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山教学反思8篇

时间:2024-03-26 16:42:02 分类:工作报告

写教学反思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写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了优秀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五花山教学反思8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花山教学反思8篇

五花山教学反思篇1

开学初,学校就举办了一次全校性质的说课及教案设计比赛。当然,说课及教案设计的内容是相符的,都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4课《春到梅花山》。在经过说课,教案设计,上课这一系列的环节后。对于《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感想,在此简单说说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小片段。

一、创设情境、趣味复习时

在复习导入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如:小朋友们,悄悄地告诉你:你们来得太早了,梅花还没完全开放呢。如果,你们能读出梅花花骨朵儿上的词语,那么,梅花仙子就会让这些花骨朵儿全都开放。在精心的设计之下,此时以往相对比较枯燥乏味的词语复习,在学生眼中也变得十分有趣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学生能什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我认为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趣味性是相当重要的。

二、再读感悟、发展语言时

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看了很多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悟梅花的美。在此基础之上,询问学生,梅花是这样的美丽,你喜欢这美丽的梅花吗?经课堂实践下来,学生在看了美丽梅花的图片后,齐声回答喜欢。之后请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自己为什么喜欢它?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让学生从主观上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更让学生从文本入手,发展学生的语言。学生读完,交流自己喜欢梅花的理由。学生的感受是十分直观的,更是十分真实的。学生们在与同桌交流后,知道了梅花的美在于它的不怕寒冷,在于它的多,在于它的`淡淡的清香,在于它的“晶莹透亮”……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之上,再加学生对于第一自然段的整体感知,学生边读,边想,边议。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在我看来,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加以导向性的引导,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那么这节课的也就成功了一半。以上就是我对于《春到梅花山》一文几个小片段设计的简单看法。

五花山教学反思篇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软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课文写作者在不同地观察同一事物都不一样。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来了,小雨点落在其他地方,会有什么变化。

五花山教学反思篇3

课文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全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第二自然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借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潮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的重点是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春光花海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文中描写梅花,“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朵朵白云,晶莹透亮,发出淡淡的清香。”我让根据自己的'理解,上台表演“你挨着我,我挨着你”,遗憾的是学生没能用俏皮可爱的语气读出“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里,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还要进一步加强。理解“晶莹透亮”这个词时,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理解的词义,再欣赏美丽的梅花图,感受梅花的晶莹透亮,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在他们阵阵发自内心的赞美声中我看到了学生了解了文本以外更美的东西,开拓了他们的视觉,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一边读一边看画面,接着还让孩子们闭上了眼睛,边听边感受梅花的魅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有人这样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有“自主阅读”,才能谈“个性化的阅读”。这节课在文章理解方面尽量以学生自己理解为主体,在朗读上也让孩子们在情景交融中进行朗读与感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没能抓住“大道上”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去梅花山的人多,朗读训练还要进一步加强。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进行改进的。

五花山教学反思篇4

理解词语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由于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词语有一定的困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巧妙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理解。

1、“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朵朵白云。”“挨”是什么意思呢?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我让同桌小朋友做“挨”的动作,只见学生你靠着我,我挤着你,他们在亲身实践中理解了“挨”的意思。

2、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理解“晶莹透亮”这个词语时,我简单告诉学生“晶莹透亮”就是有点发亮,有点透明,然后请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你看到哪些东西也是晶莹透亮的? “我看见过晶莹透亮的小露珠。”“冰花也是晶莹透亮的。”“小雨点也是晶莹透亮的。”“我妈妈手上戴的钻石戒指也是晶莹透亮的。”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这些事物,我知道他们已经理解了“晶莹透亮”这个词。于是,我趁热打铁:“是啊,这一朵一朵的梅花就像清晨的.小露珠,美丽的冰花,闪亮的钻石一样晶莹透亮,美得无法说出来。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有了对“晶莹透亮“这一词语的感性认识,学生的朗读自然美得无法言说。

3、“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学生问: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啊?问得好!这也是我要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于是,我让学生想像说话:你现在就是去梅花山旅游的小游客,看到这么美丽的梅花,你会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陈可怡说:“多美的梅花啊!要是我永远住在梅花山上,那该有多好啊!”

