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心得体会精选6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思维的延伸,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事物,通过心得体会大家能意识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是构建成功的关键要素,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成长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成长心得体会篇1
今天中午接到晨晨班主任高老师的短信,大意是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生活观察,发现孩子近来好长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需要家长加强对学习的督导。下午,电话联系了高老师,具体询问了晨晨近期的学习情况,老师的反馈比我预想还要糟糕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走神,对老师的讲课似听非听,有时候自己的小脑袋处于神游状态;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的任务意识不强,需要反复督促才能完成;握笔的姿势不正确,有时候还是喜欢左手大把握笔;对书籍不爱护,不知道如何保护……
听着高老师真诚而又有些焦灼的声音,作为妈妈,我在反思。这样的情况是在预料之中但又是不愿面对的。
晨晨三岁前因为远离我们而缺少了很多与同龄孩子交往锻炼的机会,常规习惯一直没有很好养成。三岁后一直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寻求有新的转变。在老师们细心的关爱下,晨晨有很多的进步,成长了。但与其他同龄的孩子相比,更多的是纯真质朴,自律意识、任务意识等还有很多提高的空间。上学之后,发现作业量反不及幼儿园的多,再加上孩子每天都在上托管,有老师辅导学习,所以我就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作为家长,没有理由责备孩子,必须是对自身的反思与改正。
下午5点半,准时在东门接了从托管放学归来的晨晨。今天,我没有带孩子去办公室,而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决定给孩子一个属于他的时间。我们直接回家。路上,我问他在托管上美术课的情况,他很高兴,说美术课比文化托管好。因为前两天他一直反映文化班很累,作业多,今天我联系了托管班把他调整到了美术班。他告诉我画了一辆消防车。回家后,看了他的小作品,还不错。有兴趣就好。
晚饭后,他非要到隔壁单元小朋友家玩。我们约法三章:一是必须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不能吵闹,不能抢东西,更不能打架;二是半个小时后必须回家。7点半,我准时到小朋友家去接他,虽然有点小不情愿,但还是比较痛快地离开了。今晚,晨晨和小朋友相处融洽。
回家后,我及时表扬了他,并问他和小朋友都玩什么了。他回答,玩的很好,很愉快。我问,都玩什么了?他答,我不知道。以往很多次问他在学校做什么的时候,都说我不知道。听他这样说,我有些生气,告诉他以后不准再说我不知道。我又问,你们两个好朋友刚才都做了些什么呀,他说,一起搭了个城堡,很累。我又问,用什么搭的?他说,是积木。我引导他说,晨晨,你应该这样回答妈妈,刚才我们一起用积木搭城堡了。这就是你们刚才玩的内容。孩子点点头,有所明白。有时候,我们缺少对孩子沟通的指导。
难得有这样的夜晚,一心一意对待孩子的课业。每当6点半以后带着晨晨走出办公室,走在夜幕中返家的途中时,心中总有对孩子无尽的歉意。工作永无止境,往往因为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与成长,无暇顾及他的课业与想法。只知道他每天愉快地上学,高兴地从托管的校车上飞奔下来,这期间,孩子具体学了什么,学的如何却很少了解。认真翻看孩子的书包,发现了一张9月18日高老师发的表扬信,表扬他听课有进步。感谢老师对微小行为的激励。孩子也很看重这个表扬信,让我找个漂亮的盒子给他放起来。我们约定,以后他要好好听课,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这样老师就会奖励更多的表扬信,妈妈会更高兴。我们把这张表扬信编号为1,期待有更多张……
今晚,为了掌握他学习的情况,我决定让晨晨当我的小先生教授课程。我喊他刘老师,他喊我胜芳同学。刘老师积极性很高,煞有其事地给我排课:第一节语文,第二节游戏,第三节睡觉(看了钟表后定的)。在我的强烈要求与反对下,刘老师把课程更换为第一节语文,第二节品生(玩掷骰子游戏),第三节数学。
刘老师很注重上课礼仪。起立、问好、鞠躬这些都是“我”这位同学必须要做到的,做的不好要重新再来。上课的语调有些模仿学校老师的语气。语文课是复习gkhjqx。我故意念错声调让他帮我纠正。对于声母和韵母、每个词汇字与字之间的拼读节奏,刘老师也是要求比较严格,读的节奏慢了、拖了都不行。写拼音的时候,我故意让他帮我写开头,好照着老师的来写。刘老师特意用红色签字笔(这是老师的权利,只有老师才能用红笔)写了jqx,要求我每个写一行。我故意写的比他好,让他给我批改。刘老师用红笔指指点点,对拼音的具体占格很严格,写的过长过短都不过关,给半√(一个小斜线),并对我的错误提出批评,让我重写。我趁机也对他开头写的三个字母提出异议,对写的不好的,抬笔顺序不对的一一指出,让他也明白自己的错误,刘老师有些不好意思,还重新写了几个。
对于语文书上已经存在的乱画现象,我假装委屈地向老师告状,说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把我的书画脏了。刘老师主动帮忙用橡皮擦掉。他也意识到在课本上乱画是不好的。
整个课堂氛围很好,刘老师教的很认真。下课时,又如实演练了一遍下课的课堂礼仪。
第二课是品生课。因为我听他以前说品生课老师有和他们做切西瓜游戏,看得出他很喜欢这个课。刘老师说这堂课安排玩掷骰子的游戏,我很赞同。按照游戏规则,谁掷的点数多,谁就得一颗小星星。我有意锻炼他右手写字能力,让他在纸上画小星星,一场游戏下来,他一共画了12个小星星,自己感觉很美。
