥运精神,什么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几个真实而又感人的事例论证了我的观点,奥运精神真伟大啊!他让人充满斗志,充满活力。

不过,虽然不是运动员,但却有着同样的奥运精神的,那么中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此,我们要通过宣传奥运精神,激励亿万人民发奋图强,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通过宣传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鼓舞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努力营造有利于成功举办奥运的舆论氛围。参与奥林匹克事务、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长期的追求。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将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加深入和普及,将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十分宽阔的舞台,也将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的新贡献。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篇3

除了成绩亮眼,中国运动健儿的鲜活个性同样圈粉无数,就连国外媒体都忍不住赞叹:想不到中国运动员原来这么可爱,这么率真。

赛场内,中国运动员们突破自我,贡献了一个个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瞬间:“飞人”苏炳添用9秒83在百米赛道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亚洲奇迹,“飞鱼”张雨霏80多分钟内连夺两金并刷新多项纪录,举重运动员李发彬“金鸡独立”封神,孙一文“一剑穿心”击中中国队奥运史上首枚女子重剑个人金牌……

关于奥运精神,很多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更高、更快、更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场上比赛,要的就是全力以赴,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

在场下,选手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肤色和语言,但却友好互助,传递着和平与热爱,这也是奥运精神的体现。

在女子乒乓球单打颁奖典礼上,陈梦、孙颖莎主动邀请季军伊藤美诚一起站上最高领奖台合影;在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选手陈凡组合2比1战胜日本选手福岛由纪广组合,晋级四强。赛后,晨凡组合上前给予对手拥抱,给对方最大的敬意。有道是“尊重对手才是尊重自己”,正是有了对手的激励,才能把自己的极限激发出来。奥运赛场除了角逐成绩,人文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感谢这些运动员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他们的体育精神也将一直延续,为世人所赞颂。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篇4

中国女排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以三场生死一线又荡气回肠的胜利,表现出这支队伍具备的扎实的技术功底、团结无间的团队意志、奋力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扎扎实实打好每一个球的敬业精神。今天人们感慨的女排精神,正是这一切的集成和组合。

经过三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之后,中国女排终于再次站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有统计称,昨天上午女排决赛时段,几乎一半以上的电视机都锁定在直播频道,创造了电视转播的收视奇迹。一度淡出观众关注焦点的中国女排,以一种旋风式的姿态,重新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相关报道见a12版)

在奥运会诸多项目中,女排在技术性、观赏性、竞争性、戏剧性等诸多方面,都不是最顶尖的项目。对中国代表团而言,26块金牌虽然为最近几届最低,但似乎也不独缺女排这一块。

那么,与老女排的辉煌时隔30多年之后,中国女排重新得到万众瞩目,究竟凭的是什么?举国上下争说女排,又究竟在感慨什么?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就是女排精神。

几乎伴随着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战胜巴西的同时,报纸、电视、微信朋友圈及各路自媒体上,一个久违了的词汇重新刷屏。女排精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舆论场上出现频次最高的热词。而当人们惊喜地再次感受到女排精神带来的蓬勃气势和自信时,最终的金牌似乎早已被中国观众早早地计算进中国的金牌账簿之中。随后与荷兰、塞尔维亚的两场生死之战,似乎只是有惊无险的艰难过程而已。

观念多元时代,对于女排精神自然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认知。譬如有人在感慨女排精神的同时,亦在小心地回避其曾经的政治含义。另一些人则试图说明,帮助中国女排获胜的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科学的训练、国际化的视野、专业化的团队,乃至郎平的独特威望带来的制度变通等等。

一切都对。郎平自己也曾说过:单靠精神赢不了球,还必须技术过硬。但是,其实没有谁在感慨或敬佩女排精神时,是将其视为没有实力依托的空洞说教或心灵鸡汤。赢球必须依靠实力,但有团结一心、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就可能把现有的实力调整、发挥到极致,以发挥最大的效用、取得最大的收获。而这次我们所看到的,恰恰是一支实力并不被人看好的中国女排,却在郎平教练的指导和激发之下,拼出了最好的状态,直至登上最高领奖台。人们不盲,人们感受得到精神力量对女排姑娘们的激励和支撑。

