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精选7篇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规划课后作业和复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掌握程度进行必要的复习和巩固安排,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科学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科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吹泡泡的游戏中,体验创造以及成功的快乐,萌发爱探究的积极情感。
2、在自主操作中,了解吹泡泡的工具要有洞或者缝隙。
3、能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能创造性自制吹泡泡工具。
活动准备:
4个篮框、16个盘子、泡泡水、吸管若干9根、袋子里的四件件套15份、树叶若干片、铁丝若干、计时器、毛巾15条。
活动过程:
一、我们来玩吹泡泡
1、看准备的东西,猜猜今天有可能玩什么游戏。
2、提问:吹泡泡吹泡泡,怎么吹?
3、小结:吹泡泡是要把气往外吹,千万别把泡泡液吸进去,吸进去会肚子疼的,要学会保护自己。
二、用吸管吹泡泡
1、要求:保护好盘子里的泡泡液,不要把它弄洒了,洒了就没法玩了。吹泡泡的时候不要吹到别人的脸上和自己的脸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如果吹到了,赶紧用小毛巾擦一擦。
2、幼儿操作,巡回指导。
3、收管子。示意成功的小朋友坐下来。
4、请成功的小朋友说说、吹吹给小朋友们看看。
5、进一步小结:我们刚才都用吸管成功地把泡泡吹出来了。我们都要轻轻地用力,然后要吹很长是时间,不是“噗”一下吹出来。
三、用工具吹泡泡
1、提问:还可以用什么吹出泡泡来?以前你都是用什么(工具)吹的?
2、认识袋子里的工具。
3、幼儿猜想并尝试自主探索。
4、要求1:袋子里的四种东西每一种都要试一试,如果能成功地吹出泡泡,请把它放在桌子下的篮子里。如果不能吹出泡泡,请把它留在袋子里。
5、要求2:记住了还是那两个要求。保护好你的泡泡液,保护好自己,别对着小朋友吹。拿到了就去试一试,如果成功了抓紧时间把它送到篮子里来。
6、分享试验结果: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袋子里吹不出泡泡的.工具有什么。谁来说说你的袋子里还剩了什么。
7、请试验成功的孩子教教不成功的孩子,一起发现原因。
8、关键提问:泡泡从哪出来的?
8、关键提问:你们为什么认为xx可以吹出泡泡?泡泡从xx的哪里吹出来?
9、重要总结:有洞洞有缝隙的都可以吹泡泡来。工具有一个要求……
四、改造树叶吹泡泡
1、改造树叶:我的袋子里现在又有一样东西,它有洞洞有缝隙吗?它能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能吹泡泡的工具必须有什么?那你能想办法把它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
2、幼儿操作:拿到了就去试一试,有想法就去试一试。看谁能把树叶变成吹泡泡的工具,谁能当科学家。
3、落座,讨论怎么把小叶子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五、各种形状的铁丝吹泡泡
1、改造铁丝:我们的小叶子变出小洞洞就可以吹出泡泡来。那这个东西,认识吗?直直的,可以变形的。它可以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
2、谁敢挑战?我发现有人把小铁丝打了个圈,他会变形。这个圆形会吹泡泡吗?怎么弄呀,拧在一起。还能变其他形状吗?
