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后感优秀7篇
写读后感也是一种反思,通过它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作家的风格和文学传统,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弥儿读后感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弥儿读后感篇1
读过了《爱弥儿》之后,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会一直跟随着书中爱弥儿的成长经历,他身上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有趣故事,不断地联想自己的未来教育之路。我本身很喜欢小朋友,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我选了这个教育专业,看着爱弥儿的成长,我的脑海里面,仿佛在为日后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描画着伟大的蓝图。当我看到卢梭先生在儿童教育上的独特见解,我会感到很震撼,心中跳出一句:“这样也行?”当我读到那些与我自己有共鸣的观点的时候,我就会感到一定的成功感,幻想着未来,幻想着自己能把孩子教育成才,从中得到无尽的喜悦与成功感。
读过卢梭的名著后,理所当然的是,我对这名伟大的作家、思想家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记得最初接触他,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不过对他的描述也只是粗略地列出其作品名字、思想概况、对社会国家的重大贡献等等。而且他是历史书上众多历史伟人的一个,我只能很抽象地记忆着他,坦白说,我对他的认识不深,也没有什么敬佩之情。不过在阅读其作品之后,我对他的了解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层次。他是不仅仅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也是一名称职的父亲。
虽然爱弥儿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孩子,但是书中描写其从出生、成长到结婚成家,从家庭走进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他以爱弥儿的年龄层次作为划分章节的依据。第一,初生到两岁的婴儿时期的教育,第二,两岁至十二岁儿童的教育,第三,十二至十五岁儿童的教育,第四,十五岁至成年阶段的教育,最后还有一部分是关于他对“女子教育”的看法。如此细致的分段分析,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并且配合生动有趣的日常生活故事,让我对卢梭的儿童教育观有了感性的认识。
卢梭先生在《爱弥儿》中,表现出的“自然教育论”,顾名思义,卢梭是推崇“教育遵循自然”的法则,在我的理解中,可以具体从三个大方面去深入体会,它们分别是:第一,崇尚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第二,重于示范,轻于惩罚。第三,注重实践活动。
首先,卢梭特别强调,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环境和具体情况因人而异,绝对不可以千篇一律。尽管如此,卢梭的道德教育方法还是具有其鲜明特色,最突出的是顺应自然和行为实践。卢梭提出道德教育要“顺应自然”,道德教育的程序要符合儿童成长的自然性,这体现在他的分期理论上:第一阶段是两岁以前的婴儿,卢梭认为应着重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第二阶段是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他主张应该对他们进行感官教育,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第三阶段是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感官感受经验,所以卢梭人为应对他们进行智育教育。第四阶段是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开始进入社会,所以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第五阶段男女青年,由于自然的发展,这是要对他们进行爱情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要适应儿童情感和智力的发展水平;道德教育的目标要切合儿童的个性特点。因此,卢梭主张从婴儿出生时起,伴随他一生成长过程中都应得到自由,要排除各种外在的、强制的束缚,这样才是合乎自然的,他极力主张“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
其次,在书中,我们几乎不能找到卢梭对孩子采取训斥、责罚,这应该是他反对旧教育当中的“训诫法”和“灌输法”所造成的。他认为要通过道德习惯、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途径,重行为实践而不尚空谈,重示范引导而不尚训斥,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养成道德行为,巩固道德教育成果。
?爱弥儿》里有一个关于教育爱弥儿不要在玻璃窗边打球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当爱弥儿顽皮而不听取家长的劝告,在玻璃窗旁边嬉戏打球,他不小心把玻璃窗打破了。按照我们通常遇到的情况,家长大多数会训斥我们,让我们因为恐惧而感到羞愧,其实我们未必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继而,家长便会很快地帮我们把错误改正,把伤害缺陷弥补好,孩子往往对后果一无所知。然而,卢梭则选择让破的玻璃窗继续放置在原位,不进行修补,让爱弥儿自己去亲身感受、深切体会做错事,所要承受的后果,虽然他是被迫熬过寒冷的夜晚,不过这个经历是可贵的,是让他真真正正知道是与非、对与错,一种责任感同时会生发出来。实实在在的感受与承担,比接受训斥好得多。最初接触这种教育方法,我感觉有点极端、放任,不过深思之后就发现当中启发性、实践性是无比的重要。