人们之所以对女排精神格外感动,或许也产生于某种对照。部分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低迷状态,甚至足以让观众感受到其懈怠、松弛,甚至漫不经心。从事超常艰苦的竞技体育训练,需要极其强大的动力才足以支撑。为国争光的决心,出于超常禀赋带来的热爱,或作为职业出发的敬业精神,甚至单纯的争名求利的欲望,都可能成为支撑运动员坚持下去的动力。但一旦徘徊于诸多目的之间而无所坚守,就可能导致运动员的彷徨和松懈。而同处顶级运动水平,稍有松懈便可能一溃千里。这次的奥运会上,我们不幸就看到了这样的结果。而这一切,都需要在未来进行深入的检讨和总结,却无法用不唯金牌论而能遮盖和解释。

恰在本届奥运会的收官时刻,中国女排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以三场生死一线又荡气回肠的胜利,表现出这支队伍具备的扎实的技术功底、团结无间的团队意志、奋力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扎扎实实打好每一个球的敬业精神。今天人们感慨的女排精神,正是这一切的集成和组合。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点,中国女排可能都无法创造我们所看到的奇迹。

至于这一新的女排精神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听听每家每户窗口传出的欢呼声,看看从昨天到今天微信朋友圈的刷屏内容,自然不难体会。这样的真诚反应不容作假,更值得尊重和珍视。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篇5

东京奥运会赛程过半

奥运健儿们为我们留下了

太多珍贵的瞬间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迟到的东京奥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竞技体育最具魅力的那一面。

奥运精神作为推动全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与价值引领之一,同样也深刻影响着全球人文与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后疫情时代,如何理解新时代奥运的价值,奥运背后的商业模式、奥运效应、体育运动与商业跨界又有何机遇?

上周,我们邀请到了长江商学院滕斌圣教授,与四位长江校友——奥运冠军李小双,奥运冠军王丽萍,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陈科,著名主持人、足球评论员刘建宏一起,走进长江直播间畅聊奥运。今天送上他们的精彩观点,带你换个角度理解奥运。

1

本届奥运会,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滕斌圣教授:

因为疫情,本届奥运会绝大部分的比赛是没有现场观众的,精彩程度会比往届有所下降吗?除此之外,您觉得本届奥运会可能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最浓墨重彩的是什么?

//李小双:

一项世界级体育盛会没有了观众,只有表演和裁判,好像缺少了一些现场的激情和气氛。这样的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能感觉并不舒服,因为运动场上一定要有激情、一定要有呐喊的声音、一定要有嘈杂的声音,那才叫运动。

这届奥运会虽然没有观众,但是有国际级的裁判,有电视可以展现每个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和运动风范,所以我希望每个运动员仍然可以全力发挥。

//王丽萍:

我觉得这届奥运会可能会被载入史册,也会是全球关注度最高的一届奥运会,虽然因为疫情个别国家没能到场参加比赛,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持续关注这场比赛。我想这场比赛要留给世人的,一定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动、一种团结的氛围。

//陈科:

从我的角度来说,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意义重大。

新冠疫情让全世界所有人第一次长周期的亲身感受到过往线性思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跨国界、跨民族的。这届奥运会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奥林匹克精神把所有人都连接起来了。

虽然不知道疫情还会持续多久,但是不管怎样,生活还得继续,抗击疫情,复工复产,重现往日的繁华,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影响力,是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正能量,给予全世界人民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鼓舞。

此外,很多运动员,如果去年参赛,可能会获得不错的成绩然后激流勇退,但是奥运延期到了今年,他们还在坚持,为了国家也好,为了民族的荣誉也好,为了奥林匹克的精神也好,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是值得被尊重的。

//刘建宏:

或许我们也可从历史的维度去观察这届奥运会。

第一,这次确实没有观众,这是奥运会一个很大的改变。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我觉得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大家欣赏奥运会可能真的都要到线上了。

第二,奥运会的参赛项目从最近这几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国际奥委会已经在考虑把电竞放在奥运当中,比如在巴黎奥运会里,年轻人喜欢的霹雳舞也会出现在比赛项目当中。

国际奥委会在思考,如何保证奥运会能够持续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奥运会正在进入改变的前夜,我关心的是东京奥运会是不是这个真正改变的开始。

2

未来的奥运,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滕斌圣教授:

刚刚提到国际奥委会已经在考虑把电竞放在奥运当中,我想请各位谈谈,未来奥运会将如何演变?

//李小双:

目前的体育项目都比较传统,是否需要加入一些新的体育项目,奥林匹克才能走的更远?

