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8篇
写读后感是一种文学创作,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技巧,读后感是文学教育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和文学经典,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篇1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以书为友,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做卓越的教师》。
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兵法全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第一辑的开篇絮语中,作者谈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真是语出惊人!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呢。作者高瞻远瞩看教育,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是啊!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作者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其中对我思想触及最大的是第二项修炼“爱我所选终不悔”。因为“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是一种不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内在的尊严与欢乐的职业。”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直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结束。
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作者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当然快乐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开心的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及其丰富的人,他们才能成为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适当的休闲和积极的运动以外,恐怕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最开心和最充实了。作者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读书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我们的境界提高了,我们的胸怀宽广了,我们能不开心和幸福吗?
当然,本书中还有一些部分专门叙写如何做会育人的班主任,如何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时间关系,我还没有认真阅读,但其中的一些精彩语言我已摘录如下,以便以后细细品味: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读《做卓越的教师》,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一会儿促膝谈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这次”全校同读一本书“的机会,好好研读,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不断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篇2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我是一名执教两年的新教师。记得刚开始教书时,我明天和学生打在一起,和学生嬉闹,在有些同事眼中,我可能不像一个老师,我觉得老师不应该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与学生成为特殊的“朋友”,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但是真正处理起这层关系确是很难的。毕竟我是一个新教师。所以闲暇之余我偶然发现了《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故事,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孩子的心,都像上锁的大门,粗暴的态度就像粗壮的铁棒,费再多的力气也撬不开,只有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如一把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读着一句句令人深思、催人奋进的警言、醒语,我的第一感触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当然《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中的经典语还有很多很多,可谓不胜枚举!如上妙语、佳句,无不折射出两个“字”,一个是“情”字,另一个是“思”!字虽两个有限,意却多层无限,它要求我们教师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那就是: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培育学生的人,是一个会上课的人,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是一个会当家长的人……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素质,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能幸福地做一个教师!有鉴于此,我结合个人的通读和理解,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
彭兴顺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并不是创新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鲁迅的“教育根植于爱”,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 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活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虽不尽相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对学生的情感都离不开一个“爱”字。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像所有优秀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仔细想来,书中所讲的均为每个教师应该在常规工作中都能做到的,我有的做到了,有的却是捉襟见肘。我没有去期望被认定为“卓越”,也许是这种“卓越”的教师太多了,所以我们身边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淡化了这种肯定的价值,在现实中我们体会最多的是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做人”比成绩更加值得我们教师去关注。但是“中国式”的教育体制不变,我们极个别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很难改变现状,而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给学生更多的关爱,用爱去教育。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篇3
曾经,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卓越教师似乎遥不可及。优秀教师和卓越教师的区别是什么,优秀教师跟卓越教师的距离又在哪里?《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从优秀到卓越的路径并不漫长,有时候甚至只是一步之遥,一念之差,它可能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次交谈、一句关怀……在细节处彰显教师的关爱与呵护,绽放着卓越教师的魅力。此书是以每天一个案例的形式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一共包含180天,几乎覆盖了整个学年的教学时间,每一天都为教师提供一个与教学相关的方法、策略或者行动建议,他们像一束光亮一般,照亮我教学管理中的一个个盲区,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梦想。其中,有几章甚至只是某几句话却极大地触动了我,对我而言特别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积极乐观的态度
