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0的认识的教案通用5篇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估和反馈,很多教师在教案中预设了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0的认识的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0的认识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提高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3、产生探索的兴趣,发展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出谜语,请幼儿猜。
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圆球)
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二、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四、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五、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六、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七、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活动结束】
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利用准备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在幼儿经历了探索、发现→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教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数学0的认识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正确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会验证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活学活用,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图形。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并通过这一性质学会画垂线
2、明确不同情况下的垂线如何画,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积累运用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上数学课么?老师也很喜欢,这节课希望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知识的奥秘,分享成功的喜悦。
1、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知识。
生:我们学习了平行和垂直。请两名同学分别具体的说一说。
生1:在同一平面内……。生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预设:回答问题的同学说的不完整,不严密,可以找同学补充、纠正)
2、再次复习巩固垂直的概念
师生:完成学习单,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填空,并说一说要是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3、动手操作
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师:想一想该怎样画,用什么工具画?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用直尺上的.直角画,用量角器上的90度直角画
(预设,可能学生还会说,我用两个三角板拼成一个直角来画等等,只要是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生: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找几名同学来汇报
(预设:找几个有代表性的画法来展示)
师:评价并引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画垂线(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有一条直线l,他有一个好朋友点a,他们每天形影不离。
1、过直线上的一点a做已知直线l的垂线
生:思考后尝试画
师:找若干名同学来讲述他们的画法。
生: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与直线上一点重合,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他们相交的交点就是垂足,画上垂直符号。
(预设:一名同学板眼,描述,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疑议货发现错误,可以来纠正、补充)
(重点强调:三角板的直角边,直角的顶点,与……重合,垂足等等这些关键的说法)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天直线l的好朋友点a出去旅行了,我们可以用画垂线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联系,谁来帮帮他们。
2、过直线外一点a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
生:先尝试画
师:找两名同学来画
(预设:找两名同学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粉笔来画,之后询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再思考:过直线上一点又是怎样的情况?)
生:汇报展示画法。
生:发现两条垂线重合在了一起。思考总结过直线外一点垂线的画法,再尝试总结过直线上一点垂线的画法,并说明原因。
(预设:孩子可能会说出结论或原因,但也有可能说得不是很准确,很精简,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点拨)
师:做简单的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四、一鼓作气乘胜追击
一天直线l和好朋友点a在吵架了,点a不见了
4、按要求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生:尝试画
生:汇报演示
师:观察画图,说明问题,如果没有点的限制,可以画几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预设:无数条,因为直线式可以无限延伸的)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老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忙
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已知:长方形的。
提示: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相邻的两条边。
思考:可以用的方法来画长方形。
师:找一名同学读题,一名同学分析,同学们小组研讨。
生:汇报一下小组讨论的结果。
六、学有所得感知有趣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数学0的认识的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
活动一
活动名称:
我们去郊游
活动目标:
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
1、积木围成的池塘,池塘里有一条大鱼,许多条小鱼。一只青蛙,许多只小蝌蚪。
2、树模型一个,树上挂着一只大鸟,多只小鸟,多个苹果。
活动与指导:
1、谈话引出课题:"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教师与幼儿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让幼儿明确知道只有一个老师,有许多个小朋友。)
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地方?(池塘)
3、池塘里有什么?(鸭子、小鱼、青蛙、小蝌蚪)有多少只大鸭子?(1只)有多少只小鸭子?(许多只)有几只青蛙?(1只)几只小蝌蚪?(许多只)然后继续启发幼儿进行观察,想一想池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一个和许多来表示。
4、小朋友围坐在大树下休息,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说出树上有一只大鸟、许多只小鸟;一棵上有许多只鸟、许多片树叶、许多个苹果。
活动二
活动名称:
小猴儿摘桃子
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准备:
小猴头饰、桃树模型。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扮演小猴儿,围着桃树唱歌、跳舞。并引导他们说出"树上有许多桃子。"
2、请每只小猴子摘一个桃子,边摘边说"我摘了1只桃子。"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3、小猴子们每人举起手中的桃子,大声说出:"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三
活动名称:
我把小熊送回家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理解--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
活动准备:
教师将多只玩具小熊散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房子模型1个。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小朋友们,小熊乐园里的熊宝宝们都出来做游戏了,可是它们太贪玩、走得太远了,现在,它们找不到回小熊乐园的`路了?让我们每个小朋友把1只小熊送回家好吗?(小朋友每人抱起1只小熊,然后每人说一遍:"我找到了1只小熊 --- ")
2、请小朋友轮流把自己的小熊送到"小熊乐园"里。并请每名小朋友说一遍"我把1只小熊送回家"。
3、最后,请小朋友观察现在的"小熊乐园",引导他们说出"1只1只小熊合起来就是许多只小熊,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数学0的认识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百宝袋中有什么?谁能按照形状分分类。
二、新授课:
1、根据学生分类,板书形状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学具中有没有和这些形状一样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点:
方法:
1、看一看每个面什么样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觉,平的还是鼓鼓的;
3、轻轻的推一推、滚一滚,那些能推动,那些能滚动,滚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长长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正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正正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圆柱,面什么样的(两个面是平平的,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
球,什么样子,(圆乎乎的,可以滚动)
3、玩游戏,小组比赛
教师说名称,学生分三组,每组一次拍一个代表来比赛,教师先说名称,学生在实物袋子中,找出相应的形状的物体展示,然后教师说特点,让学生拿出来相应形状展示,分小组评比,对的画五角星展示评比结果。(小黑板粘贴展示评比结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演示各种图形实物和相应的画出来的图形
5、小组拼一拼摆一摆,
问题一: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二: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三:书上35页做一做。
6、课堂练习:书上37页1、2题
7、作业,下课和同学们找一找教师中哪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回家和父母说一说,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数学0的认识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理解数字8的实际意义。
2、能细致地观察画面,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看谁来了?(巧虎)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到数字城堡去探险,探险需要通关密码,密码就在下面这张图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播放课件,认识数字8,
师:数数这张图上有几只小动物?8只小狗可以用数字8表示?
3、理解8的`实际意义
师:8除了可以表示8只小狗,还可以表示什么?
4、闯关游戏
师:播放课件,下面我们就去数字城堡探险吧。
(1)第一关:说说8
师:请你说说8像什么,说出三个才能过关哦。
(2)第二关:连连看
(3)第三关:找8
师:图片上是8就拍一下手,不是8就不拍手。
5、完成幼儿操作材料
师:恭喜大家闯关成功,现在我们一起去数字城堡玩一玩吧。