建宏讲的电竞,可以算是体育项目吗?它确实也是体育运动项目,手不停在动,思想不停在动。这十年来,电竞在中国和世界发展都非常好,这是商业价值和年轻人价值的体现,像电竞这样的运动,如果要投票参加奥运会,我会第一个投票,因为有太多的受益者,观众受益,年轻人也喜欢。

未来奥运会传统项目肯定会保留,但我们也一定要创新,创新也是奥运精神之一。

//王丽萍:

东京奥运会可能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我们可能始终都在混淆一个问题,就是奥林匹克和奥运会的关系。在我看来,奥林匹克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而奥运会只是奥林匹克的一个分支,是奥林匹克的最高表现形式。

能否举办奥运会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纵观历届奥运会的举办情况,有能力申办和举办的城市越来越少了。

国际奥委会也在举办青年奥运会,他们希望未来奥运会应该是业余孩子的一个平台,而不单单是专业运动员展示自己的竞赛场所。

所以我觉得从东京奥运会以后,无论是奥运会的形式、商业价值的体现以及申办奥运的意愿,都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陈科:

这次疫情,让我们参与奥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到现场观看比赛或者收看转播,未来在社交媒体上的围观讨论是否也可以成为参与奥运的一种方式,也许这种方式的最高峰,就是从这届东京奥运会开始的。

奥运会从去年推延到今年,日本作为承办国家,遇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这届奥运会之后,如何促使更多国家申请主办奥运会,这对国际奥组委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3

之前的奥运,现在的奥运,人们的理解变了吗?

//滕斌圣教授:

我记得小时候,中国女排战胜苏联,中国男子足球队踢赢了科威特,大家都要上街去庆祝,那时候我们把民族自豪感,把丢掉东亚病夫的名号和体育赛事紧密关联起来,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奥运会的成绩,尤其是金牌的数量。现在我们已经成了全球数一数二的强国了,对于体育比赛结果和民族自豪感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李小双:

中国1984年才开始参加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那个年代,中国在国际上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需要一些人来证明在中国是有体育的,中国人对体育是非常热爱的。于是就有了当年的奥运英雄,比如李宁、周继红、许海峰等。

奥运的价值是一代又一代人换来的,跟国家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中国的体育是举国体制的,国家出经费,包含衣食住行、训练费、训练房等各方面,我们运动员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训练,拿金牌!这是不是我们当代人价值的体现?肯定是。但现在奥林匹克的价值体现可能还有一些新的改变。

奥运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其实是人类的价值。奥运会为什么难?难的是四年一次。今年的奥运会本应该是去年完成的,推迟的这一年对很多老运动员伤害非常大。体育是年轻人的项目,你稍微大一岁可能经验更丰富,但是体力却不如年轻人。

所以在未来,奥运会的价值体现,我相信还是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精神价值和一个国家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体现,我相信每个人的奥运会价值体现都不一样。

//王丽萍:

小双把奥运的价值分析得很透彻,作为运动员我特别有同感。不同年代的奥运价值体现是不同的。比如许海峰的第一枚金牌,是国家的新起点,那一刻的荣誉代表的是国家。

但无论哪一届奥运会,金牌跟祖国的荣誉都息息相关。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到了奥运赛场上,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国家的荣誉。为什么说每一个运动员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会流泪,因为那个时候是非常自豪的。现在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了,世界已经看到了中国的强大。

作为运动员来讲,我真心觉得每个运动员在参加奥运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才是奥林匹克最高精神的体现和诠释。

//陈科:

刚才听小双、丽萍的讲述,我挺感动的,因为他们是曾代表国家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国家争过荣誉的人。

奥运精神的演变,由最初的为国争光,到重在参与,到和谐共生,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国家从去年开始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了,部分北上广深超过2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2008年之前人均gdp只有1000多,国力的增强,再加上我们在历届奥运会上展现的拼搏精神,促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民族自信。

//刘建宏:

一开始奥运和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我觉得这非常正常。但据我个人观察,2008年之后,中国人对奥运金牌的狂热应该是过去了。

我们的奥运英雄如何跟现在的中国社会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恰恰说明我们只关注职业体育是不够的,而应该增强民众体育和业余体育。

4

中国如何完成体育强国梦?

//滕斌圣教授:

在美国有各种类型的体育,比如体操、摔跤、游泳都有非常庞大的群众基础,因为美国大学在录取本科生的时候,给体育生巨大的倾斜,这对整个社会的示范效应是极其强大的。在中国,除了体操、射击、跳水、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二三十年来,还未涌现出新的金牌大户,这样的格局,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去打破吗?

