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墙心得体会7篇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感受有很好的表达,一定要将心得体会写好,心得体会可以遵循我们的内心,促进我们不断思考和进步,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胜利墙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胜利墙心得体会篇1
75年前的今天,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胜利了!中国军民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从东北到长城,从长城到淞沪……面对日本人的侵略,有的人腿一软,头一低,跪下去了;但更多的中国人抬起头,挺起胸,攥紧手中简陋的武器,与日本人殊死搏斗!长达十四年的抗战,让多少完整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多少青年儿女永远沉睡在了远离家乡的土地上!。
狂妄的日本鬼子曾扬言:“三个月占领中国!”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时民不聊生、军阀割据、四分五裂、落后不堪的中国,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让侵略者也为之胆寒!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在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同学们,虽然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可付出的代价也不容小觑——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中国人民牺牲2000余万人,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人!
同学们,这血的战争,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意识到,没有一个强大、团结的祖国,中国将饱受屈辱,没有科技进步,中国将永远落后挨打!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75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勿忘国耻,时刻敲响警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吧!
胜利墙心得体会篇2
x月x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乔山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日。
x月x日下午,志愿者手持垃圾夹和塑料袋来到居民小区,对地面的烟头、白色垃圾和宣传栏、垃圾桶进行“地毯式”清理,确保环境卫生无死角。将近两个小时的清洁工作,志愿者没有一个叫苦喊累,小区面貌整洁清爽,过往路人纷纷对志愿者的行为点赞。
此次清洁家园活动表达了志愿者对祖国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活动结束后,志愿者纷纷呼吁大家:我们要崇德尚法、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胜利墙心得体会篇3
通过在培训班的学习,我在政治思想方面、教学业务技能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进步,切实体会到了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对所有即将走上讲台的教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此,我就在培训班学习以来的心得体会小结如次。
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这一事业的承担者就是教师。教师传递人类的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教师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人们用百年树人来表达教师工作的深刻意义,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崇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民族希望之所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大学教师又以其特定的历史任务,起特殊的社会作用,构成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大学教师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特殊的作用是:其一,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级专门人才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中起骨干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取决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昌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的整体进步,很大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而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又取决于大学教师的工作。其二,大学教师,既是文化科学的传递者,又是文化科学的创造者。历来对人类社会有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活动家,不少是荟集于高等学府或当过大学教师。人们往往把大学教师这一职业同文化发达、科学昌盛、政治民主、人类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学者、专家来称呼大学教师,把大学教师的声望作为一个国家学术水平的标志,把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作为一面文明建设的镜子,能够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是光荣的。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我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首先是对什么是高等教育及怎么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高等教育就是在完全的中等教
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品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这就要求我们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念,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是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了更进一步的把握。师者,人之模仿也,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教师,赋予教师以崇高的荣誉。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辛勤而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民族的文明过程必将中断,人类将永远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之中。因此,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纯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不仅因为它的光荣,还在于它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在于其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尽心尽力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并以自己的崇高道德品质言行一致地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材。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它对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再次是明确了高等教育法与教师权利和义务,学会了运用法律法规来处理高等教育中的纠纷与维权。国家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同时也用法律形式确保了教师与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朝着依法治教、依法育人的方向发展。
在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在政治思想上有明显进步的同时,我在教学业务技能亦有大幅的提高。
第一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的教育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运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是认识到了学习《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想我们这种刚走出校园,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一方面对大学教学理论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又缺乏大学教学实践经验,对大学教学的过程认识不足。青年教师只有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后,在欣赏别人的教学科研成果时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把它用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养,并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开拓和创新,取得新的成果,从而促进大学教学理论的研究,推动大学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方法的更新。
高校教师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总之,高校青年教师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对我们这种即将步入高校教师这一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的青年人来讲是有深远意义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胜利墙心得体会篇4