陈姝骐说:“我好喜欢那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梅花。

李易骋说:“我会拍一张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

……

师:是啊!这么多的欢呼声、赞叹声,融合在一起,大家在梅花山上玩得非常快乐,这里成了——

生齐:“欢乐的海洋。”

五花山教学反思篇5

?春到梅花山》是一篇写景文,第一段写了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第二段写了人们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教学的重点是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借助课文中的插图,紧扣词句,指导孩子们边想边读,比较容易入境入情,读来生动而有感情。最难的倒是最后一句比喻句“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也许有人认为一年级不需要讲得多么透彻,但是个人觉得对语言的理解,有必要从小从点滴开始感悟。

我是这样讲解的:你们从哪里看得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刚开始,他们不明白,只是重复读这一句中心句。他们心里大概在想,课文中说喜爱啊!不过,也有能够明白我意思的,小年龄的操丹感悟能力特别强,马上就说了“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我追问:“这句话哪里可以看出人们喜爱梅花?”操丹语塞了。这句要理解的确有点难度,我不为难她了,便开始带着他们分析。我板书了“涌”,指名读,并想想什么意思?孩子们大多都知道“涌”与水有关,我补充说道:“一般的水缓缓地流动,等到水特别多,特别急时就叫涌动。所以,从这个‘涌’字我们可以看出,人就像洪水一样多,涌了过来,人多,也就证明了人们喜爱梅花。”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人多,孩子们一下找到了“人流”,我在黑板上画了“水流”,说“水源源不断地往前流,就形成了水流。那么,人不断往前走,像水一样,就叫——”孩子们马上应声到“人流”。课文写的多好啊,看花的`人像海洋里的水一样多,怪不得课文要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梅花山怎么会成为海洋了呢?”我故意问道。很多孩子陷入了沉思,有几个脑筋灵活的马上喊出来了“梅花山上的人像海洋里的水一样多。”

“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我引导孩子们看插图上,想象一下,欣赏梅花的人们一定会?——有说有笑,看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梅花,人们都笑开了花,梅花欢乐地盛开着,人们欢笑着,所以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是一句比喻句,要给一年级的孩子们讲透本体、喻体,那太难了,但是,如果就这样似懂非懂读过,似乎也说不过去,为什么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讲解一下的,哪怕只有几个孩子听得明白。

在我们苏教版的语文课文中,很多文章写得都很美,除了指导孩子们朗读好以外,细细咀嚼一下,品一品词意,读懂句子,读透文本,还是很有必要的。

五花山教学反思篇6

?春到梅花山》描述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课文的重点是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词句值得学生细细去品味,教学时我借助图片紧扣词句,让学生置身于春光花海中,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在读到“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一句中有一个动词“挨”,“挨”是什么意思呢?结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让同桌小朋友做“挨”的动作,只见学生你靠着我,我靠着你,他们在亲身实践中理解了“挨”的意思。“晶莹透亮”一词是本篇课文理解上的难点,我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加以理解:“你们看到过什么东西是晶莹透亮的?”大家的思维一下就活跃了“露珠是晶莹透亮的。”“冰花是晶莹透亮的。”“小雨点也是晶莹透的。”“钻石也是晶莹透亮的。”于是,我趁热打铁:“是啊,这一朵一朵的梅花就像清晨的小露珠,美丽的冰花,闪亮的钻石一样晶莹透亮,美得无法说出来。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有了对“晶莹透亮“这一词语的感性认识,学生的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课文最后写到“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欢乐的海洋”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时我结合上面“看花的人流”启发学生想象人们在干什么?有的说“人们在看粉红色的梅花。”有的说“人们在闻淡淡的`花香”“人们在梅花旁拍照”“有人在画梅花”“人们在看一片片的梅花”我紧接着引导学生“读到现在你最想说什么?”你听“梅花真美啊!”“我真想现在就去梅花山看梅花。”“我真想在梅花树下拍一张照啊!”此时我总结到:是啊,梅花山上的梅花那么多、那么美、那么香,才吸引了那么多看花的人,就连我们小朋友也吸引过来了,所以梅花山成了——学生马上接到“欢乐的海洋”。相信此时学生心中那欢乐的海洋景象一定是丰满的,那里有花、有人、也有自己了。

我想,理解词语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由于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词语有一定的困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巧妙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理解。

五花山教学反思篇7

?春到梅花山》一文是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意境很美的文章。课文图文并貌地描述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而,本课的教学,无须老师过多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很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在孩子们眼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个童话。

一开课我就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走进梅花山的轻松愉悦的情景,首先在《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背景中让学生观察大自然在春天有哪些变化,进而让春姑娘带大家走进美丽的梅花山,细细的欣赏梅花。