//李小双:

我认为体育强国不应该是我们这样的,体育强国应该有更多的民众业余选手参与。

首先,体育应该归入再教育领域,是教育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斯坦福大学绝对不会说我有多少个科学家,而会说我有很多位奥林匹克冠军,他们用这种方式带动整个社会感受运动的快乐。

要成为体育强国,我们的教育体系可能要开始改变。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改变,但是还远远不够。中国有14亿人口,真正练体育的却不多。如果我们把体育分数加到大学考试、中学考试、小学考试中,相信未来十几二十年,中国可以真正被称为体育强国。

//王丽萍:

现在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了,世界已经看到了中国的改变、中国的强大。以前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体育大国,但是从2008年奥运会以后,我们就要去冲击体育强国。

其实,我已经看到了体育产业在快速发展,包括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快速发展,这说明很多家长的观念已经在改变。现在从国家层面上又提出体教融合,就像小双说的,只有从起点上改变,参与体育的国人基数才会逐渐地夯实,逐渐地壮大起来。

//陈科:

一个成熟的国家,不仅仅是培养冠军,而应该是从准备,到参加比赛夺得奖牌,到获奖之后的去处,具备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向体育职业化发展的人比例会才会增加。

举个例子:韩国的电子竞技为什么会非常发达?选手的黄金年龄从15岁开始到20出头,他的运动生命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他应该去做什么?

如果这条通路打不通,那么对所有参与者和家长来说,未来是茫然的。如果后面的通路很完整,参与者会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尊重,这就能起到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未来职业化发展的人比例也会加重。

//刘建宏:

教授应该知道美国练体操的孩子很多,很多中国体操队的运动员退役之后也都到美国、加拿大去生活,甚至在那边教体操。为什么他们在那边更容易找到很好的生存方式呢?因为美国的体操项目非常发达,让该运动在全社会有相当好的基础。

我们要把民众体育和业余体育夯实、对接,让体操、游泳、田径等更多的体育比赛上面产生明星奥运冠军,并且在下面同时有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真正地让每一个项目都有这样的金字塔模式,我们就能够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

5

听说运动员改行做企业,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是真的吗?

//滕斌圣教授:

这是有数据支持的。根据历史上的数据分析,美国的ceo来自两个群体特别多:第一是西点军校。第二是运动员。核心在于参与运动能让人坚韧、锻炼人的毅力。

长江商学院在内部有一个别称,叫"长江体育学院"。自建校之初长江就有着运动的文化,包括每年的戈壁挑战赛。我们发现,体育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有众多共通之处,从富足的人生走向丰盈的生命,运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小双:

体育对我做企业最大的帮助在于,体育会让人有制度感。

我从5岁开始练体育,体育从小会给你一个制度化、基础化的管理。好的运动员不是逼出来的,完全要靠自主化,和教练一起按照制度化的方式,定下目标严格完成。军人也是类似。所以到了企业后,运动员也会倾向用制度来严格化管理,从制度上来完善公司的管理意识与行为。

没有制度化的管理肯定是拿不到冠军的,企业也是如此。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成功后会陷入衰退,无法传承,很多都是因为制度化的管理不到位。

//王丽萍:

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它的价值体现和内核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去直面挑战,制定目标,之后去拼搏,去坚持,全力以赴把它实现。

一个运动员从业余体校到省体校、国家队,再到奥运会,每一枚金牌背后都是汗水和泪水的浇灌,是坚持和不放弃的诠释。而企业家从创业一路带领企业壮大,最终铸就成功的企业,这个难度不亚于运动员冲击奥运金牌。

拿我个人的体验来讲,退役之后从创业到现在,经历了很多不眠之夜,无数次游走在坚持和放弃之间,那种内心的纠结,挣扎和崩溃,和我做运动员时真是很像。但正是因为你曾是个运动员,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再大的挑战,最终都会选择去坚持,选择咬牙把这个事情踏踏实实做好。

所以我认为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它的内核是一致的,两者需要的精神和毅力都是一样的。

//陈科:

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两者存在不少交集,比如:高标准对标。所有事情都要高标准互相去学习,这与奥运精神中更快、更高、更强,不断拼搏的精神是一致的。

为什么体育这么重要?因为体育精神是没有国界的,这和艺术与音乐相似。

体育很大程度上会培养一个人的勇气、坚韧、包容性、凝聚力、感染力、号召力,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加上体育竞技本身代表的规则与公正,这些品质在未来商业社会中都是对一个企业领导人基本素质的要求。