3、拓展思维: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
4、在幼儿操作中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硬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响,轻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轻。
2、初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硬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变轻。
3、在游戏中,对声音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硬币、雪花片、玻璃球、小纸球、塑料盒每人一份。
2、水杯人手一只。
3、餐巾纸、不布、报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1、老师让幼儿听小铃声,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听到过哪些声音。
师:你听过的这些声音是一样响的吗?还是有的响,有的轻呢?(幼儿回答)
2、老师逐一出示玻璃球、硬币、纸球、雪花片以及水杯,让幼儿猜想这些东西掉在杯中发出的声音会是一样吗?(幼儿讨论,回答)
3、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一样响,有的说不一响,那到底会怎样呢?老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二、幼儿操作探索,并记录操作情况
1、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要认真倾听每种声音,试过的东西放在一边,比较过后要记录,声音响的用大标记记录下来,声音轻的用小标记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就响,软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就轻。
三、进一步探索,用不同方法使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变轻
1、师: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变轻呢?幼儿讨论,回答(可以用纸包、可以用布包、可以用报纸包等)
2、幼儿再一次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让幼儿比较。
3、师:那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响的声音,我们怎样来将它们变轻呢?幼儿讨论回答。
4、老师小结:我们生活中这些响的声音是一种噪音,多听了噪音对我们耳朵不好。如:我们可以用隔音板,或者听到噪音时,将耳朵捂住。
四、游戏《听一听》,辨别声音的轻与响
1、师:老师敲小铃,敲得响小朋友手就拍得响些,敲得轻小朋友手就拍得轻一些。
2、老师带幼儿玩游戏,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面粉的特性。
2、初步学会和面,能将干面粉变成面团。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面粉、水、盘子、勺子、水杯,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各种面点模具。
活动过程:
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面粉。
引导语:(出示面粉)咦,这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1、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吹一吹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2、集体交流,了解面粉的特性。
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粉状的、轻的。
二、观看教师示范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重点观察水和面粉的比例。
1、讨论制作面团的方法。
引导语:面粉 做什么呢?(面包、馒头等)做面包、馒头前要先把干面粉变成什么呢?(面团)怎样把干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2、出示三份和好的面团(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让幼儿猜测哪份面团做出来的面食最好吃。
3、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4、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
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
1、提出操作要求:①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②要及时揉捏面团。③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④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经验交流。
4、制作小点心,感受成功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体验物体沉浮现象。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能够根据沉浮现象将物体进行分类。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老师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出示图画)
叙述,在蔚蓝的大海里生活着好多各种各样漂亮的鱼,这些鱼在大海里游得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这些小鱼都伤心地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些游客来游玩,把好多废旧垃圾丢到了水里。这些垃圾严重污染了水里的环境,使小鱼生命受到了威胁。
2、“你们想知道人们扔到水里的都是些什么吗?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你们认识这些都是什么物品吗?(展示桌子上的物品,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
3、师:环境遭到破坏,小鱼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小朋友你们想帮助这些小鱼吗?那我们今天就赶紧组织一批打捞队,去帮助小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好吗?
4、可是,这些垃圾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入到了水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打捞队分成两队才行,一队去打捞浮在水面的垃圾,一队去打捞水底的垃圾。你们说好吗?
5、猜测活动。
师:小朋友,那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会沉到水底,哪些物品又会浮到水面上来吗?(教师操作演示,引导幼儿观察)
6、操作活动。
师: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样?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请小朋友对照自己的猜测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
7、师:小朋友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
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和物体大小没有关系。
8、师:对,它们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来,真有趣!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真棒!
9、分类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帮小鱼把垃圾打捞上来之后,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把它们装进垃圾箱里好不好?(出示两个带有上浮、下沉符号的纸箱。)
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指导幼儿认识沉浮标志,然后把下沉和上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箱子里,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10、小朋友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能当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了,现在让我们动起手来帮小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吧!大家要记得一定要把打捞上来的垃圾分别放在不同的两个垃圾箱里。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始行动吧!
四、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还有好多上浮和下沉的物品呢!请你们回到家里仔细找一找,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把你收集到的资料记下来,讲给大家听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瘪的乒乓球受热恢复原状的办法。
3、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乒乓球、空玻璃杯、热水、吹风机、筷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真观察实验。
活动难点:
理解瘪的乒乓球重新变圆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乒乓球。
1、小朋友们玩过哪些球或见过那些球啊?(举手回答)
2、老师给大家到来了很有趣的球,认识的.小朋友就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吧!
3、那么它跟小朋友们认识的篮球比怎么样啊?有什么不同和一样的地方啊?(利用比较了解乒乓球的大小、轻重)
4、可以找小朋友掂掂拍拍篮球在拍拍乒乓球。
5、小朋友们比较的非常好,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乒乓球你想怎么玩啊?(师范给大家看)
二、实验。
1、小朋友们玩的很高兴,可是老师这里有一瘪的乒乓球在哭泣说:"我不小心被踩瘪了,谁能帮助我呢?"