课文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全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第二自然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借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潮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的重点是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春光花海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文中描写梅花,“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朵朵白云,晶莹透亮,发出淡淡的清香。”我把几朵梅花做成了贴画,让学生动手贴一贴,理解何为“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然后让学生用俏皮可爱的语气读出“你挨着我,我挨着你”, 远处的梅花用几张远景的梅花图,让孩子们体会什么是色彩鲜艳的“彩云”,让学生以比较高昂的语气读“像蓝天下的朵朵白云”。理解“晶莹透亮”,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理解的词义,再欣赏几幅美丽的梅花图,感受梅花的晶莹透亮,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们随着镜头看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像片片彩云,晶莹透亮,一朵连着一朵,开得非常旺盛,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赞美声。从他们阵阵发自内心的赞美声中我看到了学生了解了文本以外更美的'东西,开拓了他们的视觉,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一边读一边看画面,接着还让孩子们闭上了眼睛,边听学生朗读,边感受梅花的魅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人这样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有“自主阅读”,才能谈“个性化的阅读”。这节课在文章理解方面尽量以学生自己理解为主体,在朗读上也让孩子们在情景交融中进行朗读与感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会进行改进。

五花山教学反思篇8

【出乎意料】

初读:

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孩子们边听老师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用问号在书上标出,或者提出问题,如果老师读得好,就请给掌声鼓励,如果老师哪读得不好,也请指出来。孩子们一听给老师挑毛病尽头来了,听得格外认真。我一番激情朗读后,当然赢得孩子们一阵热烈的掌声。接着该他们提问题了,我愿本想一年级孩子提不出什么问题,而且在上学期我试着让他们提问题,效果不好。设计这个环节只是想慢慢训练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质疑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我话一出口,就有十几只小手高高地举起,孩子们提的问题接连不断如“‘涌动、人流’是什么意思?”“‘晶莹透亮’是什么意思?”“‘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里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问题一语道破本文的中心所在。)“梅花不是在冬天开吗?为什么课文说春到梅花山?”……我惊喜地发现他们提的问题抓住了课文主要词语和中心,要不是下课铃声响了他们还会提出很多出乎意料的问题,因为还有许多只小手依依不舍不甘心放下。没办法铃声就是命令,我必须下课。这些孩子有一次让我刮目相看。

【我写错了该打】

在指导书写“寒”字时,我竟然把捺写成了点,没等孩子们反应过来,我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我提高嗓门说:“请大家好好看看老师写的……”还没等我说完一个孩子喊道:“老师你写错字了!那一笔应该是捺,不是点。”他指着我写错的笔画说。“是呀,真对不起,老师一时疏忽把字写错了,差点教给你们错误的.知识,该打!”“啊?!老师还挨打?”“对呀,今天回家我就自己打自己。”天真的孩子们一听忙说:“不行,老师改了就行了。”“不行,要不这样,你们要是把这个字写漂亮了,我就不打自己了。如果你希望老师挨打就不认真写。”孩子们一听连忙书写这个字,有的还赶紧擦掉认为写得不好的字。个个都认真的写起来,就连平时最不愿动笔的王迪都忙认真写起来,可惜他把这字写错了。我一看装作很沮丧地说:“唉,王迪把字写错了,看来我必须自己打自己了。”我听到其他孩子的轻轻的抱怨声,也看到了王迪不好意思的表情。我又一次从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就连他们父母都享受不到的深情与厚爱。

【在书上标记】

以前讲读课文时,我总是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在书上标记知识点,听课认真的孩子,书写快的孩子能跟上知道写哪。有的孩子就不无从下手。今天下午这节课,我用powerpoint里的“绘图笔”直接在打出来的课文上边讲边教孩子们在书上标记,效果很好,哪加重读符号,哪采用了修辞方法?标自然段,数句子,每句主要写什么?概括了梅花的三个特点:多、美、香。而且看着屏幕上的朗读标记,指导朗读更容易了。

【检查预习】

以前我总是先教读,再指名读。这样看不出孩子们在家有没有预习。今天我只是让他们自由读一边课文后,就分组开火车分句朗读。这篇课文一共有五句话,每句话都是较长的句子,很适合分句朗读。孩子们朗读情况并不如愿,被叫起来的大多不得停停顿顿,错字连篇,看出大多数孩子没有预习。当我总结情况时,读得不好的孩子也面带愧色。看来要养成预习习惯,以后都要这样大面积分句朗读了。

《五花山教学反思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