第三课是数学课。刘老师有些累了。他让我翻书到92页,用数学教具教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我本想让他教我算术题的,见孩子兴趣高涨就随他的步调走吧。学了一会,他看到了数学的新课堂那本书,翻开第十六页,突然自己说,哎呀,我的题还没做完。于是,自己开始做题。期间,我一直在仔细观察。孩子容易粗心,比如第一次把小鸟的数量写成小鸟和小鸭子的总数,做到后面的时候,发现还单独有小鸭子的数量,才意识到前面的是小鸟,自己就用橡皮修改过来。改掉粗心的毛病任重而道远。做完第十七页后,看他实在累了,已经9点10分了,就一起按周三课表收拾书包,并让他做好检查。
一晚上,“小”先生和“大”学生过的很充实,很愉快,也让我对小先生有些刮目相看。我们相约小先生要好好听课,以后回来教胜芳同学。希望教学相长的方式能让孩子从中受益得到提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有理由相信,没 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因此,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补上缺失的课程,更需要和孩子一起相伴、坚守、成长,加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4篇《孩子成长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成长心得体会篇2
从事教师职业十多年就会产生教师职业的倦怠,怎样走出职业倦怠,突破高原期,实现第二次成长呢?聆听了专家名师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几点收获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读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
近几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地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表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如果没有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以及自身素质完善,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要反思。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个人的思考内省,它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意识的体现,也是教师自主改革的体现。教师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的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既可以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能否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现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即课前反思;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是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利用课上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即课中反思;也可以在上课之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即课后反思。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可以这样讲,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课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开展科研的方向。课题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的现实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去开展课题研究。即 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进程。这一进程是一个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交织的探究过程:科研取得了成绩固然需要我们去思考,从而发掘规律;而研究失败了,或者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另外, 教育叙事研究也是当前备受专家推崇和教师认可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所谓教育叙事就是记叙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生活,能追忆、提升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
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所以,教育科研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到那时就会发现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成长心得体会篇3
今天听了两位名师教育教学经验介绍,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通过交流,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我想,不只是我,我们全校许多同事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前我常忽略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通过学习后,让我了解到了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师!
