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猫的读后感5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书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阅读中的困惑和疑问,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王小波猫的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王小波猫的读后感篇1
上课时看,自习时看无聊时看,孤独时看,每一次都是拿起了放不下,放下了心里又有连丝的默默感在仔细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个月里,我几乎没有碰其他消遣文本。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
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他在书中一直强调智慧,知识,尊严,生活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产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知识本身是多么的诱人。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所谓为智慧,我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
从这些评价来看,很容易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个人经历造成的价值观差异以及思维的局限性。我这么说不只是从他的例子推断得来,而是我接触过很多50-75岁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士,大家都知道的就有陈丹青,而不知道的就有我本人的舅舅,跟王小波的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最喜欢的书全都是洋书。王小波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老百姓,又有那个年代的典型经历,普通人的身份,加上对自身传统的排斥,让他自然对外来的人文主义一见钟情,因为这种东西恰好迎合了他认为当时自身环境缺失的,且应该是解药的元素。他这个推理其实是很合乎逻辑的,但是却没有考虑全面,而且如果继续分别研究下去,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的——老百姓对于政治是有天然的漠视情结的,因此如果不能有特别的机缘去接触了解,这方面的觉悟是很难很难提高的,但自然知识不同,它就摆在那里,你想知道就可以去知道,而且顺手就摸得到,对这些感兴趣,并且专心做,是完全有可能得到非常好的成果的,并不是什么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我们看到华人也有的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我们的能力,其实就是智商,完全不是问题。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能够认识到——自然知识并没那么重要——这件事,才需要更大的智慧,而这类的智慧就是王小波所不齿的国学在几千年前就得到的成果。王小波也把自己归类为知识分子,这就使他成为了天然不懂政治的人群,也就造成了他天然倾向于那些被统治、被利用、被荣誉的以知识为骄傲的人群。实际上我不说估计大家也都能看到,真正改变世界的并不是这些人,说白了科学家没有一个人明白自己所做的这件事有多大意义,他们只是喜欢做而已,如果哪个科学家心里十分清楚要为了什么什么伟大的目的去做科学研究,那他是绝对不可能有任何成就的,原因很简单——人的脑子没这么多容量。只有朝着一个方向专心地不停地搞,才能比其他人搞得好,也一定会搞得好。这也是今天中国为什么出不来科技成果的原因,因为你鼓励的方向完全是在捣乱。美国或者说西方为什么科学能搞的好呢?很简单,当权者不给你什么压力,不告诉你什么伟大目标,不跟你讲什么研究出这个来就是要打倒苏联打倒china,就给你钱,让你不愁吃不愁穿,给你荣誉,让你觉得你在你的领域比别人都牛逼,就够了,科学家就能够专心了,他想要的就这些,然后成果自然就出来了,就这么简单,这些科学家往往也不是多么聪明的人。而罗素、尤瑟纳尔等等这些人说白了就是哲学界的科学派而已,他们所提倡的也只是像个科学家那样对待所有事物。国外的老百姓就是这种思维环境,我们管这种环境就叫做思想自由,你喜欢想什么没人爱管,你喜欢做什么没人干涉,而且几乎做任何事业也不会饿死,绝大部分事业也不会富得冒油,更关键的是,营造出一种社会思潮——富得流油也没什么了不起,所以客观造成了没有多少人去争抢。这便是王小波脑中的理想社会。
王小波猫的读后感篇2
最早接触王小波,是缘他的小说《黄金时代》,他的语言是不同于一般作家的,而且显然受到卡夫卡的影响。作为一个说话的人,他的文字对我们这些听话的人,有一个特性:极大部分都会引起共鸣;而少部分不能引起共鸣的文字,则会引人发笑。所以这就决定了他小说的易读性、益读性和宜读性。他的文字并不比刺刀,但却像暗器;他的语言并不如流水,但却可颠高山。