书中的第一个策略就是“积极乐观的第一印象”。书中说到教师的热情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是可以影响学生的,生硬、严肃的表情会让学生产生不敢亲近的认知。的确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应该交融的,而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更是需要这样的特点。当我们每天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态度和我们的孩子相处时,我想孩子们会被感染并回以同样的热情。书中提到“微笑着问候学生”,这个“微笑的问候”是开启一天快乐时光的起点,让孩子们感知到老师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
这几周的教学生活让我感同身受,以往也许是自己心理原因吧,总认为周一上课学生无精打采,我有意识地调整了教学进度,最终却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在降低知识难度和学习强度的条件下,学生仍是一蹶不振,正常的教学时间却上成了充满硝烟的说教课,师生关系极度紧张。郁闷之下,我改变了策略,每次周一上课时,我总是面带微笑的走进教室,和孩子们聊聊家常,积极地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也在不断的变化,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被表扬的学生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效率高了,师生关系和谐了许多。因此,我们应当将这种积极的状态永久的保持下去,虽然是很微小的一个态度,保持一天、一周、一段时间是容易的,但若能每天都做到不让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你对孩子的态度,这是不容易的。的确如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不容易,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压力,对于调皮捣蛋、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我们不能熟视无睹,置之不理呀。即使这样,我们教师仍然需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出现的种种状况,化消极为积极,让自己快乐和积极的情绪去影响、感染学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卓越教师是成功的课堂管理者。”这是书本当中提到的另一句话,我于此非常赞同,同时书中讲到的一些课堂管理的策略和小建议也能极大的引起我的共鸣和启迪。“课堂上的头号问题不是纪律,而是缺乏有组织的常规”,我们会发现有经验的教师或者说我们卓越的教师总能够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在任何问题面前有他的原则和处理方式,这就是我们说的“常规”。也许是习惯于高年级的教学生活,记得这学期刚接触三一班这群孩子们时,我发觉多数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习惯差。常言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接下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班规,对于触犯这些规矩的孩子进行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我还不忘课堂常规需要反复练习,让学生慢慢地在遵守与犯规之间去练习和熟悉。总之,在我们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风班貌。
三、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爱可以创造奇迹。教学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我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比如:我们班的小阳同学,入班时的数学成绩只有四十多分,总能感觉到她心事重重,很少说话,不善于与人交往,作业完成质量极差,学习成绩一路下降。在我心里,我同情这个孩子,总希望她快乐成长,所以对她的关注多一点。平时,我在言语上总给她一些温暖,课间总是把她叫到跟前,给她补习家庭作业中的不足。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她学习上主动了许多,课堂上敢大声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完成;我也总是鼓励她,让她明白老师很爱她,很喜欢她,让她懂得知识靠日积月累一点一点学会的,只有努力才能有好成绩。一学期下来,她已经能主动自主地学习,去年期末考试数学取得了92分惊人的好成绩,我特意给她颁发了一张特殊的奖状:数学进步奖,进行鼓励。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还是很有成效的。我班里其他几个学困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成绩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事实上,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帮助我们教师成长的策略和技巧,但是我想我们最需要的是“爱”的教育。因此,让我们将“爱”贯穿到教育的细节之中,用一颗炙热的爱心去浇灌孩子们心灵的花园,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向卓越的教师那方奋力前行,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与快乐。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篇4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是一部易于操作的教学使用手册般的教育著作。语言平实、方法具体,体例特别——一天一篇,共180篇,根据时段不同,安排不同的关注点和操作方法,简单实用。像饭后茶点,轻松翻阅,有心的人总会从中得到诸多启示,激发灵感。
纵观全书,没有高大上的操作策略,反之,有的是日常基本教学策略,是具体方法细节。尽管这些案例做法很多我们日常教学中也曾经尝试过,设置的问题情境都很熟悉,就是一线教师日常生活中天天可能遭遇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有些问题我们遇见了,同时也被忽略了;或者有些问题遇见了,只是简单解决,更缺少连续性的有效措施。
我想,这就是优秀教师与卓越教师的分界吧。把平凡的事情坚持做好,就会不平凡。作者在前言里写到:卓越教师都在为两个共同的目标奋斗:
1.让教学技巧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2.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深以为然。
作者用这个特殊叙述方式引发我们对常规的思考,重新思考这些由于太过熟悉而一叶障目的东西。假如我们能够自觉审视每天司空见惯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总在寻找能够比昨天、比上一次更可行的方法教学的话,你不想进步就难。
任何人都会犯错,即使已经卓越的老师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卓越教师都懂得为提高自己当下的教学能力而努力奋斗,他们每天坚守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务实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
本书仿佛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日常教学。
很喜欢每小结的编排体例:“请你静心思考”、“你可以这样做”、“如果你完成了”三个环节。
静心思考环节中抛出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比如第三天的主题是“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请静心思考”里这样提醒我们:你是否足够了解你的学生?如果能深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你一定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这也将有助于建立你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并进一步让学生的行为变得更好。”
