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的作文5篇

时间:2024-05-08 18:40:26 分类:心得体会

通过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传递和传播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优秀的作文要有精准的语言和准确的表达,能够清晰地传递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乐山大佛的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乐山大佛的作文5篇

乐山大佛的作文篇1

今年暑假的第四天,我和妈妈来到乐山,想亲眼目睹乐山大佛的丰姿。

上午,我们乘着游船参观乐山大佛。游船行使在岷江上,我正细细欣赏着两岸的美景,只听导游阿姨说:“厦门的朋友请上楼!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乐山大佛的正面。”

我上楼一看,眼前出现了一尊大佛,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啊!好大的一尊佛呀!”导游阿姨绘声绘色地向游客介绍:“以前乐山大佛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最大的佛是在美国,由于他们不热爱佛祖就把它给毁了,于是,乐山大佛就成了世界最大的佛了……乐山大佛历史悠久,在加上风化,它的‘脸’都变黑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乐山大佛是洗过‘脸’的”。

我站在船舷,仔细观察这尊巍峨雄伟的大佛,只觉得远处,站在它脚背上的人们显得那么渺小,就像一只只蚂蚁爬行在大佛上。从导游阿姨的口中,我还知道它建于公元七百十三年,从它脚底流过的三条河分别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当时三江汇合在这里,水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更猛,往往使过往船只触壁粉粹。凌云寺名僧海通法师见此情景非常不安,他想借助神力灭杀隐患,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他立即募集人力、物力、财力,远及江淮流域,历时九十年终于大功告成。”

望着这尊通高七十一米,耳长六点七二米,鼻长五点三三米,肩宽二十四米,脚背宽九米,长十一米,可围坐百人以上的世界最大的佛,我真佩服以前的古代劳动人民,在当时没有挖土机、铲车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竟然建成了这尊世界大佛,它真不愧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乐山大佛的作文篇2

大佛景区四周绿意盎然,树枝树干上卧着知了,仿佛在迎接来到游乐山的游客。蝉叫声突然变得清脆悦耳,消除了夏天的烦躁。我们开车去旅游接待中心,沿着滨江路走,很快就到了北门。然而,因为北门上山的路被堵住了,所以必须绕过东门。反正都是为了好玩。多走一会儿没什么。于是,我们去了东门。

到了东门,一切豁然开朗。有近两米宽的石阶,人来人往。有些人在拍照,有些人在休息。也许他们刚下来。然而,我没有停下来,向佛陀走去。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山顶。渴望见到佛陀,我一点也不觉得累,但我妹妹累得气喘吁吁。不能到山顶看佛,要经过凌云寺。凌云寺也是一个不错的景点。妈妈,他们都走累了,就在这里休息。凌云寺的房檐雕刻精美,佛教故事生动,真的很美!不仅门檐上有故事,寺庙墙上也有故事。每个故事都很精彩,我看得津津有味。

参观完凌云寺,我们来到了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大佛景区。刚从凌云寺出来,到了栈道门口,只看着佛头。他的耳朵大到可以容纳我,耳垂和我两臂一样长。他的脸很和蔼,嘴角带着微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能表现出不凡的气质。

从上面往下看,看不到整尊佛,只好走栈道。栈道上挤满了人。到达山脚需要一个多小时。然而好奇心驱使我去看。我们走在栈道上,每一步都很难移动。在半山腰,已经可以看到一半的佛像了。经过风雨的洗礼,他衣领的褶皱依然清晰可见。他的双手平放在膝盖上,身体直立,露出空气。

但是这个时候我还是看不到佛脚的脚掌,我要下去。越往下,路越危险。栈道越来越窄,石梯范围越来越宽,一定要扶上栏杆。前面有个大妈连前进都不敢。幸运的是,她的丈夫把她带到了山脚。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跋涉,我们顺利到达了山脚。自下而上往下看,佛的全貌就在眼前。他的大脚,宽达五人,无与伦比。我无法相信这个巨大的工程是如何在没有起重机、脚手架和电钻的情况下完成的。我不禁对当时的建筑工人肃然起敬。于是,我拿起手机,拍下了无与伦比的双脚和“建筑奇迹”。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溅水声中,依依不舍地结束了乐山之行。

乐山大佛的作文篇3

7月23日,我和妈妈来到了四川成都的另一个著名景点:乐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进入景区大门,我们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看着路边石壁间已风化的石刻雕像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相传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他不辞辛苦化来巨款,整整花了10年时间,后来又为了保护巨款自毁双目才得以有了今天的乐山大佛。

我们沿着窄窄的陡峭的九曲栈道往下走,完整的大佛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大佛两手放在膝盖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注视着江水,守望着对岸的居民。乐山大佛真的好壮观啊!它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仅其一双脚背就可围坐数百人!当我和妈妈走到它脚边的时候,显得我们十分的渺小。大佛依山面水,气势磅礴。难怪乐山的人们都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导游还告诉我们说:“大佛的身体与两边石壁上面有许多的圆孔,这些独特的设计是工匠们为了保护大佛不受雨水的侵蚀而巧妙设计的排水设施,隐而不现。在大佛的发髻与衣襟部分都修建了排水沟,所以千年来一直保持了大佛的原貌。”真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点赞!