再者,老师的示范、学生的实践,也是卢梭多次强调的教育重点。我们不难发现,卢梭的道德教育方法中另一个方面是特别强调行为实践。行为实践既包括教育者的身体力行、示范引导,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参与活动、实行践履。卢梭在教育爱弥儿时就始终坚持这一条,他们共同到工厂学木匠,共同到农村学耕种,这种言传身教、重于示范的教育方法,也使我眼前一亮,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缺乏这种以实践活动为主的传授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却是最直观、最高效的,卢梭提出的“远离说教”和“让孩子享受快乐和自由”无论在当时或是现今,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也许部分读者会认为“自然教育论”有些部分过于偏激,而且也不是完全适合用于现在的孩子们,不过,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则是经久不衰的,也是当今社会上仍然值得我们提倡的精神。“自然教育论”可算是《爱弥儿》中的灵魂,它把教育方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爱弥儿读后感篇2
印象中“爱弥儿”一词在大学时期的课堂、教材和试卷上频频出现,当时对于《爱弥儿》一书的认知仅限于“卢梭的一部关于教育的著作”,除此之外并无更深入的了解。踏入工作岗位后,无意间在当当网上再次看到《爱弥儿》,觉得熟悉又陌生,便想着入手“一读究竟”。
“那些聪明的作者总是致力于研究成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却从不问问孩子具备学些什么的能力。他们总是期待孩子变成什么样子的.成人,却从不考虑在变成成人前孩子是什么样子。”翻看续页,这段文字就像一把刀子扎在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毕业初期的我吗?一心想着到底该如何教孩子才会懂,却未曾去深思孩子到底该如何学才能更快乐。
孩子哭了,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奶奶选择赶快安抚或是尽力帮助,去做一些让孩子开心的事,马上满足孩子,让孩子觉得一哭就能解决问题。爸爸首先想到求助,无人帮助时,再去做一些让孩子可能开心的孩子。孩子哭了,很多时候,为了让他们平静下来,我们会抱抱他们,抚慰他们;安抚无果,我们会吓唬他们,甚至打他们。读后感·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对我们下命令,就是我们让他们服从命令。因此孩子最先习得的不是支配别人就是受人支配,还不知道怎么说话,就会命令别人了;还不知道怎么行动,就会按照别人的意思行动了。不是我们屈从于他们,就是他们顺从于我们自己的一时念想。
孩子哭了,妈妈则先了解原因,观察孩子并确认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如有真正需求,及时认可并立刻满足需求。摧毁一个人的最快方法,是让他想要什么就立刻得到什么,因为所有欲望得到满足就会觉得生活安逸,欲望便随之日益增长。待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的要求,而这样的拒绝完全出乎孩子的意料之外,后果便不堪设想。
发展,顺应自然;教育,回归孩子;成长,遵循规律。
人总是强要淮北的土壤生淮南蜜橘,强要淮南蜜橘结在淮北的苦枳之上,但是气候、风雨和季节等自然条件,他们通通不管;新生儿离开母体,还没有开始活动和伸展他的四肢,就又被放在床上固定脑袋、伸直双腿、用各种各样的包布和带子将他们束缚起来,殊不知新生儿需要活动并伸展他们的四肢,才能让四肢不会因蜷缩太久而感到麻木;想要孩子身体强壮、自主独立,却不训练他们忍耐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事事包办代替。想努力改善自然,却时时刻刻破坏它;想努力培养孩子,却时时刻刻限制他。蜜橘生长,要顺应生长环境;孩子成长,要遵循发展规律。作者:张蓓蕾
爱弥儿读后感篇3
一直以来,卢梭最为世人熟悉的是他在启蒙时期所著的《社会契约论》,为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这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在教育界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是一部哲理小说,但是其中蕴含的无论是在任何时代看都具有先进意义的教学理论,使其成为教育界影响深远的一部小说,里面的某些主张仍然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苦心钻研、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大学里,虽在课堂上对此书有所了解,但是一直没能有机会深渡。几次看《爱弥儿》都是匆匆翻过,简简略过,但是自从走上教育岗位,才发现原来此书中的一些教育理论,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许多进步意义。
?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
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
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这要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罗盘,朝这个方向努力!纵使人性本善的理论是高尚的,但是从时代的立场来看,从进化的发展史来讲,也是不科学的。教育如果只培养自然人是不行的,教育并非不顾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让人性生物般地任性发展,而是要靠教育作为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
当然,如果我们现代的教育不顾天性的发展而硬把成人所需要的向儿童灌输,是错误的;但像卢梭所说那样放纵天性而忘掉社会需要,同样也是行不通的乌托邦。
而且《爱弥儿》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对于这一点我是举双手赞同的。现代的社会给我们这些在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太大的压力,把培养人的功与过全都规因到老师的身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教育工作者不单只是我们这些在校的教师,还包括家庭里的父母亲长辈等。
纵使我们学校的老师要负起全部的教育责任,我们也只是卢梭所说的三种教师当中的一种教师,而不可能做到是三合一的全能教师。
社会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像重视学校教育一样来对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从心理上放弃,有些家长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希望老师帮他们把子女培养成龙成凤。
