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8篇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感受,这时候就需要写心得体会来记录,为了能够写出一篇全面的心得体会,我们就必须静下心来思考事情的发展过程,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篇1
朱熹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致”是求得、获得的意思,“知”是知识。具体理解就是说,一个人的教育学习的出发点就是从追寻事务本体而得到知识。《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完了,但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潜心修行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以格物致知之精神,探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言行一致之韧性,践行求知的每一步去躬行。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资源欠缺,农村学生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过多的高分低能例子不要多说,足以证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传统上认为的“授业灌输”,而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拿小学科学课堂来说,每节课试验的过程如果仅仅借助多媒体视频观察,久而久之学生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意动手,理论充足而实践短板。上一学期我校一股养蚕风潮,学校里的孩子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搜寻桑叶,为了科学老师养的蚕宝宝不挨饿。每天早晨办公室的门打开,就“报告声”不断,把桑叶留下,看一眼乖宝宝地变化就走开。哪一班上课,那一班的孩子就不想离开一秒中,围着看,看不烦。从蚕,到蚕宝宝每天变胖变长,到最后地蚕蛹,破壳而飞。这种生长的过程,是老师与孩子们共同的体验,绝不是袖手旁观的图片观看获得的知识所能给予的。综合看来,每一学科都可以运用“格物致知”地求知精神,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数学地手脑并用,对于知识存留一种怀疑求真的态度,用实践来探求知识的本真。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后人对此如何褒贬批判,这句话同样给予教育者们一些启示。最先要想到的就是陶行知大师。“ 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它是在“行动”的阶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其实无需要拔高理论,教师每一天的教学工作都是对“知行合一”的一种实践躬行。班主任老师每天早早地进班观察孩子一条的状况;任课教师备好课、将课堂创意无限激发;作业情况的及时反馈,榜样示范、家校沟通。谁能说这些就不是“知行合一”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无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最不平凡的事情。
希望我们这一代老师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践求疑精神与心与行,让教育燃起一股新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两学一做”基础在学,笃学党章党规、深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提出的要求是检验一名共产党员合格与否最起码的标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须自觉主动地逐句逐字通读党章,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同时,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须深度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做一名合格党员是这次学习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融入思想、融入工作,时刻对照党章规定,对照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要求,修身正己,自律自省,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贯彻“两学一做”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以“知行合一”践行“两学一做”。
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篇2
所谓"知行合一",是指对某事件进行了充分认知其过程和重要性,包括困难性等条件下,辅以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行动,从而达到目的,是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者无疆,绽放其美丽。
乐嘉带年仅四岁半的女儿参加沙漠徒步活动,应是考证过,对其过程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并做了充足的.准备的。作为成人,他应认识到这不是花前树下,林荫道上,不是百鸟悦鸣,怡然悠然,不是不知不觉一天三十六里就过去了;而是沙漠中,阻力下,烈日当空,汗水涔涔,头晕目眩;是幼龄童,娇闺女儿。我宁愿相信乐嘉早就较长时间有意训练孩子体格,适应冷热忽变;再者,乐嘉的背后,必有一个设施齐全的医疗团队作保障。如此等等一系列保全措施下,这才有了"沙漠徒步"。"知"其难,"备"其需,"行"就成了水到渠成。
任何一件事或惊天或离奇,背后必有原因或不为人知的真相,所以不能只看表面不合情理就愤然慨然,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非议对方。乐嘉所为,可能就如他所说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学会独立和坚持。如果女儿顺应此行,很难不说乐小花既拥有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又逐渐训练出强悍的精神力量,乐氏家族承传有人,也是对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表率和贡献。触龙说赵太后,就劝其不要溺爱孩子,应"为之计深远",给予一定的磨练和担当。古今有识之士皆不会一味顺从
孩子或别人,定会筹算谋划,一旦取定,便直往不悔。
当知其条件不具备不成熟,那就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物质条件较为丰裕,但精神贫乏,网络当道;身体疲乏,脂肪横行。如若我们在紧张的工作劳作闲余,借鉴"乐嘉育女"的方式,必要时丢掉网络,回归自然,锻炼身体,富裕精神,愉悦心灵,接纳自己,我想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空心人",形貌俱佳但眼神空洞;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低头族",形体单调,"方向一致",佝偻病态大脑昏昏。乐嘉育女,我们育己,知其弊,切其脉,护其根,洗净污,行其果,中通外直,亭亭立世。
当然,应知凡事不可"过",进退有度,方可行者无疆。乐嘉背后虽有强大的保障团队,但孩子太小,腿生红疹密密麻麻,脚起水泡难以入眠,小小孩子本不知愁滋味,却受此折腾,多多少少有些残忍。不妨等孩子大一点,再过两三年,身心会更成熟点。毕竟乐嘉作为名人,表率和榜样的影响不可忽略,如若经济稍富裕之族都去效仿,沙漠热闹,公路纷纭,大山喧哗,海里鼎沸,但有可能就会岀现医院挤挤,医生忙碌,药品突缺,而忙碌过后可能是长时间的质疑、冷清,肯定不是好事。
何况你我皆凡人,知弊切脉,行之有数,不好高,不骛远,忌盲从,忌全否,知行合一,进退有度,方行者无疆,笑迎此生。
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篇3
“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方法的主线、重要基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认真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作为一名新课改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深刻领会大教育家的教学精髓,做到在继承传统教法的同时有所创新。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就是要根据“做”的内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选择教法。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上的说明。在生活方面,他主张教有教的方法,学有学的法子,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另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教上教的是学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即使是学,先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来做来学,乃是实学。这些理论在现代课程改革中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现就“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的主动者,学生是知识的获得者。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
现代教育学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
八、九十年前就明确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出数学教学中“做”的重要。
1 “做”数学的含义
“教学做合一”是指“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同时,陶先生还指出: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上,在做中学的是学生,在做中教的是教师,我们应在做中求进步。先生还讲“做含有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产
生。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破坏。”细细品尝先生的论述,我们定会有这样的感悟:先生所讲的“做”,其实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实践,是一种创新。从中可以看出:“做”数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创新,从而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怎样“做数学”?