成长心得体会篇4
本学期,我有幸参见了“国培计划——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远程培训”,通过视频观看和聆听了刘良华教授做的《教师专业成长》讲座,刘教授在这个专题里为我们讲述了好老师需要重点修炼的三项技能:授业、解惑、传道。在
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规划职业生涯;其次,培养其乐观心态,具有一颗宽容之心、赏识之心、激情之心;再次,教师还应具备情趣生活,具有丰沛的情感、游戏精神以及探究欲望。
通过刘教授的培训,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更需要在时间中磨练,认真反思,积极进取。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一个师德不高尚的人,很难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也很难对教育事业有什么追求和奉献。我将努力建立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我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才。能善于发现和及时赞赏学生的成功及其闪光点,要学会宽容和等待。同时,对学生的发展和评价保持适度的宽容,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批评转化为期待,避免过多地苛刻地评价学生的“对”与“错”,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抓住教师培训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刻苦钻研,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人们都明白这么一个道理:要给学生能量,就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能量。因此,我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给学生以恰当的启发,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奋进的正确引导。
三、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研能力。
不断的磨练自己,在挫折中不断的成长、完善。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同时,做好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实践教学。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随时审视,随时修正。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总结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持之以恒,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在这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不学习自然会落伍。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会抽时间读更多的书,让自己的底子再增加点厚度;另一方面,我会在业务上持续不断的学习,多吸收多借鉴,博采众长;更要在工作中多积累多砺练,笃学慎思,不断进步。
俗话说: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中时常感觉知识储备缺乏,急需给自己充电。想想以前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我在上课时总是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导致课堂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脱离了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
成长心得体会篇5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更需要在时间中磨练,认真反思,积极进取。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一个师德不高尚的人,很难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也很难对教育事业有什么追求和奉献。我将努力建立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我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才。能善于发现和及时赞赏学生的成功及其闪光点,要学会宽容和等待。同时,对学生的发展和评价保持适度的宽容,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批评转化为期待,避免过多地苛刻地评价学生的“对”与“错”,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抓住骨干教师培训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刻苦钻研,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人们都明白这么一个道理:要给学生能量,就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能量。因此,我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给学生以恰当的启发,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奋进的正确引导。
二、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研能力。
不断的磨练自己,在挫折中不断的成长、完善。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同时,做好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实践教学。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随时审视,随时修正。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总结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持之以恒,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在这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不学习自然会落伍。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会抽时间读更多的书,让自己的底子再增加点厚度;另一方面,我会在业务上持续不断的学习,多吸收多借鉴,博采众长;更要在工作中多积累多砺练,笃学慎思,不断进步。
俗话说: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中时常感觉知识储备缺乏,急需给自己充电。想想以前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我在上课时总是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导致课堂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脱离了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第一,我过多的讲解挤占了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第二,我过细的指导钳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我为中心,跟着我的思路走。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学会挤时间向图书室借阅一些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从教书匠向研究型老师转变。首先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多看一些教学论著,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把课堂教学当作一门艺术。
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成长心得体会篇6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存在“听说作文,如见猛兽”的心态。每一位语文教师也是谈起习作教学有太多的疑惑和心酸。我们明明一心想要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最后结果往往不能得偿所愿。是方法不得当?是平时阅读活动没有开展好?还是没有上好一节节习作指导课?
基于所有语文教师同样的教学困惑,今年下半年在进修学校赵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全县开展了以“习作指导课”为主题的磨课班培训。我们赵营乡全体青年语文教师也在在杨咏志老师和姚金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习作指导课”为主题的专业培训。目前紧张而充实的习作培训已经结束,可我们对于习作教学的研磨学习才真正开始。
这期培训杨老师和姚老师先是组织大家花费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去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然后针对自己所教年级的八个单元的习作进行概括和总结,这个过程是重新解读教材的过程。我们整日与教材做伴,却从未深入解读过,里面很多的`知识结构我们没有很好的领会到。
接着我们针对杨老师选定的一个单元设计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我们五年级要求设计的第八单元的习作。说实话,我一直想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却一直忽略了习作指导课上40分钟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然后是观课议课,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培训总结。
培训过程紧张忙碌,有条不紊,也收获颇丰。每一次习作设计修改的过程就是自己用心去完善课堂的过程,每次录完课堂实录静下来观看的过程也是剖析问题的过程,每次总结反思的过程也是将零碎收获上升为经验总结的过程。
通过这次以“习作”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培训,我从心底重视习作指导课堂40分钟。本着尊重课堂、尊重学生的角度,我们如果愿意在40分钟里与孩子们一起徜徉在读、说、写的文学海洋里,那么学生也会在精心浇灌中茁壮成长。
同时,教师在习作指导课上应让学生充分重视习作提示,认真阅读习作要求。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学生在平时的考试写作中也会认真阅读卷子上的作文要求,不至于出现偏题、跑题、审题不清的情况。
在习作选材时,尽量引导学生多留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和表达,让生活中每一件事、物、人经过文字的打磨都能成为我们作文中熠熠发亮的珍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方法,善思考,还需要有阅读的积累。阅读本身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每一位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爱阅读、善阅读的人,引导着孩子们在阅读写作的诗意长廊中尽情徜徉。
培训虽已结束,思考从未停歇。成长,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