这都是就其小说而言的。
?沉默的大多数》是他的一部杂文集,以其中一篇《沉默的大多数》为名。我注意到,这里面很多文章都是最初发表于《南方周末》、《东方》这些杂志上的。这些刊物都注重的是思想性和叛逆性,王小波的杂文亦有这些特点。如果你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那感觉和一口气喝完一瓶4l的农夫山泉没有差别。你会觉得王小波就只抓着他的观点绕圈子,很多文章将的都是一个意思,只是引例不同罢了。
当然,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儒家文化的几乎全面否定的态度,我是不大赞同的。原因在于他对我们这些当代青年的误导。我们需要注意(王先生当然也希望我们注意):批判过去不代表进步,而只是前进的准备动作。然而,王小波的文章无意间在诱导青年们将批判过去当做进步,注意,他一定是无意的,只是我们的辨别力过弱。
毕竟,这些思考都是这本书所激起的,所以,它就是有益的。
我在这里只是想提醒听话的人不可太听话,否则听说话的人的话这件有益于你的事情,就会反让你变得无脑运转。
王小波猫的读后感篇3
沉默是个双面的词语,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由沉默导致的悲剧往往是令人痛心的。这样的故事进场发生在我们身边:公交车上,一位凶神恶煞的乘客因为一两块钱车钱的问题,殴打公交车司机,或者是小偷形迹败露之后殴打、威胁受害人,而在公交车上的,往往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沉默”,是人性的冷漠,是怯懦,助长的是恶人的气焰。扼杀的,是他们自己的灵魂。
有一种言论认为,中国人是这世界上忍耐力和抗压能力最好的人群之一。我们长期生活在各种重压之下,他人的重压,社会给你的重压,权力的重压,金钱的重压。面对苦难,面对灾祸,我们仿佛都是那么的敦厚善良,大多数人总是选择逆来顺受,总是学会服从和屈服。用学者的话来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奴性。孕育形成臻至完美的过程长达几千年之久,这期间,中国人已经逐步的失去了自由的灵魂,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不会独立的思考,没有自由的魂灵。
面对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太多的人选择了沉默,这是个悲剧。这沉默的大多数,在王小波的杂文《一致特立独行的猪》中就成了普通猪的原型,这猪是高度拟人化的猪,普通的猪就如同普通的人一样,麻木,无论他们愿意或不愿意,都屈服于他人的设置安排,按照他人所规划的去生活,肉猪阉掉只为长肉,种猪只为当“花花公子”,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而这其中作者描写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猪有很多拟人化的特征:
1、象山羊一样敏捷;
2、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
3、习惯于特立独行;
4、对知识青年好;
5、善于斗争,敢于斗争;
6、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
7、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改变,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
?但无论是屈服于他人的普通猪,还是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的猪,最后,他们还是猪,我们不要做猪,我们要做“人”,所以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独立的思考和灵魂。在生活的磨难之后,不能灭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包容,善良,宽容,正义,这时,我们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在文中提到:话语即权力。我想这句话在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的当今社会再合适不过了。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更快更好的传达信息,这在无形之中加大的言论的力量,同事也能使人们更好的行使权利,但是,欲速则不达,在我们享受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在接受大量的虚假信息,在这个时间就是一切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去查证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于是网络,成为了我们最忠实的“朋友”,每一天,我们都从网络上观看世界的动态,然后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行使所谓的“权利”,完全不考虑它的真实性,于是,伤害就这么造成了,整个世界迷茫了,在短暂的沉默过后,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我不能肯定的说话语即权力,但是我想这种权力的杀伤性一定是很大的。