其实当一个孩子从父母的手上交到老师的手里的时候,这个孩子基本已经成型。打个比方说,当我们见到一个还没有接触学校教育的孩子时,从他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基本判断出这个孩子是什么性格的人;
当老师的工作只是对他进行改造,好的保留鼓励发展,不好的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剔除,我觉得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补救的再生产的工作,原材料已经定了,教师唯有呕心沥血地通过一些艺术工作让这个材料变得更加的完美。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十分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这正提醒了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热爱学习,主动地去学习。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我特别注重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成长。当他们正在处于一种过渡时期时,他们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如何将这种变化转变为一种提升能力而非削弱能力时,教师就应该顺应孩子身心发展变化情况,制定行而有效地教学计划,让孩子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更好地适应这种角色变化的过程。
可以说,《爱弥儿》给了我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启发,让我开始深思我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让这群什么都不是很了解的孩子更好地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也许我在这方面需要努力的还很多。
爱弥儿读后感篇4
读了卢梭的《爱弥儿》,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那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所以,如果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看看卢梭的《爱弥儿》。
卢梭的《爱弥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令我想到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它的道理。《爱弥儿》一共分为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理、内容和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在第一卷中,卢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的发展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认为卢梭在《爱弥儿》里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是很有道理的。现实社会中,我们不能不顾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让儿童任性发展。我们应该把教育作为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只是降到教育工作者身上,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孩子的早期教育会无形地影响他的一生,而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孟母三迁"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家长在培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要依从孩子要求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还要适当地让孩子经受挫折,因为勇于面对挫折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如果处处对孩子呵护有加,他们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会独立成长。
?爱弥儿》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爱弥儿的知识虽然不多,但他所知的东西真正是他自己的,而且其中没有一样是一知半解的。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自己所学的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学得再多有什么用呢?我们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
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天性",如何让孩子顺着其"天性"发展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所听所见所经历的都会在白纸上留下烙印。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方式,落在白纸上是永远抹不去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会经常看到这些现象: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或冷语讽刺,这个学生以后再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性格变得沉默起来。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
建设祖国的重任落在孩子们身上,而培育学生的重任也落在我们教育工作者身上。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要更加用心地学习有关学生的教育方法。
爱弥儿读后感篇5
卢梭在他的《爱弥儿》第一卷里写道:“母不母,则子不子。”
是啊,母不母,则子不子。如卢梭说的那样:“他们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没有很好地尽她的义务,则对方也将不好好地尽他的义务。”如果一个母亲没有好好地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那么她的孩子必定也不会好好地去做他该做的事。