因为在未来,当技术手段都匹配上以后,商界领袖在做决策的时候,更会是核心能力的较量。而体育精神,正好可以给到一个未来商界领袖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刘建宏:

2014年,我离开央视,进军互联网,专注体育行业,希望在体育产业做一些探索。我这7年来的创业感受是,中国体育的基础不是很强,我们要把相对薄弱的地方补强,这可能要较长时间去做这种艰苦的努力。但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可能通过技术、产品的突破创新,拥有新的发展机会。

这样,我们不仅仅能够实现中国体育产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为全球体育产业做出贡献,带来我们的创造和价值。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

//滕斌圣教授:

科技和创新,这确实是结合企业家精神和运动精神的最好的方法。大家可能看过一部电影《点球成金》,讲的是奥克兰运动家对棒球队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来找到最佳的球员组合,最后获得非常好的成绩。

当年大数据还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很多行业都还未运用,在体育行业里有人能够很深入地去挖掘,这就走到了整个行业的前面,我觉得这是企业家精神和运动的完美结合。

我们利用奥运的这一场盛宴来讨论这个话题,一方面祝贺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喜悦和荣耀,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花了更多的时间讨论冰山下面更大的部分,如果把奥运会看作是冰山露出来的部分,那么底层的群众体育和与体育机制有关的方方面面,才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藏。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篇6

北京时间21日结束的奥运女排决战中,中国女排顶着巨大压力,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使出洪荒之力连下三城,以3-1战胜劲敌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次登顶奥运冠军。

朗家军团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再次刷爆朋友圈,女排精神也再次为世人所提起。中国女排从1981年获得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以来,作为我国三大球率先走向世界的队伍,中国女子排球队九次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代代相传的女排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运动员前仆后继,为国争光,女排精神也已经超越了体育精神的范畴。因此,笔者认为,做合格党员也需要弘扬女排精神。

担当有为,做艰苦拼搏的合格党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女排一路走来,一路辛勤耕耘,一路披荆斩棘,面对困难不放弃,面对失败不气馁,砥砺传承着老一辈女排前辈们的竹棚精神,用刻苦训练、顽强拼搏、脚踏实地,炼成了担当有为的洪荒之力,在奥运赛场上一展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排风采,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女有责的担当精神。因此,在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的时代大背景下,做担当有为的合格党员更需要弘扬女排精神,更需要担当有为,艰苦拼搏。担当有为是新时期党员最鲜明旗帜,是永葆党员本色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党员,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情怀,把我是党员让我上作为一生的行动坐标,要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为己任,胸怀天下,心系人民,保持一心为民的担当本色。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持续战斗作风,积极到老弱边穷的地方去挑担子,敢于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滚打,秉持着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员的身份负责的态度,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要敢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敢当排头兵,在自己的岗位上争创一流,在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道路上善做善成,肩负起全面同步小康的历史重任。

自强不息,做团结协作的合格党员。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在各国强队的围剿下突出重围,能踉踉跄跄的杀进决赛,能在决赛处于被动的局面的情况下后发制人,力挽狂澜,打脸无素质的观众,靠的是女排斗士们人心齐、泰山移、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不屈品质,靠的是女排姑娘们始终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实现了中国女排姑娘们为之奋斗的冠军梦。因此,做合格党员也需要弘扬女排精神,也需要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共同进退。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牢记姓党意识、主人翁意识,正视党员身份,把自己融入到党这个大集体中去,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听党,服从于党的一切,服务于党的一切。要始终牢记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融入到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去,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的洪荒之力,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要牢记党兴我荣、党衰我耻的时代责任感,牢记人民富、国家强的历史使命感,自强不息,继续前进,齐心协力,团结好8700万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团结奋进。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篇7

面对世界顶尖强手的终极挑战,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不利中连扳三局以3-1逆转力克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荣膺奥运冠军。这场动人心魄的比赛,吸引了无数国人和世界球迷的目光。中国女排赢在顽强拼搏,赢的美丽大气,女排展现给世界的独特气质和力量。这种中国气派,不仅代表竞技体育,更是植根在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核心价值,将会广泛彰显和弘扬。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排名第4的不利情况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屡克强手,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 展示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继承和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中国女排精神,完美地诠释了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世界的高度赞扬。

国人为女排欢呼喝彩,网民们传疯了:“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我们重提女排精神,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女排每一次夺冠,都是靠艰难拼搏完成的,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