看完大佛再来到天下闻名的古寺——凌云寺。踏进大门就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刻四大天王,他们两眼圆瞪,威武而庄严。走过四大天王,寺里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我们也点蜡烧香,以表诚意。

坐在返回成都的大巴车上,我们仔细回味着乐山大佛,感叹着它的雄伟壮观!

乐山大佛的作文篇4

乐山大佛自古以来就是四川的名胜,游人络绎不绝。自从2003年与峨眉山一起被列入文化遗产后,到此参观的游客更是如入庭院,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围观拍照,大佛从此受到更多人的瞻仰和赞美。这个星期,我终于来到这名胜古迹。

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三江口,远远望去,三江口碧波荡漾,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点点光斑,犹如仙境,那座山,就是一座“隐形”的睡佛,躺在这仙境里,无比的遐意、舒适,这就是所谓的“大佛睡碧浪,飘飘应悠哉”的美景!山间若隐若现的一条线逐渐呈现在眼前,错落有致的青石阶蜿蜒而上,爬上半山腰来,梯子迥然不同,石板饰以花纹,多以云彩飞龙为题,两侧佐以扶手,多以怪石虬枝为主,更可爱的是扶手上雕刻着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狮子:有的抱着球,向我们调皮地吐舌头;有的则静静地卧着,眯着眼睛打量每一位游客,有的则张牙舞爪,作势欲扑;有的亲昵依偎,憨态可掬,再加上两边碧绿的屏障,石缝间清新的小花,眼前顿时充盈起来。突然,一副石雕跃入眼帘:一条青龙在江中翻腾,掀起滔天巨浪,浪花摔向岩壁,颗颗珍珠便四散开来;一只吊睛猛虎雄踞于山岗上,昂首狂啸,叫声震动天地,使鸟兽惊恐四散、枯叶簌簌落地。这,便是威风凛凛的镇邪神灵——“青龙白虎”。

将近山顶,择足凌云寺,凌云寺共分三层,第二层三层为后来修建,西式风格,两旁呈钟楼式建筑。整个凌云寺规模不大,却散发着浓郁的佛教气息,海通大师的雕像端坐其中,那“自剜双目”的动作向世人昭示着善与恶。

趟小溪,穿山涧,踏云际,从山巅转身而下,随着拥挤的人流,来到大佛的脚下。仰望大佛,他总高约71米,头发由螺旋纹的圆盘一层一层地叠起来的,虽经历了千百个春秋,依然乌黑亮泽,其额宽嘴阔,双耳垂肩,慈眉善目,鼻挺脸润,声色不露冥思尘世,正襟危坐镇镇邪除恶,大佛胸前还有千尊小佛,他们个个形态各异:有的安神闭目,有的皱眉蹙额,有的还东张西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大佛如容世间万物般将其纳入胸怀。大佛宏伟高大,仅一双脚面上便可以围坐一百多人,据记载,当时修建该工程耗时九十余载……

“鱼米之乡金天府,翠山碧水雄大佛”,乐山大佛,令人神往。

乐山大佛的作文篇5

早就听闻乐山大佛雄伟壮观,气势如宏了。今日,我们带着无限的期望来到了这个神圣的佛家圣地。

一进大门,一股湿气扑面而来,我只感甚为凉爽,还有点冰冷剌骨,与外面火炉般的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我时不时东张西望,周围攻的岩石已长满了鲜绿的苔藓,用手摸了摸,再闻一闻,好似还有一股清香。接着,我们便来到了一个稍微空旷的厅里,正前方的墙上刻着一个鲜红的“佛”字,凑近一看,还是苏轼写的呢!

我还没吃惊完,一只强有力的手已把我从人群里拽了出来。“好看的还在后面呢绒”爸爸望着我,一脸的兴奋。步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人山人海,竟然有如此众多的游客幕名而来,都依次在排队下山去看著名的乐山大佛像。我一看这情形,着急了,照这样下去,何时才排到我们啊!爸妈过来安慰并教育我要有耐性,看了看这盘曲的“长龙”,无奈而又兴奋。

啊,自由了,我们终于从“龙”中解脱了出来,来到了险峻的栈道,这时的我被面前高达70米多高的巨大佛像所吸引和震撼了。只见它眼神柔和,表情肃穆,双手搭在脚上,非常端重,凝望三江。我看着、看着、惊呆了,感慨我们古代能工巧匠们付出了不知多少心血和汗水,造就了如此宏伟巧夺天工的大佛神像,给后人类留下了巨大的财富,乐山大佛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想着想着走了神,一脚踏空,险些摔下去。

当来到佛像脚下时,我还意犹未尽,想再走一次栈道,父母还在凝望着佛像,导游走过来,说是该带我们去进午餐了,哦!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现在才想起我们还未吃午饭,忽然觉得早已饥饿辘辘了。在享用了美味的特色菜之后,我们来到了一座桥前,桥身呈圆弧形,不过早已旧了。跨过桥面来到对面的山脚下,看着蜿蜒的'上山梯步,我有些放弃的念头,的确,我的脚也早已酸了。“继续?”爸爸点了点头,我们又出发了。

来到乌龙寺,望着下面的大江大河,大家相继感慨……

远离了乐山,远离了大佛,但我知道:佛永存我心!

《乐山大佛的作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