2、小朋友们快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呢?(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
3、小朋友们真棒,积极动脑筋想问题。
4、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它呢?
5、看看老师准备了什么?(幼儿说出准备的材料)
6、那这些有什么用呢?老师要做什么呢?(引发幼儿兴趣)
7、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仔细看哦!
8、老师这里有一个空玻璃杯,把瘪的乒乓球放进杯子里然后倒入开水,想想开水倒进去后会发生什么呢?乒乓球会不会在水底不出来了呢?哇!原来乒乓球浮在了水面上(过一小会)老师现在要用筷子取出乒乓球,小朋友们想想老师为什么不直接用手去拿呢?(引导幼儿说出里面是热水,直接用手很危险,倒入开水环节也会涉及安全问题)
9、咦,乒乓球瘪的地方怎么不见了呢?哪里去了呢?(引导幼儿说出瘪的地方鼓起来了)乒乓球又变得圆圆的了
10、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倒入开水后,乒乓球就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呢?(小朋友们猜想)
小结:乒乓球的肚子里都是空气,瘪的时候空气被挤得压在了一起,用开水烫,里面的空气感觉很热,肚子里的空气开始膨涨就是越来越大,瘪的地方就撑起来了,所以乒乓球又圆了
11、小朋友你们学会这个办法了吗?
活动延伸:
会跳舞的乒乓球。
1、乒乓球变圆了很开心,它说:"谢谢小朋友,我要给你们跳支舞"
2、乒乓球会跳舞好神奇啊!小朋友们想看吗?
3、拿出吹风机,吹风机把乒乓球吹起来并在空中跳舞
4、乒乓球跳的好看吗?我们来给它鼓鼓掌
5、小朋友们把会跳舞的乒乓球告诉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小结:小朋友们今天的课《有趣的乒乓球》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以后多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好不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们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受热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但是幼儿年龄较小,可能见过却不明白其原理甚至说不出原理的名称,所以本节课真正的目标是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仍然是具体形象的,所以不要求幼儿说出乒乓球恢复原来样子的复杂科学的原理,只需要知道用什么办法就可以了,因此只是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讲解乒乓球遇到开水是怎样变圆的,整个过程多以提问猜想为主然后进行验证,既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又培育想象力发展,既然设计的是一节小实验,就顺便让幼儿观察欣赏和乒乓球有关的有趣实验,因此设计了会跳舞的乒乓球,只是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充满好奇心,由于时间等问题不可能让幼儿一一操作,所以在幼儿离园时可以告诉家长回家和幼儿一起尝试。
至于乒乓球可以进行有趣的制作可以作为一节美工课单独去设计,让幼儿了解并动手操作,因此本节课没有涉及,实验时会有一些变量存在,可能过程会和预想的不同,这一点要有所准备。
中班科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替代物来构建纸桥。
2、探索使桥面牢固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替代物若干(如:厚薄不一的纸、积木、纸杯、书、纸盒、塑料瓶等)记录表 笔 桥的图片若干前期经验准备:观察并讨论过桥,对桥的功用及种类有所认识
活动流程:
一、各种各样的桥
和孩子一起回忆我们认识及看见过的桥。(对桥的构建部分、各种造法更清晰的认识,为后面的造纸桥做下铺垫)
1.上次我们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认识了许多桥,你们还记得吗?(在老师象征性的提问下,出示桥的图片)如:有一座桥,横跨浦西与浦东,桥面就象大旋涡,说说是什么桥呀?-------南浦大桥
2.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们更要感谢这些造桥的`人们,那今天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造桥人呢?
二、造纸桥
1.介绍材料
看看我们造桥有些什么材料,可以怎么使用呢?(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造桥想法)
2.鼓励幼儿使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构建。
1)桥面要牢固,比比谁的桥面载重多。
2)根据记录表记录下实践的过程及结果。
3)可尝试使用不同材料构建,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
3.交流与分享
1)请个别孩子来展示作品,并说说根据记录的内容说说栽重量。
2)小结:你们看了小朋友的演示,及自己的实践、操作,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或小问题吗?