早在几个月前本届奥运会分组结果确公布,大家都为中国女排捏了一把汗:中国队和世界杯的前三名再加上荷兰、意大利等强队同分在“死亡b组”。郎平直言: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强的分组,但是她表示: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做好的准备。当中国队和巴西队对阵形八强之战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中国女排会赢,因为巴西队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远胜中国女排。姑娘们就是一分一分磕下来,在这个“死亡之组”里惊险出线了。

中国女排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女排精神持续刷屏,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的确,在奥运赛场,让一个运动员变得伟大,让一支球队成为传奇,让一场比赛荡气回肠、成为人们日后津津乐道的经典回忆的,确实往往是某种超乎竞技的精神属性。女排姑娘拼命苦战为国争光的背后,是平时的“艰苦奋斗,刻苦训练”,是赛场上永不磨灭的斗志,是多年来凝聚成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在里约奥运上又一次被女排姑娘出色的表现诠释出来,这就是永不过时并赋予时代内涵的“女排精神”。

我们相信,熠熠生辉女排精神将激励中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上不断创出佳绩,更将激励中国人上下同心共铸中国梦。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篇8

在过去,田径项目一直都是我们的短板,由于这是一项直接比拼人体素质的运动类型,因而几十年来,国内体育人士一直都希望能够在田径赛场上有所突破,从当初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也顺势打开了中国体育的一项新的大门,而如今在男子百米短跑项目里,苏炳添的出现,也令中国田径再次看到能获得奥运奖牌的机会

是的。我为奥运喝彩,源于我们对更高,更快,更强的无限崇拜。也许正是因为它,人类才能不断超越极限挑战自我。也许正式因为它,才有了成功者和失败者。无论是否成功,无论是否失败,他们都是英雄!奥运会不仅仅属于那些成功者,也同样属于那些令人叹息的失败者,金牌并不令人感动,真正让人感动的一定是那为跋涉奥运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因为所有参赛选手多自己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使得奥运会多了几分精彩,多了几分喝彩!

是啊,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所以我们无法洅奥运场上竞争,但是,我们也从成功者和失败者身上汲取了许多养分。在生活中,我们也会要求自己洅更高更快更强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我为奥运喝彩,源于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平,公平。在奥运五环下,洅奥运圣火的照耀下,各大洲人民走到了一起。心连心,手拉手,在这17天里,他们忘记了战争,忘记了金钱忘记了利益。他们只铭记着和平,公平,公正。在公平的赛场上,在奥运圣火的照耀下,他们同样点燃自己的鞥想,也许,这才是人们真正想做的事情。

作为中国短跑第一人苏炳添,现年31岁的苏炳添(2021年8月29日即将年满32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巅峰年龄,但是在之前结束的2021年中国田径分区邀请赛上,苏炳添却跑出了出人意料的9秒98,以绝对优势拿到了第一名,领先第二名的谢震业足足有0.18秒,足以证明苏炳添的实力有多强,逆风的情况下苏炳添都能跑出这样出色的成绩,那么换成顺风,他的成绩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苏炳添做到了!亚洲“飞人”苏炳添凭借着自己强悍的实力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国人为之骄傲。

奥运会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大型的受人欢迎的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奥运会在延续,奥运精神也流传至今,就像奥运圣火的火焰熊熊燃烧,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发着拼搏的芳香。这次,我的思想主题则只有十六个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砾志拼搏,走向成功。”

1928年奥运会之前的四个月,贝蒂·罗宾逊才第一次参加比赛。她在自己的第一个室外比赛中便创造了100米的世界纪录。100米跑正是在1928年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女子径赛项目的,罗宾逊以半米的优势赢得决赛,而那只是她第四次参加比赛。她还得到了一块4×100米接力的银牌。三年之后,罗宾逊在一次飞机失事事故中严重受伤。第一个发现她的人还以为她已经死了,将她装在汽车后备箱里直接送到了殡仪馆。整整七个星期,罗宾逊处于昏迷状态;随后的两年,她不能正常走路……但是,她活了下来。罗宾逊仍想重返短跑赛场,但是她的膝盖再也不能完全弯曲了,所以她无法再采取蹲踞式起跑的姿势。但是,她还能跑接力!1936年,贝蒂·罗宾逊作为美国4×100米接力队的一员赢得了她的第二块奥运会金牌。

然而,并非每一位奥运运动员都能获得奖牌。奥运史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金牌的闪光,更多的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奥运精神:阿克瓦利,这位坦桑尼亚马拉松选手,当他带着伤痛最后一个跑过终点线时,整整花了3个半小时。在他们心中,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奥运精神,什么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奥运精神心得体会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