书中有这样一段:“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王小波认为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对于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故事的结尾,小奥斯卡发现成为了侏儒,这只能证明,冥冥之中的那种力量只让小奥斯卡在生理上停止了生长,却没有使它保持一颗童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奥斯卡已经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孩子了。不知当小奥斯卡变为老奥斯卡时,有没有后悔当时的决定。成长和沉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也许,我们能像小奥斯卡那样选择永远都保持小孩子的模样,但却没有办法永远保持沉默。我想,在这些沉默的人中,有大多数并不是一直都保持这样的状态的,人们对于沉默的态度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变的。
我想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感慨,更多的是来自“血统的本能”吧,这是物以类聚的最好例证。
王小波猫的读后感篇4
有人对我说,读这本书,读着读着就觉得自己要变成愤青了,于是赶快刹车停住。而我,读这本书却完全没有要变成愤青的预兆,只觉越往下读越心虚。
我这人有个毛病,就是看到别人说什么特能让人发笑的特质时,就会迫不及待的找找自己身上是否也有这样引人发笑的不体面因素。可惜的是,每次都能找到。因此,我总是十分懊恼,但却从来都是死性不改。越是如此,便越发看得起劲。
读了这本书,我好好列举了自己的诸多贻笑大方之处,其中让我最脸红发热的一处应该是:我就是那个其实什么都不懂,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的人。
看明白之后,我捧着肚子哈哈大笑。这绝对不是什么羞愧的笑容,羞愧也不可能“哈哈大笑”,而应该难为情的把脸埋在手里,娇滴滴地说一声:“哎呀,真是羞死人了。”这笑是赤裸裸的嘲笑。嘲笑对象就是自己。俗语称此为自嘲,也是当下的流行。
当然,我自嘲紧随潮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真的觉得这事儿很好笑。每当有人用一副或胸有成竹、或一脸嫌弃的表情对你说:“你懂什么?”的时候,你总是在心底咆哮,或干脆直接和他杠上,说:“我怎么就不懂了?!”可后来,事实证明你是真的不懂,虽然另一位也不见得真懂。对于这种没有来由的自信,本就不应该理直气壮的使用,但它却总是在不经意间频繁的被使用。
事后回忆起来,还要自己跟自己辩驳一下,我俩到底谁才是“不懂”的那个。这可真是笑死人。
不过还好,读了这本书也就多少明白了点儿。既然找到了笑点,那就有进化成更好的人的希望。更值得高兴的是,了解到这一点不是因为别人一本正经跟你讲大道理给你讲明白的,而是我自己笑着笑着就知道了。
这世上,知道点儿理不容易,这么轻松的知道,那就更不容易了。
只可惜,能用这么好的方法让你明白点儿事的人,早早就走了。但想想也许这样也挺好,如果把当年的王小波放到现在这个时代,不知他是否每天都会嬉皮致死。当然,不可能把当年的他就这么一下子搬过来,他也会随着时代一起进化。虽然,我相信能写出这些字的有趣之人,绝对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但,我不相信这个时代,虽然我还相信人心。
所以,只能遗憾但庆幸的说一句:还好走得早,可惜走得早。
王小波猫的读后感篇5
从来没读过王小波的作品,感觉吧,他的作品应该都是我看不下去的那种类型。经同学推荐来看这本王小波的书信集,收录了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的书信。一封封的信件之中,大概能看出来两人相识相知的轨迹,发现二人真的是因为精神世界高度一致才相互了解进而走到一起的吧。王小波对李银河的爱,真是激烈而疯狂。信中文字虽然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句句真情实切,直抒心意,用爱你就像爱生命来概括,真是不为过。毕竟两人都是有学识之人,而且都处于热恋之中,像我这种没怎么正经谈过恋爱而且文辞浅薄的人,是想都想不出这些话来的。
这是王小波文集的第九卷书信集,其中也收录了王小波和他的好友,以及其他人之间往来的书信。之前只是知道王小波很会编程,其实可以算得上中国第一代程序员了。而看了他与在美国的刘晓阳之间的书信,才知道,王小波是有多会编程,甚至自称已经达到“现在软件写得出神入化”的境界。而且编写的是给自己写小说的软件,如果王小波没有专职去写小说,并且没有早逝的话,现在应该没有雷军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