A平面桥及弓形桥的载重量
b厚的桥面与薄的桥面的栽重量
4.大家来动脑,怎样使薄的纸也和厚纸桥面栽重一样呢?
三、延伸:
我们将把这一问题带入区域活动中进行探究解决。
中班科学教案篇7
【设计意图】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2、难点:
(1)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游戏,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导入语: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送给我们大一班一份特
殊的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快来找一找……对,一台大彩电,让我们一起欣赏电视节目吧!
(二)基本部分
1、向幼儿展示礼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了,它们在向我们打招呼呢,我们也来问候一下吧!“你们看它们玩的高兴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讨论)
2、与幼儿谈论天气,“你们看今天的天气怎样?那明天呢?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呢?”(引导幼儿说出观看天气预报)
3、师:“电视台里的气象员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谁能来模仿一下”,鼓励幼儿大胆模仿,教师给与肯定。
4、我们一起来听听电视台里的叔叔阿姨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
5、向幼儿提出问题:
(1)刚才你们听到哪几种天气情况?(今天小动物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先来观察周围图片上的环境,然后贴上对应的气象标志,教师对幼儿的操作给与及时的肯定。)
(2)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情况?(幼儿说教师出示气象图标)
(3)“刚才气象员在播报天气预报,那他们又是怎样知道的呢?
“气象员能根据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可是农民伯伯不用气象仪器,不用收看天气预报也能知道明后天的天气如何,他们是怎样知道的,是谁告诉他们的呢?(幼儿充分讨论)
6、看一看——教师播放课件
(1) 播放[蚂蚁上树]
老师:“它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听听小蚂蚁自己来解释。”点击[蚂蚁],“蚂蚁怎么说的?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2)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点击四幅[图片](鱼儿上浮/蜻蜓低飞/燕子低飞/乌龟“冒汗”)。“它是怎样来预报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动物的头部],检验幼儿的回答。
教师小结:“刚刚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那些变化呢?(幼儿回答,如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7、听一听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气象,他们还能通过听小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气象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①播放[青蛙知了]
“知了青蛙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教师用儿歌小结图片内容。点击[知了]学念儿歌。“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天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塘边呱呱叫。”
②播放[蜜蜂]学学小蜜蜂的歌“蜜蜂晴天去采蜜,早出晚归忙得欢;阴雨天气不出门,在家酿蜜不停工。”
③播放[鸡]“天要下雨,鸡不进窝”
8、学说心情预报,体验成功的快乐,争做小小气象员——通过听听、想想、说说心情预报,帮助幼儿理解他人情绪。
师:“心情预报真是太好了,老师这儿还有几位小动物,请你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些天气情况来表示?”
请个别幼儿到电视机前做心情预报,体验小动物的心情。
师:“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请配班教师播报心情预报: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森林电视台的主持人小机灵,现在播报心情预报,今天森林里大部分小动物心情晴天,只有狮子心情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心情预报播送完毕,谢谢大家收看,再见!
师:“现在老师请你也来当回主持人,预报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心情吧!赶紧和你的小伙伴先说说吧!”
(三)结束部分
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我们这有几个小动物,一起来预报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心情吧!(幼儿表演,教师给与鼓励)
(四)延伸活动
让幼儿到户外,看看天、花草树木、小蚂蚁等,猜猜明天的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
(五)活动反思
我想从活动设计上的几个特点和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分析一下。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同时设计提出问题,让幼儿投入到情景中去,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语言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力争在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上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同时,注重了语言、艺术与科学不同领域内容的整合和同领域的不同方面内容的整合以及多种活动方式的整合。
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会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这个活动,源于孩子们对天气的研究,但并没有结束在此次活动上。因为在进行这个活动前,我们生成了“小小气象台”“各种各样的天气”等话题的活动;在这个活动后,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生活中去体验、感受别人的情绪,并学会去帮助别人。所以我觉得要想组织好一次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老师把握教育的系统性和主题活动连贯性的能力,及老师掌握心中大目标、控制眼前小目标和随机接受新目标的能力。
深知自己的实践与理论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