怎样让教师的“教数学”和学生的“学数学”的过程都转变到“做数学”过程中呢?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我觉得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教师变学生——“做”数学的前提。
陶先生一贯主张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要剔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变敬重,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变成协助。
比如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时,我们变纸上谈兵,为师生合作。用一些简单的物件一起制作一些教模,通过直观教具,让学生从具体的物体当中切实感受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里,愉快地接受知识,通过“做”,“教”和“学”都得到提高,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友谊。
教学生活化——“做”数学的关键。
要让师生真正能“做数学”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自主实践经验,自主创新。教学生活化就成了“做”数学的关键。教学生活化就是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数学生活化,那么,怎样做到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熟悉,
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函数》部分时,教者可以联系我们当地的gdp、cpi,重大工程的建设,了解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身边的事,身边的物,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是生活的道理。
例题生活化,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很抽象的东西较难理解,教学中可以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在讲解《集合》知识时,它与中文中“集合”的概念完全不同,这时我们教者就可以以所在班级为例题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把“集合”的概念弄懂、掌握。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线线平行、线线垂直”位置关系时,可以结合我们身处的教室里黑板的边框线、教室墙角线、天花板边框线所在的直线间的关系为例题来讲解,通过反复练习,举一反三,学生也就学会了,学活了。
练习生活化 ,凸显“做”数学的价值。
师生共同“做”数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面积、体积等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一下自家的室内各房间的实际面积。再比如学习了排列、组合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自己编题,相互检测,分有序和无序,再变通一些条件编出不同的问题,相互讨论,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从生活实际出发,挖掘出生动活泼的学习素材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目的是为了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更有趣。
思维创新性——“做”数学的目标。
无庸置疑,“教”数学、“学”数学和“做”数学中最重要的当然是
“做”数学,而“做”数学的中心是创新。教师变学生,教学生活化,还仅仅是为“做”数学创设条件,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教学效益,发挥出学生内在的创造力。
为此,我们要把静态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类似于数学家的探索、创造过程。从而激发探索意识,养成探索习惯,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时,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公式,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列。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同时也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特点。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公式。即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分别为:an= a1 +(n-1)d 和an= a1*qn-1。
这样,通过师生共同“做”数学,学会创造,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亲身经历,记忆深刻,知识点也就灵活掌握了。
数学学科教学一般都可以用“做”数学的方法进行“再创造”,它可视为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不断实践“做”数学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也深刻体会到从“教”数学和“学”数学到“做”数学的重要,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篇4
上周公司组织了一户外拓展活动,虽然此次拓展训练很短暂,但在训练中体会到的集体荣誉感和同事之间的信任将成为我们人生当中一笔重要的财富,让我们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挑战的惊呼,助威的呐喊,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欢呼,在充满刺激的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认知自我。“不要以为你势单力孤,有了团队,你也许什么都行!”“人本性,智慧具足”,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人的这种本性,通过量化了企业的共同目标、训练团队,树立赢的信念。“学就是做,做就是学”,这正是中国文化“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理论的具体实践。“而且,必须让每个人反复体验‘赢’的经验”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这种人格力量的驾驭下,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掘和体现。
通过此次的训练,不但考验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提高了在各种环境下的心理承压能力,更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张而精彩的训练结束了,每一个队员都是成功者,这就是充满活力与自信的美生人,在汗水与欢笑中,大家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体验。平时耳熟能详的“团队精神”变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带来了心灵的冲击,引发内心思考。
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篇5
任何事只要开始去做,永远不晚,今天终于动笔开始写书评,我没有写过书评,也没看过好的书评,怕看了,我就不敢写了。在豆瓣写书评,只是满足了自我的表达,写的好与不好,还望看见的人,路过就好。
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看了两遍,我想我会继续看下去,无论多少遍,每次都会有新的理解。这次最想聊的是知行合一,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这本书主要宣扬的就是,知行合一,它的意思是当你的良知和你的行动一致合一了,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能成为像王阳明一样的立言,立行,立功的三不朽的圣人。普通人都在追求更多智慧和能力,从而能更好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进而拥有更多的名和利!但是王阳明说,追求良知和行动的一致,比拥有更多的物质和名利更加重要!那么普通人如何得到和做到知行合一呢,我困惑我们如何确认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难道一出生我们就有良知,难道任何事良知都会告诉我们该怎么面对和去做吗?那是不是说,只要听从心里的声音,任何事都能很好的面对和解决吗?
