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课心得体会参考5篇

时间:2024-03-05 11:42:36 分类:心得体会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在产生不少启发后,大家都要认真记录在心得中,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民族课心得体会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民族课心得体会参考5篇

民族课心得体会篇1

何鹏洲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正所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不同的民族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却有着同一个信念: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成为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老舍先生也曾说过“大家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无数的名人曾被民族的团结所感动,无数的名人曾被民族团结的力量所震撼!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可能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吗?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就别说民族团结的力量有多大了?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少年儿童在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能力也增强了。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象征,每个人都在悄悄的为民族团结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默默的放飞着一只和平鸽,全国人民友好团结是每个个人心中最渴望的事。只有民族之间团结一心,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昨天的悲惨现象才不会发生;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走向国际社会,走向真正的辉煌!56个民族用不一样的语言,说着一样的话: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永远向前。

民族课心得体会篇2

我们知道,家园意识是一种文化上最基础的认同,生于斯,长于斯,这片水土,构建了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构建了精神家园。把祖国当自己的母亲,把新疆当成各民族共同家园,都是这种文化认同的最真挚最纯净的精神维系和情感归宿。也故如此,在共同家园里,各民族是一家人,各民族团结一家亲。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可以说是把积累多年的推进民族团结的经验,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个高度就是回归到求真务实的“结对认亲”工作中。我们知道,认亲,是情感上的交融和关联,是对社会关系中稳固而强劲的文化脉络的确认,这也促进了社会“陌生人”向“亲人”的文化复归,将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关系深深植根在新疆大地之上。

一家人,维系的是共同的文化血脉,寻求的是共同的梦想,维护的是共同的至高利益,融汇的是共同的正向能量。结对认亲活动,逾越了空间距离,拉近了心灵距离,以心交心,认亲结对,核心是要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结出民族团结的果实。

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确保“活动一人不少,全员参与”,达到“全覆盖”,这在新疆民族团结的进程中,也是罕见的。全覆盖效应,强调了民族团结人人参与的意识,党员干部要参与,援疆干部要参与,同样也可以带动全社会各民族人民共同参与。

民族团结结对认亲,因此形成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关心民族团结,承担社会责任,与基层各族群众结对认亲,村村有亲,人人有爱,共同奔小康,共同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做基础工作,做雪中送炭嘘寒问暖的工作,做争取人心工作。

此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规定“要经常走访,坚持每两个月与结对认亲户开展一次交流活动”。这就强化了结对认亲的互动性。“3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认亲不是终极目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形成合力,形成同心圆才是真正目的。“串串门、聊聊天、跳跳舞、唱唱歌”,解人之忧,宽人之心,在结对认亲中,密切干群关系,凝聚民族关系,互动是最有效的途径。

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可以说是又一次改进人与人基本关系的正能量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社会的互动性不断强化,社会关系不断淳化,社会共识不断深化,源头活水,涓涓汩汩,给我们的社会关系带来新的润泽,同时也保证了不同层面的人,在结对认亲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维护民族团结,是进行时态,是不断依靠每个人付出和努力的艰巨工作,所以,若想收获民族团结带来的社会之利,就要承担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的社会之责。一家人,让我们满怀家国情怀,不分彼此,和谐相处,担起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一家亲,让我们结对认亲,同声共气,血脉相连,心手相牵,在亲人的微笑中,看到希望,在亲人的信任中,走向未来。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困难。 各民族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断提高各民族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营造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氛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今天是第__个民族团结月,我们班进行了关于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好了,什么时候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反之,就会出现社会混乱,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新疆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反分裂分子在意形态方面的渗透。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在腐朽的清王朝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疆也没有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今天的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坚 m.1mi.net 强柱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已被举世公认。我们正告那些妄图制造谣言、搞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各种恐怖活动的人: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闹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从思想上筑起反分裂的钢铁长城,积极为建设平等的、团结的、互助的、和谐的民族关系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是一家……悠扬的歌声,传入我的耳中。民族的团结,关心国家的兴亡。

大家对五十六个民族有多少认识?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汉族,其余都是少数民族。这之中有回族、瑶族、藏族……而且,他们又都有自己的神灵、讳避。

比如回族,他们不能吃猪肉,因为回族人把猪看作灵物,是不能吃的。并且,回族人绝不吃意外死亡的鸡鸭。再比如羌族,他们在四川西北部生活,周围有许多高山,人们便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雄伟的碉楼,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它用来储存粮草、抵御外敌入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想让国家昌盛,民族的团结才是首要。秦朝时期,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直到现在,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十几个朝代。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年时间,新中国由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的民族团结,没有内战。中国自行发明了火箭、军舰、潜艇等现代军用物资。只要民族团结,定可振兴中华。