历史总是以沉重的脚步向前迈进。历史的时针是艰难与曲折、崎岖与坎坷的“合金”,拨动沉重的历史时针无疑是一曲壮美的凯歌。毛泽东同志就是那位拨动历史时针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一直在华夏儿女的心头燃烧着……1934年10月开始的25000里长征,纵横11个省份、攻占__多座县城,进行了300余次大大小小的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和堵截,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沼泽,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林莽沉沉,巍巍青山,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泥泞草地,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刺骨,雪压冰封,林海茫茫,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既是为了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为了吸取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弘扬长征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当年长征,物质极其匮乏,条件十分艰苦,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不具备,但是红军将士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千山万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鱼水情,靠的是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到的跟名英雄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
一、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次伟大实践。弘扬长征精神,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财富
毛泽东同志说过,“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的胜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同志率领部队到达永新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由毛泽东同志任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朱德任总指挥的红军第一军团,由于全面实行了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加强了军队内党的建设,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当时,这支仅有2万余人的红军队伍,成为全国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王明“左”倾路线在根据地的推行,直接削弱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指挥能力,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为单纯的打仗一项,导致革命的巨大挫折和损失。由于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我们党才能够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并且克服了张国焘退却逃跑路线和分裂党的阴谋,最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因此,弘扬长征精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历来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目标为目标,以党的任务为任务,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和发扬红军坚决听从党指挥的优良传统,时刻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巩固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做党的理论路线纲领的坚定捍卫者和模范实践者。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才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集中统一,才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力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到古田去,重温历史、寻根溯源,接受思想和精神的洗礼,人民军队才能更好前进。20_年_月,出席第一次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鲜明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明确了政治工作的指导原则、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把我军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到新境界、推向了新舞台。
二、红军长征的胜利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胜利。弘扬长征精神,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必须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点燃军队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革命激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和壮举!长征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频繁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紧追不舍、围攻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红军却凭借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爬雪山过草地。为什么红军会有如此钢铁般的意志、坚如磐石的信念?因为他们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炮火硝烟,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难以想象到的艰难险阻。面对各种险恶环生的环境,红军表现出了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靠着英勇牺牲、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革命意志,红军冲破了一道道敌人的封锁线、包围圈,抢渡了乌江、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战胜了一切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长征,对每个革命战士都是一次坚定理想信念的严峻考验。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条件的险象环生,党内分裂主义的干扰,都没能阻挡红军胜利地实现战略转移。为什么?就是因为红军战士有理想、有信仰,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正是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点燃了红军的革命激情,把广大官兵凝聚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之下,使红军在艰苦复杂的斗争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维系和增强了团结,激励红军战胜了强敌和种.种艰难困苦。在条件最艰苦、战斗最危急的时刻,各级领导、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鼓舞和带动官兵前进。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强有力的革命精神的灌输,使广大红军官兵能够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始终保持着钢铁般的意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历史的丰碑。红军艰难奋战,转战数万里,其根本动力是他们对崇高共产主义理想的热切追求,以及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灵魂。党的以来,人民军队宏图绘就。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强军目标之本。20_年_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20_年_月_日,在井冈山上动情地说:“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他同时号召:“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今年,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必须牢记的嘱托,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弘扬长征精神,像红军那样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人、鼓舞人,把红军当年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境界、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艰难困苦中将革命不断引向胜利的理想信仰,作为我军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强大利器和法宝,努力把长征精神化作时代号角,用长征精神砥砺奋进,开新图强,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阔步前行。
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红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团结战斗的凯歌。弘扬长征精神,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官兵之间的团结,同舟共济谋发展