当然,还应该加上:“父不父,则子不子。”
一个熟人,和我一样是一个高三孩子的母亲。孩子很不听话,已经上高三了,却成天上网,连睡觉都躲在被子里用手机上网。老师常把她找去,让她管好孩子,可没什么效果。一天,她问我的老公:“你的孩子那么听话,学习那么自觉,从来不需要人催,你是怎么教育他的?”老公回答说:“这个一下子可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父母只顾着自己玩,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其实,这位母亲就是一位贪玩的母亲。有一次,住校读书的儿子打电话给她,说这个双休日学校放假,他要回家吃饭。但到了双休日,这位母亲却在同事家打了两天麻将,让儿子自己去吃快餐。
儿子之所以打电话给她,就是希望妈妈双休日能和自己在一起,并能吃上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感受感受在学校里不能感受到的亲情。但是妈妈的做法却让儿子大失所望。我可以想象那个小家伙是如何怨气冲天地去了学校的,也可以想象当他的妈妈教训他的时候他是如何理直气壮地顶撞的。因为当妈妈的没有尽职尽责,说出的任何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都没有任何说服力,不能让儿子服气。
“母不母,则子不子。”还强调了作为母亲的榜样作用。一个母亲,不仅作母亲要是称职的,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对待事业与工作等各个方面都要为孩子作出榜样。很难想象,一个泼妇似的母亲,她的孩子会有多高的教养,一个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的母亲,她的孩子会爱学习,长大了对待工作会有多么负责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以坚贞不拔的勇敢精神去完成自然赋予她们的极其高尚的使命的好母亲们,卢梭这样写道:“根据最简单的道理得出来的结论,根据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任何人曾加以反驳的事例,我敢向这些可敬的母亲保证,保证她们将得到她们丈夫的坚定不移的爱情,保证她们将得到她们的孩子的真诚的孝顺,保证她们将得到人人的尊敬,保证她们分娩顺利,毫无痛苦和不良的'后果,保证她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最后,还保证她们终有一天将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女儿学她们的榜样,看到其他的丈夫叫他们的妻子以她为模范。”
爱弥儿读后感篇6
记得年前放寒假,想着也是很久没回老家了,就和先生带着侄子侄女一起回老家玩。一路上孩子们很开心很兴奋,没多久侄子就站起身来说:“坐着最不舒服了,我要站着,可以看到前面更远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我,或许也是职业病,当然是反对他这样的做法,因为在车里站着万一有个刹车,人很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隐患。“不可以,坐着。”我对他说。谁知道这一说他倒反而坚定地要站着。看着这个倔强的小屁孩本来还想继续发挥长辈的威严。但是又突然觉得也许干脆就让他站着,让他品尝到因为车子启动、停下带来的不平衡,到时我不说他也会自动坐下。今天如果我强制让他坐着下次他还是要站起来,也许那时真正的危险还大一些。我默认了他的决定,自己往他那里靠一些,万一刹车也可以意思意思抓他一把。静下来时我猛然醒悟到 “自然教育”不就是这样吗?这不就是卢梭在《爱弥儿》里面的一个教育观点吗?
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广义的自然教育涉及卢梭的整个教育分期:婴儿期(0—2岁)、儿童期(2—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20岁)。卢梭的教育方法便是配合这四个发展阶段而实施。这个过程就是广义自然教育过程。其中0—12岁的教育才是卢梭狭义的自然教育。这时的教育是一种不教育,是自然在说话,亦是一种消极教育。
消极教育,不是对教育失去信心,也不是对教育不负责任,更不是向着错误的教育方向,而是有的时候当看着孩子在犯错误或者在违反理想的规则做事情,教师不积极地马上采取制止策略,而是在边上留意着他的进展,让他体验到错误带来的麻烦,用自己的亲身体检发现自己的错误。到这个时候教师再进行稍微的点拨,教育的效果就很自然的达到了,而且不用担心学生会屡教不改。看似消极的背后是“不教育,让自然说话”的魅力!看来卢梭的放任不是放纵,颇有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和谐美感。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是为了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因此,自我教育是“消极教育”的目的之一。
也不禁想到中国的优良传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苦是什么苦?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各种各样培训班的苦?不,悬梁刺股、培训都只是在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已。这个苦应该是让孩子自己去品尝错误带来的苦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只是知道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该怎么做,或者发现孩子即将要犯错误的时候马上制止,学生连吃“苦”的机会都没有!换来的是孩子在家长、老师背后偷偷犯错,换来的只是我们大人口边的“屡教不改”。这原来不是孩子的错,因为他们本来就不知道错是什么!书本往后看果然有卢梭的这样一段话“我非但不小心谨慎地预防爱弥儿受伤,相反,他要是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点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苦恼不已。遭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第一要事,也是他最需知道之事。孩子们之所以柔弱,似乎正是因为要他们遭受这些没有危险的重要教训”,我为自己能在实际教学生中找到卢梭思想的真谛而感到高兴。虽然我不知道这个理解是不是卢梭的真正理念,但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到充实,《爱弥儿》为我打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让我对教育有了更自然、更深刻的理解,让我在孩子的错误面前有了自然的心态。