民族的团结,成就一个国家的兴亡。

民族课心得体会篇3

图为2024年第一期“云岭楷模”发布会上,杨竞生亲属代其领奖。 罗婕 摄

图为2024年第一期“云岭楷模”发布会上,杨竞生亲属代其领奖。 罗婕 摄

中新网昆明6月13日电 题:追记已故民族医药专家杨竞生:一生执着科研 勇攀药学高峰

作者 罗婕

13日,2024年第一期“云岭楷模”发布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上,追授为民族药物采集研究工作付出生命的云南药检事业奠基人、著名民族医药专家、药学科学家杨竞生“云岭楷模”称号。

近日,记者探访杨竞生在云南昆明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追记这位穷尽一生只为探寻药用植物的已故民族医药专家。

图为杨竞生(右)制作标本。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供图

杨竞生1921年出生于广东省,是云南省药品检验所(后更名为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云南省药检院”)创建者之一,被誉为中国中草药、民族药和藏药界有名的“活药典”、药用植物的“取经人”、藏医药资源的“朝圣者”。

走进杨竞生的家中,空间不大的房间中简朴而整洁有序。他的大女儿杨婉明告诉记者,家中陈设已与当年大不相同,从前客厅靠着两堵墙打了书架,从上到下堆满了书。杨竞生的房间里,除了柜子以外,四周全是书。

“父亲只要不出差,就是坐在书桌前埋头写字,后来他照看孩子,一只手抱着外孙另一只手看书写字。他就像个‘书呆子’,书就是他的嗜好。”杨婉明说。

图为“竞生乌头”标本。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供图

杨竞生于1950年来到云南工作,后进入药监系统。往后的50年间,他风雨无阻地在云南各地进行采集考察活动。50多斤的药材标本采集工具,1件自己改制的塑料雨衣,1个指南针,这些装备陪伴杨竞生踏遍了云南几乎所有高山和西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雪山高原。

云南省药检院院长范兵回忆,杨竞生一生爱药成痴,为药用植物的采集、鉴定和考证倾尽心血。“几乎每年的3至9月他都在野外进行采集考察,为了尽可能采到新的植物标本,专门往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钻。”范兵表示,当时云南省药品检验所90%的标本都是杨竞生亲手采集,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里有一半以上的标本也为他所采。

在交通欠发达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杨竞生常常独自背着行囊进山,在一次次野外考察中九死一生。1979年,他前往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进行野外考察,途中不慎失足,从流石滩上滚了下去,治疗数月后戴上钢背心支撑了三四年才勉强复原,落下终身驼背。

图为杨竞生(右)在雪山上。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供图

云南省药检院主任药师明全忠那时刚到药检所工作,他作为助手跟随刚重伤恢复的杨竞生到怒江、德宏、临沧、大理等地进行多种民族药的调查。他回忆,“我们在怒江遇到塌方,公交车停运,我随杨老师一天徒步行走30公里,还背着录音机、标本夹和几本高等植物图鉴。杨老师当时身穿钢背心,可想而知他要忍受多大的痛苦。”

在传统药界,杨竞生对于中药、民族药都有重大贡献。杨竞生熟知云南几乎所有的传统药,对云南26个民族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民族医生的用药经验,采集标本,发现了“竞生乌头”“竞生翠雀花”“杨氏紫薇”等多个新种。

退休后,不顾身体病痛、年事已高,杨竞生仍多次只身前往野外进行采集。2002年,81岁高龄的杨竞生最后一次进藏考察,在收集藏药资料的途中意外失踪,和他一同失踪的还有当时《中国藏药植物资源考订》三分之一的原稿和大量藏药植物彩照。

2021年6月,杨竞生百年诞生之际,他的遗骸在海拔约4600米的香格里拉大雪山垭口被发现,并确认于19年前殉职于药物采集现场。

杨竞生的一生中主编、参修了《中国民族药志》《新华本草》《迪庆藏药》《六省区藏药标准》《中国藏药》等数十种在药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文献,为民族医药的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他编著的《迪庆藏药》为藏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藏成药审评、藏药材的标准制定都以此为依据。在生前好友、学生及家人的帮助下,他的遗作《中国藏药植物资源考订》出版,全书约200万字,收载植物3100多种,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权威的藏药植物资源考订专著。

2020年,杨竞生通过中国药学会遴选、向中国科协推荐,入选30名“中国近现代药学科学家”,是云南省唯一入选的药学领域专家。

13日发布会现场,杨竞生的学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许建初表示,“山高人为峰,杨老一生都在攀登高峰,他就是我们心中的一座高峰。”(完)