“你可以这样做”环节,则给出具体的方法。
“如果你完成了”,这部分更是策略层面的引导,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细致。比如第三天的做法中有一个发放问卷。在“完成”环节提醒:
给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之后,不要只是把它们收上来放在文件夹里作为摆设。如果一个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展现出……
有教师会把调查问卷结果张贴在教室里,但是只有极少数的老师会在做这件事之前征得学生的同意……
——这里,提醒采用这些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避免,否则有什么后果。从正反两方面提醒我们正确操作,而不是简单开个“药方”。而是让我们“如何煎服”,有哪些禁忌。
这种表述,新手便于直接借用,熟手便于针对自己的行为反思,便于改进。尤其是每隔20天就会有一篇“为期20天的教学实践检验“,而且每个检验都不同,这样不仅帮助老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果是否达到目标,还可以实时实地的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读罢此书,我得到最多的启发就是教师要从自身寻找发展的动力,从改造自我开始。作为一名教育老兵,有时难免犯经验主义错误。特别是面对每天繁杂的教育工作,我们很容易顾此失彼,看重一些我们本无须看重的东西,忽略一些我们本不该忽略的东西。因此,每一天,我们都需要提醒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可以简单处理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深入细致的,要学会归类,学会在时间分配上要学会把控。
草草读完,放在案头,不时翻阅。不会全盘照搬,但作者这种行文方式可以成为我们行事方式,如果在与学生的每一天,都会静心问问自己,今天有哪些必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如何做,做后效果如何,接下来需要继续怎么做的话,我想,我们会避免很多不应该犯的错误。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教育中永远没有万能的方法。
但是,只要我们发自内心站在为学生成长负责的立场上去反观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每天改进一点点,发掘他们最大的潜能的话,我们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篇5
就像是从小听妈妈的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长大后却发现恶人的日子都过得比较舒坦,横行天下的坏人远多于好人。有的时候道理都是对的,但放到现实中,有些道理明显水土不服,有些道理看着高大上,真正要作取舍的时候,能排序靠后就不错了。
拿到《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这一本书之后,这种熟悉而又痛苦的割裂感就又再度袭来了。比如说经常感谢和赞美学生这一节。作者所提的这一方法其实一直以为就是我们教育中提倡的,从而衍生出赏识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表扬学生都是政治正确的,表扬的效果要远优于批评。其逻辑链条是,表扬学生,学生自信心增长,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或综合发展。只要我们稍为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对于这样的理论就会深信不疑:如果是你的孩子,你希望孩子在批评中成长,还是在表扬中成长?但现实的实践情况,如果老师在教育中一味的表扬,是不是一定会有好的实践效果?
美国的科学家们最后作的一项研究,颠覆了我们对于表扬在教育逻辑链条中地位的因有认识。研究显示,在随机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表扬,并不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表扬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而更像是学生发展的成果,即,由于学业成就高,优秀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更多,这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更多的表扬确实对自信心的建立有帮助,但是同时也有可能助长于自负、自大等负面情绪。因此表扬的效果是中性的,而不一定导致积极的效果。如果将这个实验的成果再拿到现实中来进行检验,哪一个更符合老师们的实践经验呢?
我感觉教育理论中的不少内容都遮裹上了一层迷雾。有一些是真理,有一些是伪真理;有一些是只能摆在台面上的,有一些是只能摆在桌底下的;有一些是重要的,有一些是更重要的。
从学理上有什么判断的标准吗?还在思考中。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篇6
利用假期时间读了这本《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不同于其他书理论性很强的特点,这本书是以一个个案例的形式给我们提供教学上有效的方式方法。像“教会学生利用错误使自己进步、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我们日常遇到的问题,书中都做出了相应的指导。从最开始对看书的厌烦,到最后恨不得马上读完,这本书的阅读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改变。
说到如何成为一名卓越教师,这其中少不了一个字:爱。爱教育,爱学生,不是装装样子,敷衍了事;不是一时兴起,转头就忘;而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专研的爱的教育。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两点让我最有感触。一是不要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二是教好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得家长的支持。
不要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我常常对自己说。每个人生出来都是不同的,我们教师要善于寻找不同学生的闪光点,由此来鼓励启发他们。记得我曾经教过一名淘气的`男孩,上课经常打闹,不认真听课,让我很头疼。很多时候我都不愿意去管他,可后来我发现他虽然顽皮,但是字写得特别漂亮。我就由此入手,在全班表扬他,拿他的字做范例。慢慢地,他也觉得自己是个榜样,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上课打闹少了,认真听课的时候多了起来。由此可见,只有我们教师不放弃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才会“破蛹重生”。
教好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得家长的支持。这一点我以前总认为这是班主任教师的事情,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一次假期作业的检查,我发现作业的笔迹不像一个小学生书写的,于是我和班主任联系,让班主任教师找到了家长。那位家长非常不好意思,说:我以为假期作业英语老师不会检查,就代替孩子完成了,没想到老师这么认真负责。老师你放心,这两周时间我一定让孩子补完,我们也会全力配合老师,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也正是这件事情,我感受到,我们让家长配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家长知道,我们在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着每一个孩子,老师家长都不松懈,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最后,我想用一句名言作为结尾: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篇7
最近我读了一本《做卓越的教师》一书,颇有感触。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该书给我们年轻的教师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如何做一名卓越的教师。
书中彭老师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爱学生、爱教育