四、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壮丽史诗。弘扬长征精神,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长征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壮丽史诗。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人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的决心和意志。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红军的艰苦奋斗,集中表现在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敢于胜利、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与险恶环境、凶恶敌人的一次最残酷的殊死较量。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官兵表现了顽强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出的精神,才使中国革命从失败中奋起,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转战途中,红军将士天当房、地作床,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相依生存,互助前进。在饥饿、寒冷、疾病、死亡面前,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战斗士气,谱写了一曲革命乐观主义的壮丽凯歌。万里长征,艰苦卓绝。长征中的作战,更是在敌强我弱,红军兵力、装备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进行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红军官兵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披荆斩棘,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有了这种气吞山河、勇往直前、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革命英雄气概,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前进步伐。在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同样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继承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要求,发扬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五种革命精神”和_同志倡导的“64字创业精神”,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廉洁奉公、自觉奉献,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和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永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当前,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思想追随,要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凝聚军心意志,确保我军始终在党的旗帜下胜利前进。20_年新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军转发《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亲自领导和主持起草的这份重要文献,确定了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宏伟蓝图。_制定《贯彻落实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总体部署方案》,细化分解110项具体任务,向全军下达落实政治建军方略的总规划、任务书。全军部队坚决贯彻和_决策部署,按照“四个牢固立起来”“五个着力抓好“的要求,扎实做好贯彻落实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时至今日,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军各项工作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珍惜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和人民在历史中结成的鱼水之情;必须坚持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不惜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必须维护党和军队的团结,确保听从党中央、_的指挥。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是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通过深刻了解我党和我国人民为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而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众志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新长征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胜利墙心得体会篇5
从瑞金到陕西的长征征程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
为什么这漫漫征程可以成功呢?因为他们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们能为集体牺牲自己: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机枪眼,让自己的战友安全度过机枪口,自己却中弹而牺牲;也因为他们坚强不屈,永不言弃:在过草地时,许多地方看上去象草地,但踩下去才发现是死泥潭,但他们却没有退缩,没有害怕,继续向前;更因为他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在漫漫征程中,他们能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决不会自己先起内讧,在粮食紧缺的时候,一只金色的鱼钩钓起的鱼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全连的战友先尝。多么可歌可泣精神啊!如此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又怎能让它毁在我们手中呢?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具有远大理想,然后朝这个理想顽强奋斗,将梦想变为现实,让人生道路焕发光彩,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神州五号”才能成功飞上太空,中国人民的梦想才得以实现。如果当时杨利伟想到只是自己的安危而退却了,那“神州五号”的设计和创造者废寝忘食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如果他退却了,中国人民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如果他退却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不会屹立于全世界了。顾炎武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么,国家的兴衰是和我们紧密联系起来的,我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也许杨利伟就是想到了这一点,他才会义无反顾地甘愿乘飞船进入太空,他才会将理想和祖国的兴衰、命运结合起来。
传承长征精神,也是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我们要时刻铭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地球之巅——青藏高原的铁路才能建成,青藏高原铁路才会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世界上穿越里程最长的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等一系列光荣称号。才能结束了世界屋脊没有火车站的历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正因为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精神,在那么寒冷的情况下,他们摆动了冰冷的钢铁,他们开凿了深远的隧道,他们建成了史无前例青藏铁路。
传承长征精神,更要发扬万众一心,团结拼博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应当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依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去奋斗!正因为有长征精神,中国女排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她们能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她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生死相助,生死相依,直至得到赢的希望。最终汇集成为强大的力量,为祖国赢得荣誉。特别是今天,我们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得一席之地,更应当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依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去奋斗。
如今,虽然我们不必再去枪林弹雨中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但我们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要能不屈不挠的求索,也要无所畏惧的前行,更要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个能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和崇高精神的象征意义。
胜利墙心得体会篇6
9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风雨如晦,使命如山。国家有难,英雄出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锤炼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续写好属于新时代的抗战精神“旁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侵略,革命先烈奋起反抗,用血肉之躯挽救民族危亡。“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勇于同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斗争到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在为民服务时,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丢开面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多听乡音、只说真话、善道实情,和群众“掏心窝”;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和群众“称兄道弟”,为群众排忧解难。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员、干部的纯洁底色。
胜利墙心得体会篇7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