我以为我们也是通过学习才认识什么是良知,难道人本身具有,无需外在去求索吗。那么学习的价值何在,过多的阅读和学习会不会让人更加迷茫,过多的工具和本事会让我们迷失自己真正的良知吗。知行合一告诉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内外本具有的良知,然后将良知和身体外在的`需求做区分,通过自己生活的磨练,发扬内在的良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我想,大致的逻辑就是这样,当然,作为普通人的典型代表,我觉得普通人没有必要一定要追求成为圣人,毕竟圣人少而普通人多,王阳明只有一个,孔子都只有一个,一个圣人的出现势必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普通人,如何做好一个普通人,一个身心健全,生活快乐的人都已经非常了不起!况且生活本身有其残酷和任性的考验,我们都无法掌控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去面对可能会一地鸡毛的生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给了我一个解决自身问题的思路,我想我会继续学习王阳明的想法,深化对阳明先生思想的理解,或许我会有另一番感悟!
感谢阳明先生,感谢自己的认真,我喜欢这样不断成长的自己,我会坚持做这样的自己!
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篇6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通过听闻获得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的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传播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也曾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学生空谈理想,最终无所成就。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实现闻、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篇7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资源欠缺,农村学生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过多的高分低能例子不要多说,足以证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传统上认为的“授业灌输”,而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拿小学科学课堂来说,每节课试验的过程如果仅仅借助多媒体视频观察,久而久之学生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意动手,理论充足而实践短板。上一学期我校一股养蚕风潮,学校里的孩子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搜寻桑叶,为了科学老师养的蚕宝宝不挨饿。每天早晨办公室的门打开,就“报告声”不断,把桑叶留下,看一眼乖宝宝地变化就走开。哪一班上课,那一班的孩子就不想离开一秒中,围着看,看不烦。从蚕,到蚕宝宝每天变胖变长,到最后地蚕蛹,破壳而飞。这种生长的过程,是老师与孩子们共同的体验,绝不是袖手旁观的图片观看获得的知识所能给予的。综合看来,每一学科都可以运用“格物致知”地求知精神,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数学地手脑并用,对于知识存留一种怀疑求真的态度,用实践来探求知识的本真。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后人对此如何褒贬批判,这句话同样给予教育者们一些启示。最先要想到的就是陶行知大师。“ 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它是在“行动”的阶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其实无需要拔高理论,教师每一天的教学工作都是对“知行合一”的一种实践躬行。班主任老师每天早早地进班观察孩子一条的状况;任课教师备好课、将课堂创意无限激发;作业情况的及时反馈,榜样示范、家校沟通。谁能说这些就不是“知行合一”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无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最不平凡的事情。
希望我们这一代老师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践求疑精神与心与行,让教育燃起一股新力量。
家校合一的心得体会篇8
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
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
自从习总书记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知行合一这个词后,社会好像一下就风靡起来。然后,提出这个概念的明朝王阳明不知不觉间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王阳明是谁?百度一查不要紧,在历史上王阳明实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国藩、蒋介石是他的铁杆粉丝,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非常佩服,甚至日本明治维新运动都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其哲学思想、政绩、军功、文学、书法等几个方面看称千古圣人一点不足奇。
于是我马上粗读了一点《传习录》,从中领略了心学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从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与生俱来!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妈呀,这些以前我怎么不知道!这么厉害的王阳明,怎么会在我5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妄称是读书人,丢人啊。很想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得知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正是最适合了解王阳明的,为了省钱,在网上听了一遍。很感兴趣还不过瘾,于是就到书店又买来纸质书看,其中内容完全颠覆我的认知了。
这本书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并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作了重点介绍,从龙场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把王阳明心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听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意义。
当今社会虽然有了巨大的科技进步,物质丰富金钱万能。但是人的灵魂却出了问题,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外其他正常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物欲横流、假货横行、为了个人私欲损公肥私坑蒙拐骗,人们的良知被蒙蔽了。当我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我的心中同样会不平、不静、不忿、不服。我能感觉自己的良知,但却很少用良知指导做事的行动。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知行合一让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必须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谓致良知。当下,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无心静下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知行合一了。因此,习总书记多次在中央重要会议、场合谈到知行合一,就是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我终于明白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是是什么意思了,同时,我也知道了知行本是一体,知而未行只是未知。也许,只有真正知行合一致良知,才能达到王阳明留给世上的最后一句真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