爱,能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觉得不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做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爱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要眼中无差生,只有差别的学生。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他们,转化他们,转变他们。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品质。在教师眼里,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
二、不断学习,勤奋进取
深厚的教学底蕴、超前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授课技艺,是优秀教师的追求。“人不学不如物”。只有高素质老师才能带出高素质学生。要提高素质,必须从自主学习抓起。教育者必须先学习,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不能只靠培训,自觉、主动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勤学广集,才能厚积薄发。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平时观摩、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学习素材,一节优质观摩课,一次参观学习都是很好的提高机会。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认真分析,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收益,是自己得到提高。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有得的、有经验的教师。研究教学的得与失,找出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教师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教育工作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认真对待关于学生的每一件小事,促使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把小事做细致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一名教师要想成为名师,没有绝招,也没有捷径。没有哪一位名师是在几年之内一步登天的。他也是从每一次认真研读教材,用心地进行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写好每一篇教学随笔,批改好每一份学生试卷和每一本作业开始的。从备课、上课到听课、评课,从问题设计到板书设计等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小事能体现教师是否优秀,也能造就优秀教师。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那就是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从成功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只要我们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成功!
富有哲理,交朋友,教育家,因为爱,文章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篇8
拜读了《做卓越的教师》,我对教育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彭老师不但教给我如何做一名会育人、会上课、会当家长的合格教师。彭老师说的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是一张已经过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还不能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真正唯一可以使用的现钞。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一定要开心过来每个今天,时时做好迎接明天的充分准备,把握好每一个今天吧,才会有更好的明天。该书内容全面,理念深刻,给我心灵又一次洗涤,使我对教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豁然开朗的同时感觉到教育所涵盖的真谛。
一、爱。
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虽不尽相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对学生的情感都离不开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好老师,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他是一个比那种虽读过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更好一些的教师。而如果教师把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兼备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中国也有一句令人深思的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是教育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从教者的一种至高追求。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像所有优秀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二、责任。
“有人说,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教师,智慧一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的”。责任,是教师之本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教师必须牢牢地树立起责任意识。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点点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组成。然而,“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作为教师,我们要勇敢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担负起我们身上的责任。一个成功的老师责任感必须要放在首位,有责任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三、“学会宽容”。
“当你的脚踩到蔷薇花瓣的时候,蔷薇花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他人,才拥有了幸福!”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在反复研读之后,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总和自己过你不去胸襟不够开阔、气度不够恢宏、眼界过于狭隘。同样,我们对待同事、朋友、亲人、以至于自己的学生,如果以宽容之心面对他们,那么我们的收获也一样是丰厚的。对他人的宽容是对自己的解放,对自己的宽容是对心灵的解放。
四、“学会感恩”开阔了胸襟
“花朵绽放绚丽,汇报阳光普照;草木舒展青春,汇报雨露的滋润;桃李满园芬芳,回报园丁的培养;儿女寸草之心,回报父母的恩泽。”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于是这世界就多了美好这个词语,读来不仅语言美,心灵也随之美化了。
“感激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是他帮你磨练了心态;感激曾经欺骗过你的人,因为是他帮你增进了智慧;感激曾经蔑视过你的人,因为是他帮你唤醒了自尊;感激曾经遗弃过你的人,因为是他让你学会了独立。”因为懂得感恩,有了提升自己灵魂的质量的机会;获得了温情与友爱;因为感恩,所以幸福。如果你我他都心中常存感恩,那么,痛苦孤独无奈就会远离我们的生活,我们多会在幸福中被陶醉。
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读来都会深受启发,使我体会到做卓越的教师原来可以这么简单,简单的读了本书就会有奋斗的目标,但是,又是那么的不容易,必须经过潜心的研究,辛苦的实践。总之,读了这本书,我们距离卓越会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