民族课心得体会篇4

5·22恐暴案的血腥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稀释淡化,但这起灭绝人性的残案给予我们的思考却越来越清晰,让我们不得不回头看,也不能不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想法与深思。

新疆人民是坚强的,绝不会被几个恐暴恶魔所吓倒,绝不会被丧失良知的恐暴分子所吓倒,反而会愈来愈坚强,越来越团结,大家团结向前的步伐会越来越稳,追求幸福美好的步子会越来越大。在新疆各民族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的情况下,暴恐分子破坏我区我市各民族人们利益,制造血腥与恐怖,想使新疆各民族处于人人自危的恐怖环境中的阴谋是不会得逞,恐暴分子只会越来越孤立,因为新疆各民族包括维吾族人民都是追求幸福的,大家都希望安全稳定,都希望过好日子,都希望幸福平安。

在新疆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民族团结,一手抓恐暴严打。民族团结是新疆的生命线,要天天讲年年做,民族团结是我区我市的稳定之基,发展之源,是我们新疆建设发展的前提与根本。但是对待暴恐分子却没有团结可讲,因为他们是各民族的敌人,对待他们只有严打,只有保持高压态势,只有坚决打掉他们,对暴恐分子不要抱什么幻想,无数严酷事实证明,有些恐暴分子已经头上流脓脚底生疮——腐烂透顶,对待这些人就只有血与火。

暴恐分子想要破坏新疆各民族人们的生活,想让新疆各民族处于恐怖生活之中,实际上包括维吾尔族在内所有人都对此深恶痛绝,维吾尔族群众也深怕暴恐分子不长眼的炸弹会让自己的美好生活哪天消失,维吾尔族群众也深受暴恐分子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在新疆,暴恐分子越来越不得人心,已成为过街老鼠。

新疆各民族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暴恐分子这种破坏各民族稳定、幸福生活的恶劣行径,已经让全体新疆人们看透看穿。

新疆各民族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与周边国家已形成明显对比,让周围国家羡慕不已,在新疆,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老人都老有所养,孩子都小有所教,贫团者有低保,无房将有公租房,人们安居乐业,在我国经济飞迅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生活会更加美好,正是如此,追求美好生活的各民族一定更加团结,暴恐分子已是日薄西山,日暮穷途。

5·22暴恐案再次告诉人们,对暴恐分子绝不能手软,而在暴恐案发生时各民族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情形,又告诉人们,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民族幸福的源泉。

真是:新疆人民爱和平,暴恐分子难藏身。对待暴恐唯严打,民族团结更推进。新疆人民大团结,美好幸福便成。

民族课心得体会篇5

_年4月14日早晨,在青海玉树,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灾难。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生与死、火与血的考验面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不分地域、民族、界别、身份、信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和场面。大灾面前,各族人民携手并肩、互帮互助、无私奉献、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以最快的速度搜救生命、救治伤员,以最大的力度安置群众、安定民心,以最强的措施恢复秩序、恢复生产,以最短的时间拆危清墟、恢复重建,创造了人类在抗震救灾史上的众多奇迹。在救灾的队伍中,有来自西藏自治区的救援队,有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兄弟,有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大夫阿德力·阿布都热西提和他的同事们组成的“医疗救援队”,有来自汶川地震重灾区茂县6位羌族村民救援队,还有来自青海省湟中县大才回族乡马宝祥组织的一支160人的“农民工救援队”。救援的队伍中还有结古清真寺民管会组织的穆斯林救援队,从废墟里解救被困的藏族群众100多人,转移各族群众80余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青海玉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拯救那些被压在废墟下的骨肉同胞。青海电力职工杜金玉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玉树,被人们亲切称之为“阿福”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在倒塌的废墟中勇敢救出3名孤儿和1名教师,自己却在余震中不幸罹难……在玉树灾区,各民族群众之间团结一心、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就像三江源头的涓涓溪流,源源流淌;这些感人的瞬间,凝固成一个个图片和画面,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这种团结的力量,凝聚的人心,不仅感染着正在经受灾难的玉树人民,而且也在感染着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人们。经历灾难,我们真切地看到,各民族兄弟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割不断的民族骨肉深情,哪里就会有各民族同胞的全力以赴;经历灾难,我们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所有中华儿女的心都紧紧相连,各民族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经历灾难,再一次证明:在青海高原,长期以来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培育的血肉关系,在抗震救灾中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废墟上得到了升华。灾难中凸现的各民族大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成为玉树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彪炳史册,将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催人奋进。

目前,青海正处在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青海的建设和发展无论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我们要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形势,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开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民族课心得体会参考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