此后,稍有空闲,我就手捧《爱弥儿》,似乎每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对于一个想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家长来说《爱弥儿》是一本能引起头脑风暴的书,哪怕没能都融会贯通,但都有不小的进步!当然,卢梭的“消极教育”也有些瑕疵,比如他在“消极教育”期间完全排斥智育的作用等。但是瑕不掩瑜,我们可以借鉴其“消极教育”思想的积极意蕴,让“消极教育”中的有益成分为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服务。让我们呼吁更多的儿童们享受“爱弥儿式”的自由和谐教育,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爱弥儿读后感篇7
卢梭倡导的教育突出“自由”,但是是“有节制的自由”。自婴儿诞生起教育便开始了,他强调要让孩子能感受到一种自由。例如,不需要把小孩子裹在襁褓里,尽量给他穿宽大舒适的衣服,让他不要感觉到有所束缚。他还强调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获得权势和奴役的观念,孩子啼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用吓唬他或是打他。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最好把孩子带到农村教养,远离城市的污染。在保护幼小孩子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让他把周围的人都看作成了工具,“利用周围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并逐渐形成依赖心理,就会感觉到奴役他人的幸福与舒适。一旦这种感觉扎下了根,即使长大后也不会消亡。”卢梭是认同人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这源于人的自然,并无所谓好坏与善恶。他相信孩子的天性还是善良的。在孩子还没学会说谎骗人前,要认真研究他的语言和动作,辨别他的哪些欲望是源于自然,哪些是出于内心。不要一味的溺爱,满足孩子所有的欲望和需要。给孩子自由,让他从小就有独立的精神,能自己动手的自己动手,不依赖他人。
对孩子婴儿期和童年期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而且需要一份必要的镇静。孩子摔倒了,要懂得自己爬起来。小伤小痛不要急忙安慰,不要让孩子有什么事情就大惊小怪,当孩子看到父母镇静的样子,也会学着镇静起来。勇敢的精神要自小培养,因为爱弥儿不仅要能忍受轻微的痛苦,他还要渐渐学会忍受更大的痛苦。关于痛苦,卢梭认为超过能力的欲望是痛苦产生的根源,“人的一生是幸福和痛苦交织的一生…减少超过能力的欲望才能使能力和欲望得到充分的平衡。宁静致远,生活才有幸福可言。…对自己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不量力而行,就会感到柔弱。”这段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古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教育真的是一门至深的学问,我们又何时何地不处于教育的自我思考中呢?
教育孩子要秉持着真诚而拒绝虚伪,既要避免过分严格也要避免过分放任。孩子在童年期对很多理念性、道德性的东西还没办法明白,儿童自有儿童理性的境界,过早的给孩子讲道理只会让他对“道理”产生反感。在这一阶段里教育的重点应在于防止爱弥儿的心灵沾染罪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遵行着基本的原则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教导孩子(如通过经验获得教训)放手地让爱弥儿自由地去追寻着他的快乐,同时达到这一时期锻炼的目的——让孩子锻炼身体和感官,使他拥有强健的体魄和优良敏锐的观感。
我想说的是,依我所感幼年教育尤其是童年期的教育,是大众普遍所忽视的。这里所说的忽视,并不是说父母和教育者们对幼年的教育漠不关心,而是说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童年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培养才是真正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了跟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强烈竞争节奏,我们是否失去的太多?给孩子减负,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直是我们的口号。但是深怕自己的孩子竞争不过其他孩子的大人们,迫不及待的把书本、特长放到了孩子的跟前。可是究竟有几个这样高压下来的孩子长大后成了响当当的人物?违背上天赋予孩子童年阶段自然能力接受的范围,孩子对读书、学习特长会感觉到吃力和厌恶,即使最后畸形的接受也丧失了对它热爱的原动力,当他长大成人之后很容易感觉到这是一条别人早就为他选好的道路而不是他自己的选择。最好的结果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并产生了兴趣和喜爱之心,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依然觉得这种操之过急的选择是不值得的。因为它造就了一个“早熟”的没有童年的孩子,在那本应充满欢笑洋溢着天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光里,他却成了书本的“奴隶”。远离了小伙伴,他丧失了学会与其他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也失去了体验友谊美好滋味的机会。长时间呆在屋子里,他失去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悟阳光、风对地理、物理产生兴趣,观察小蚂蚁、蝴蝶、丝瓜藤对生物产生兴趣的机遇,此外他也不会经常在路边跑来跑去,在操场里追逐嬉戏,参加“跑步比赛”、打球等体育运动。看看我们失去的有多少,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对大自然的亲密感和洞察力、交往能力与纯真的友谊、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这些是我们以后花再多时间和精力都难以重新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